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全球棋局与新班底
与徐禹杭的通话结束后,何明远并未停歇,他需要确保另一块关键拼图——本地支点——的稳固。他立刻拨通了唐家唐老爷子的越洋电话。
电话接通,唐老爷子的声音透着几分意气风发:“明远!好消息!智利代表团访问清江的效果立竿见影!我们跟本兹矿业(benzi mining)的谈判异常顺利,之前僵持不下的几个核心条款,对方都松口了。根据最新的谈判结果,预计只需要10亿元人民币,我们就能拿下本兹矿业30%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此外,我们再拿出5个亿,借给其他几个小股东,用他们手上的股权做质押。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就能控制本兹矿业超过40%的投票权,掌握了绝对话语权!收购方案已经基本敲定,正准备按照程序,报请国内商务部核准。”
何明远闻言,心中一定,这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唐爷爷,这是关键一步!您要清楚,本兹矿业本身拥有的矿业资产和勘探权价值不菲,绝不仅仅是这十几亿能衡量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平台’价值。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和与卡拉马市政府的默契,未来所有外资想来卡拉马地区投资开矿,市政府都倾向于通过本兹矿业这个‘本地代表’来持有一定比例的干股,分享发展红利,确保本地利益。之前那些国际矿业资本,习惯了横征暴敛,甚至恶意做局,就是想用极低的价格把本兹矿业这个‘绊脚石’彻底清除,从而完全掌控话语权。卡拉马市政府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宁愿低价、甚至给出优惠条件与我们这样有意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中资企业合作,也绝不会再便宜那些贪婪的国际秃鹫。”
唐老爷子在电话那头哈哈一笑:“这个便宜,咱们算是捡着了!不过,明远,我心里也清楚,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截了胡,那些国际矿业资本,尤其是他们背后的盛高集团,绝不会善罢甘休。等消息公布,恐怕会有不小的风波。
“这是必然的。”何明远语气冷静,“我判断,盛高集团在西矿集团内部很可能有眼线,对我们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极力建议由您的唐氏企业,而不是西矿集团本身,来主导这次对本兹矿业的股权合作。这样既能规避一些敏感的内部审查和可能的泄密,也能利用唐氏企业民营资本的灵活性,打一个时间差。等他们反应过来,试图阻挠时,我们已经木已成舟,完成了股权交割和法定程序。他们再想插手,难度就大得多了。”
“嗯,你这步棋走得妙!”唐老爷子由衷赞道,“那……明远,拿下本兹矿业之后,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我需要做什么?
何明远目光投向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世界地图,眼神锐利如鹰,缓缓说出了让唐老爷子都为之震惊的计划:
“唐爷爷,拿下本兹矿业,只是我们在智利落下的第一子。接下来,唐氏企业要立刻开始谋划,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澳洲、印尼、刚果(金)。”
“什么?!”电话那头,唐老爷子明显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澳洲?印尼?刚果(金)?!明远,这……智利这边才刚刚起了个头,脚跟还没完全站稳,就要同时谋划进军这三个地方?再加上智利,这……这几乎是全球铜、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最丰富、价值最高的几个国家了!这步伐……是不是迈得太大、太急了点?”
唐老爷子的担忧合情合理。唐氏企业虽然实力雄厚,但如此四面出击,同时进入多个政治、文化、法律环境迥异的复杂地区,其管理难度、资金压力和政治风险都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何明远理解老爷子的震惊,但他的语气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沉着:“唐爷爷,我明白您的担忧。但这并非冒进,而是基于大势的必然选择。您要看到,我们在智利的这场角逐,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比希矿业或者一个本兹矿业。这是我们中资力量,面向盘踞已久的国际矿业资本霸权,正式吹响的反攻号角!是一场关乎未来全球资源分配格局的博弈!”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凝重:“盛高集团和他们所代表的势力,绝不会因为我们在智利受挫就偃旗息鼓。相反,他们会更加警惕,会动用一切手段,在其他资源富集区对我们进行围追堵截,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际资本不会给我们喘息和慢慢发展的机会。与其被动挨打,等着他们一个个封锁我们的出路,不如我们主动谋划,趁其不备,多点布局,打乱他们的阵脚,把重置国际矿业格局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把重置国际矿业格局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唐老爷子在电话那头喃喃重复着这句话,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他被何明远这番话中蕴含的庞大野心和惊人魄力彻底震撼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扩张,而是在下一盘关乎国运的全球大棋!
“太狂了吧……”半晌,唐老爷子才吐出这么一句,语气复杂,既有难以置信,又隐隐带着一丝被点燃的热血。
何明远知道,如此宏大的战略转向,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权衡。他没有急于解释更多,只是平静地说:“唐爷爷,您先考虑一下。这不急于一时,但方向需要尽早明确。具体的布局策略,我们可以慢慢细化。”他给了老爷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这个足以改变唐家命运的战略抉择。
结束了与唐老爷子的通话,何明远将注意力转回比希矿业内部。随着集团总部正式通过重启决议,以及他本人被任命为总经理,公司的权力结构和人事安排迅速调整到位。一份份来自集团总部或内部竞聘的人事任命文件,如同给这部沉寂已久的机器注入了新的零部件。
最让何明远感到惊喜和安心的是,姜采薇通过了集团内部的公开竞聘,凭借其在黑水矿区出色的项目建设管理业绩和扎实的博士学历,成功被调任为比希矿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这位昔日清江公司的干将,如今将成为他在卡拉马最得力的臂助。
其他班子成员也陆续到位:
- 迟承栋,男,50岁,比希矿业公司分管环保、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他是公司的“老人”,之前被集团总部借调参与其他项目,如今结束借调,回到熟悉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上。
- 梁朵朵,女,38岁,比希矿业公司财务副总经理。由集团财务部直接任命空降,显然是为了加强对海外项目巨额资金流的监管。
- 江耀田,男,46岁,比希矿业公司分管建设管理、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从集团市场总部空降而来,经验丰富。
- 周庭志,男,45岁,比希矿业公司纪检组长。由集团纪检组直接派驻,负责海外项目的纪律监督。
何明远,时年32岁,在这个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领导班子中,无疑是最年轻的存在。这副班子,既有熟悉当地情况的老将(迟承栋),有专业能力突出的干将(姜采薇),有总部空降的业务骨干(江耀田),有负责财务和纪律的“钦差”(梁朵朵、周庭志),结构上堪称均衡,也体现了集团总部在放权与制衡之间的微妙考量。
就在姜采薇抵达卡拉马市的前一天,林沪宁因为国内有要事处理,依依不舍地登上了返回北京的航班。她的暂时离开,让何明远心中若有所失,但也知道她需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空间。
姜采薇抵达后的第三天,比希矿业公司所有新班子成员均已到齐。也就在这一天,兼任董事长的楼听松,风尘仆仆地专门从国内飞抵卡拉马市,亲自出席并主持新班子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
会议在比希矿业营地那间最大的会议室举行。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神色各异的班子成员。楼听松坐在主位,不怒自威;何明远作为总经理坐在他左手边,沉稳干练;姜采薇坐在何明远下手,眼神中带着熟悉和坚定;迟承栋面容黝黑,带着久居当地的沧桑;梁朵朵神情严肃,一丝不苟;江耀田目光锐利,透着市场人员的精明;周庭志则表情平淡,目光却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重任在肩的凝重气氛。所有人都清楚,这次会议,将决定比希矿业乃至西矿集团未来在南美战略的走向。一场围绕矿山重启、绿色转型和国际博弈的艰巨战役,即将在这间会议室里,拉开真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