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褚世安那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不断在何明远的脑海中回响、激荡。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试图从中参透更深的玄机,找到打破眼前僵局的钥匙。集团总部明确否定,直接上级柴福保留意见,看似前路已断,但褚世安的点拨又让他看到了暗流之下的汹涌和另一种可能性。
他需要更准确地把握集团最高层的真实意图。思虑再三,他决定联系楼听松。这位现任西矿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虽然服务于总裁史进,但其根底源于卢植深董事长的信任,是从边西省公司纪检组长的位置上,因为清江审计一役的功劳(那场战役中何明远提供了关键助力)被提拔上来的,地位举足轻重,消息灵通,且于公于私,对何明远的能力和为人都有相当的了解和认可。
加密电话接通,楼听松沉稳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明远啊,在卡拉马那边一切都还好吧?身体可要当心。”
“楼主任,谢谢您关心,我都好。”何明远寒暄两句,便切入正题,语气恭敬而带着探询,“楼主任,我前段时间向集团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卡拉马建设《零碳绿色冶炼产业园》的构想报告,核心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化解本地政策风险,重启比希矿业的生产。但是,报告被总部驳回了,理由是‘条件不成熟’。我想冒昧地向您请教一下,集团总部目前对比希矿业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态度?我们后续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电话那头的楼听松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他的回答缓慢而富有深意,没有直接评价史进总裁的决定,也没有透露任何高层会议的细节,而是从一个更宏大的层面点题:
“‘矿业报国、矿业强国’,这就是我们西矿集团始终不变的根本态度和最高追求。”他先定下基调,然后话锋转向对何明远个人的引导,“明远,你现在虽然只是比希矿业的副总经理,但自从柴总病休,你主持工作的那一刻起,你的思维就不能再局限于一个副职的执行层面了。你需要转向,要有‘司牧一方’的领导者的站位和视角,去审视你所面临的全局性问题,运用领导者的智慧和魄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楼听松的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或许,以你目前的认知层级和过往经历,确实很难完全理解和驾驭当前如此复杂的局面,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畏缩不前。我们可以凭借的是什么?是我们‘矿业报国’的初心,是我们不畏艰难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能够驱动我们在看似迷茫困惑的迷雾中,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最终找到那把能够打开困局之锁的钥匙。”
何明远握着听筒,对楼听松这番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并不认为楼听松是在用空话套话敷衍他。他给楼听松打这个电话,内心确实存着一丝希望,希望能通过楼听松这条线,间接获得卢植深董事长的理解甚至支持。但楼听松的回答,非常巧妙地绕开了具体的人和事,既没有否定他报告的价值,也没有承诺任何支持,而是将问题提升到了领导者素养和担当精神的高度。
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卢植深董事长那边,至少在目前阶段,不会直接干预史进总裁的决定,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的。何明远转念一想,也确实如此,如果卢董事长有意支持,早在他第一次提交报告时就会有所表示了。
然而,楼听松的话也并非全无价值。“矿业报国”的态度是明确的,“司牧一方”的要求是清晰的,“进取精神”的鼓励是真诚的。这起码表明,楼听松,或者说楼听松所代表的卢植深一系,并不反对他报告中所体现的战略方向和担当精神。而褚世安之前的电话则更直接地表明,重启比希矿业是符合集团整体利益,尤其是对抗国际资本、保障资源安全这一核心利益的。
问题的症结,似乎不在于“该不该做”,而在于“如何让集团通过”、“如何获得支持”,以及更深层次的——“如何绕过或化解来自总裁史进的阻力”。史进的态度,成了一个关键的堵点。
就在何明远陷入更深层次战略思考的同时,林沪宁从圣地亚哥满载而归。她不仅带回了骆克领大使亲自出席的承诺,更以极高的热情和效率,投入到了“中华文化周”最后阶段的筹备协调工作中。清江市派出的文化、旅游、商务先遣团队也陆续抵达卡拉马,与唐氏企业派来的专业活动策划人员一起,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
这天,林沪宁带着一阵香风走进何明远的办公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明远哥,效果太好了!现在卡拉马市所有重要的户外大屏、商业区LEd、公交站牌的广告位,都在循环播放我们清江市的文旅宣传片!特别是那首《弥渡山歌》编配的民族舞蹈视频,节奏欢快,画面唯美,简直太‘洗脑’了!马丁娜刚才还跟我发信息说,她现在走路都不自觉地会跟着哼那调子,身边的同事也都在讨论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旋律和美丽风景,市民对文化周的期待值已经被拉得很高了!”
何明远兴致盎然地听着林沪宁的介绍,多日来紧绷的心情也为之舒展。文化破冰的效果正在显现,这为他后续可能推动的其他工作创造了难得的友好舆论氛围。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捕捉到了什么关键点。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眼神灼灼:“光有文化、美食还不够!这些都是软实力的体现,很好。但我们还要给他们来点更直观、更震撼的!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不仅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有领先的科技和强大的现代制造能力!”
他说完,立刻拿起电话打给唐牧野。
“牧野,文化周的活动内容,需要再升级!”何明远语气果断,“增加一个环节,搞一场大型无人机群灯光表演!要编排具有中国元素和中智友好主题的图案,就在文化周开幕式当晚,在卡拉马市中心广场上空进行!另外,你再想办法,紧急调运几台最新款的、能够进行简单人机交互的人形机器人过来!我们要在交流酒会或者某些展示环节,让机器人负责给嘉宾和市民端送点心、酒水,进行智能服务展示!我们要在这次活动上,全方位地展示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成果和未来感!”
电话那头的唐牧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应承下来:“没问题,明远哥!无人机表演团队国内很成熟,我马上联系最好的!机器人也好办,国内几家头部企业都有现成的展示产品,我让他们最快速度空运过来!保证亮瞎他们的眼!”他顿了顿,带着几分搞事的兴奋问道:“明远哥,要不要再搞几台咱们国产的、能在水陆两栖开的概念车或者成熟产品过去?那玩意儿更直观!”
何明远略一思索,肯定道:“这个想法好!只要是已经量产或者接近量产的民用高科技产品,我们都欢迎!你以清江市政府筹备组的名义,向这些高科技企业发出邀请,请他们前来参展展示。如果时间实在太紧,企业来不及派人,我们就直接采购几台运过来作为静态展示!一定要让卡拉马的市民和官员们亲眼看看,‘中国制造’已经进化到了什么程度!”
“明白!我这就跟彭市长汇报,以市政府的名义发正式邀请函,力度更大!”唐牧野执行力极强。
交代完文化周升级的事宜,唐牧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犹豫和关切:“明远哥,还有个事……我爷爷前两天跟我提了一嘴,说你们集团那个史进总裁,好像对你不怎么感冒啊?外面有些风声……”
何明远听到这句话,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他强作镇定,问道:“牧野,你听到什么了?我跟他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他为什么会对我不满?而且,我到比希矿业来,还是他在集团会上亲自点名,说是让我来海外锻炼的。按理说,他不应该对我有意见才对啊?”
唐牧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一种带着点狐疑的语气反问道:“明远哥,你跟他素不相识,之前也没什么交集,他怎么会偏偏在那么多人里面,就精准地点到你的名字,把你派到这个公认的‘火坑’里来‘锻炼’?”
唐牧野这句看似无心的话,如同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何明远脑中那根一直若隐若现的导线!
思路骤然清晰!关学峰之前的分析没错——能如此精准掌握他调令和行程的,必然是集团内部,而且是能接触到核心决策层信息的人!史进总裁,这位将他“发配”到比希矿业的人,恰恰是最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选!
再联想到之前邱远民透露的,集团内部流传的史进总裁评价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区区一个三级公司副总经理就敢提过于亿投资”等阴阳怪气的话语……何明远之前还觉得这可能只是领导对下属不成熟方案的正常批评,虽然严厉,但也算在合理范围内。
可现在,结合唐牧野的点拨和关学峰的推理,这些话语的味道就完全变了。如果史进真的与“黄杰”买凶事件有某种关联,或者他本身就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想要打压甚至除掉自己,那么这些公开的、带有贬低和羞辱性质的评价,就不仅仅是不满意,而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铺垫,甚至是一种……撇清和误导?
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哪怕下属做得再不好,堂堂一个巨型央企的总裁,二级部级别的领导,何至于如此没有气量,在背后用这种近乎人身攻击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低他好几级的下属?这本身就不合常理!
一股寒意再次从何明远心底升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冰冷刺骨。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他所处的环境,就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困境,而是充斥着致命危险的龙潭虎穴!集团总部的二把手,竟然可能是欲置他于死地的幕后黑手?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他无意中触碰了怎样惊人的利益链条?还是他的存在,本身就妨碍了某个庞大的计划?
何明远放下电话,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办公室窗外,卡拉马市的阳光依旧炽烈,但他却感觉周身被一层无形的、巨大的阴影所笼罩。文化周的热闹筹备、楼听松的勉励、褚世安的深谋……所有这些,都仿佛成了这场凶险博弈的背景音。他意识到,重启比希矿业,不仅仅是一场商业较量和国际博弈,更可能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关乎他自身生死存亡的正面交锋!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智慧,也必须……更快地找到足以自保并反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