王丹来得很快,敲门进来后,一眼就看到了办公室里的新面孔——张昭禾。
饶是王丹这种见多识广、情绪管理到位的职场精英,在看到张昭禾那张脸时,眼神里也闪过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惊艳,不过她很快就把这点波动压了下去,恢复了平时那副冷静干练的样子。
“赵总,您找我?”她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我和张昭禾之间扫了一下。
“王老师,来,坐。”我赶紧招呼她,心里飞速盘算着说辞。
任五六和张昭禾则默契地保持了沉默,由我主导这次“跨次元商业计划”的阳间版本说明会。
“是这样,”我清了清嗓子,拿出谈正经事的架势,“这位是张昭禾张小姐,是任总(我指了指任五六)特意请来的特别顾问,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嗯……一些非常独特的民间工艺和沉浸式体验设计方面,是顶尖专家。”
王丹向张昭禾点头致意,眼神里是专业的审视。
我继续发挥:“咱们不是有《鬼工传奇》这个王牌Ip吗?我和任总、张小姐探讨了一下,觉得可以深度挖掘一下。张小姐提出一个概念,叫‘灵韵产品’。”
“灵韵产品?”王丹重复了一遍,显然在等具体解释。
“对!”我脸不红心不跳地开始编,
“这不是玄学啊,是基于心理学和环境能量学的一种……一种高级衍生品思路。张小姐的团队掌握一种特殊的……呃……‘信息植入’或者说‘氛围赋能’技术。简单说,就是他们能通过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把《鬼工传奇》所代表的那种专注、匠心、乃至某种……积极的‘文化气场’,固化到实体产品里,比如手办。”
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王丹的表情,见她没有立刻表示怀疑,便加大力度:“按照张小姐的理论,经过这种‘赋能’的产品,摆放或携带在身边,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使用者凝神静气,提升专注力,就跟有些人听着白噪音工作效率高是一个道理!算是咱们园区独有的‘文化附加值’。”
我绝口不提“附灵”、“鬼工”这些词,全用阳间能理解的术语包装。
王丹听得非常仔细,中途几乎没打断我,只是偶尔在小本子上记两笔。等我说完,她沉吟了片刻,抬头先看了看一脸高深莫测的任五六和温婉微笑的张昭禾,然后目光落回我身上:
“赵总,从这个思路本身来看,极具独创性。如果能成功打造出‘具有积极心理暗示功能的文创产品’,无疑将是园区巨大的差异化优势,在营销上具备很强的话题性。”
她话锋一转,开始务实分析:“但是,目前有几个现实问题。首先,国庆试营业近在眼前,所有人员和资源都在为保障开业后的平稳运营全力冲刺。这个时候开辟一个全新的、工艺特殊的产品线,时间和人力上都非常紧张,容易打乱现有节奏。”
“其次,”她看向张昭禾,语气客气但带着审视,“关于这套‘赋能技术’的具体标准、生产流程、效果验证,尤其是如何向游客科学地解释其功能而不引起误解或质疑,我们需要非常详细的、可落地的方案。这些都需要时间进行严谨的规划和测试。”
最后她总结道:“所以我的建议是,这个‘灵韵产品’项目,我们可以立即启动前期规划和方案细化。但正式的生产和销售,最好放在国庆假期之后。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来确保万无一失,包括可能需要的第三方心理效应评估。”
我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暗赞王丹厉害,就算在我这番半真半假的忽悠下,依然能抓住关键点:流程、标准、风险管控;这职业素养没得说。
张昭禾听完,非但没有失望,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温婉地说:“王总思虑周详,昭禾佩服。我初来乍到,正需要些时间熟悉园区的环境与运营节奏。利用这段时间,我也好仔细斟酌,为首批产品选定最合适的方向与工艺参数,确保其效果能经得起市场检验,不负东家和王总期望。”
看看,这合伙人多上道!配合得天衣无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灵韵产品”项目正式进入“阳间版”规划阶段。
第二天上午,我带着张昭禾和小姚找到周不通和徐大膀。
我把想在后山承天殿附近,修建一座具有传统美学价值、能体现园区文化底蕴的小型景观建筑“匠神殿”,用于展示传统匠人精神,并作为园区一个清幽的冥想静思之处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强调,这是为了向所有为园区建设付出心血的人致敬,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但默默无闻的“幕后工匠”(我边说边意味深长地看了周、徐一眼)。
果然,周不通和徐大膀瞬间就懂了!两人先是猛地一愣,随即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周不通嘴唇哆嗦着,声音带了颤音:“东……东家!您……您此言当真?!要为我等……修建此等具有神圣意义的场所?!”
徐大膀更直接,这个铁塔般的汉子,眼泪“唰”就下来了,带着哭腔吼道:“苍天有眼啊!东家!您……您这是给了咱们……(他差点说漏嘴,赶紧刹车)……给了咱们这些匠人天大的脸面啊!这比发多少奖金都提气!”
说着,这两人激动得难以自持,竟然后退一步,撩起衣袍就要给我行大礼。
“哎哎哎!别别别!”我赶紧拦住,“这可使不得!你们为园区立下汗马功劳,这都是应得的!”
张昭禾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感动。
安抚住两人后,张昭禾顺势提出,可以以此景观建筑为核心,未来规划一条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特色街区,专门展示和销售那些蕴含“匠心”与“灵韵”的独特产品。
周不通和徐大膀一听,干劲冲天,拍着胸脯表示这种活计他们最拿手,只要材料到位,一夜之间就能给出雏形。
但张昭禾依然微笑着表示不急,要配合园区的整体节奏,她自己也需时间适应和调研。
最后,两位大匠眼巴巴地看着我,问那“匠神殿”何时动工。
我大手一挥:“修!马上就修!找老钱批料,特事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