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清河莅临的消息,让整个黑水项目部提前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彩旗插上了路口,横幅拉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热烈欢迎省公司领导莅临指导”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项目部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所有员工都换上了统一的工作服,神情既紧张又期待。
下午三点整,一个由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稳稳驶入项目部大院。清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穗宁,总经理刘建民率领班子成员早已在此迎候。车门打开,宋清河缓步下车。
他约莫五十多岁年纪,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合身的深色夹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看不出深浅的温和笑容。他的眼神平静,扫视过来时,仿佛能穿透一切,却又不会在任何一点上过多停留,令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情绪。
“宋书记,欢迎您到黑水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林穗宁率先上前,热情而不失恭敬地握手问候。
“穗宁同志,建民同志,辛苦了。”宋清河的声音平和,力度适中,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敏捷地挤开旁人,几乎贴到宋清河身侧,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近乎谄媚的笑容,声音提高了八度:“宋书记!一路辛苦了!我是清江公司的白源,刚调来不久,分管安全生产。您能亲自来我们基层项目部,真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啊!”
正是白源。他一边说着,一边几乎想伸手去帮宋清河拂拭并不存在的灰尘,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放得极低。
宋清河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半秒,笑容依旧:“白源同志,你好。”语气平淡,听不出是喜是恶。
然而白源却像是受到了莫大鼓励,立刻亦步亦趋地跟在宋清河侧后方,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宋书记您看,这是我们项目部的标准化停车场,完全按照集团VI规范建设……这边是我们的安全文化长廊,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前面就是项目部主办公楼,您小心台阶……”
他几乎抢了林穗宁和刘建民的向导角色,鞍前马后,言语间极尽吹捧之能事,将宋清河的到来形容得如同天降甘霖,仿佛项目部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在宋书记的“远程英明指导”下取得的。周围不少干部员工脸上都露出些许不自在的表情,但白源却浑然不觉,或者说根本不在意。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宋清河首先代表省公司党组,对黑水项目部在前不久暴雨灾害中“临危不惧、协助地方、成功转移群众”的英勇表现表示了高度肯定和敬意,并指示随行人员将一卡车带来的饮用水、凉茶等慰问品分发给大家。这番举动,赢得了现场员工真诚的掌声。
随后,众人移步项目部会议室听取汇报。
会议前半段是关于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的汇报。原本应由何明远主导,但白源屡屡抢话,对项目规划、资金使用、工程节点等细节如数家珍,仿佛他才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宋书记,我们这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百分之九十五,施工图评审已通过,招标文件正在编制,预计下月中旬即可发布招标公告……集团划拨的一个亿专项资金,我们设立了专户,严格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白源说得口沫横飞,表现欲极强。
宋清河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在白源一段话结束后,淡淡说了一句:“白副总刚到清江不久,就能如此迅速地掌握项目情况,深入一线,很不错。要继续保持这种工作劲头。”
白源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脸上放光,连声道:“都是宋书记您领导有方,省公司指导得力!我一定再接再厉,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会议进入党建工作汇报环节。林穗宁刚开了个头,白源又迫不及待地插了进来,开始大谈特谈项目部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坚决贯彻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构建‘党建+安全生产’新模式”等等,满口都是文件上的话语和时髦的词汇,听起来冠冕堂皇,却又显得空洞无物,浮于表面。
何明远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了然。白源的工作风格就是如此,善于抓住亮点汇报,善于迎合上级,但在扎实落地、深入基层方面,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他是一个典型的“汇报型”浮于表面的干部。
宋清河听着,脸上的笑容似乎淡了一些,几不可察地微微皱了下眉。等白源终于告一段落,他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目光转向了何明远,语气温和地点名:“明远同志,你是这次抢险救灾的英雄,一直扎根在基层。你来谈谈,项目部是怎么结合实际,开展党建工作的?怎么让党建真正促进生产经营,而不是‘两张皮’?”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了关键处。何明远略一沉吟,沉稳开口:“宋书记,我个人粗浅的理解是,项目部的党建,不能脱离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我们正在干的事业。王门镇有深厚的红色传统,我们西矿的前辈们当年在这里艰苦奋斗,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材。我们的党建内涵,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融入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他具体说道:“比如,我们组织党员和技术骨干,重走当年前辈们勘探的小路,在工余时间听老乡讲过去的奋斗故事;我们把‘党员先锋岗’设在施工难点和关键环节,不是挂个牌子,而是真正让党员带头攻坚克难;我们鼓励党员和职工,像前辈们那样,为当地群众做力所能及的实事,修段路、帮个工,建立起真正的鱼水情深。说到底,就是用身边的事迹感染人,用我们正在从事的资源报国的伟大事业来凝聚人、鼓舞人。党建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何明远的回答,没有华丽辞藻,却朴实、真切,充满了泥土气息和实践思考,与白源方才那套空洞的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宋清河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露出一丝真正的赞赏。
白源见状,似乎生怕风头被抢,赶紧又插话:“何总说得对!说得太好了!这正是在宋书记和省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下,我们项目部党建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我们一定坚决贯彻宋书记的指示……”
“好了。”宋清河轻轻打断了他,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平淡表情,“纸上得来终觉浅。走,去工地现场看看,边看边聊。”
一行人离开会议室,前往施工现场。林穗宁和刘建民一左一右陪在宋清河身边,介绍着情况。白源则紧紧跟在宋清河身后半步的位置,依旧寻找一切机会插话奉承。
走着走着,宋清河忽然停下脚步,对林穗宁说:“穗宁同志,让明远同志过来一下,我有些情况想了解一下。”
林穗宁立刻招手让何明远近前。何明远快步走来,林穗宁和刘建民则默契地向后退了半步,留出空间。然而,白源却像块牛皮糖一样,立刻挪动脚步,站到了何明远另一侧,再次形成了将宋清河簇拥在中间的态势。
宋清河眼角余光瞥见身边又凑过来的白源,几不可察地微微顿了一下,但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也没说什么。
林穗宁看在眼里,向刘建民使了个眼色。刘建民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笑着对白源说:“白总,白总!有个紧急任务非得您亲自去不可!”
白源正全神贯注准备听宋清河和何明远说什么,被打断有些不悦:“刘总,什么事?”
刘建民压低声音,表情严肃:“食堂那边!他们对宋书记的口味和忌口把握不准,这接待无小事,特别是饮食上,万一出了纰漏,咱们可担待不起。您心思细,又见过大世面,得您亲自去后厨督促一下,千万不能在这方面怠慢了宋书记!”
这话简直说到了白源的心坎上,把他抬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高度。白源大喜,这可是领导贴身大事啊!他立刻对刘建民说道:“刘总,那我马上过去,确保后勤保障万无一失!”说完,急匆匆地往项目部食堂方向小跑而去。
宋清河撇了一眼白源远去的背影,眼神深邃难辨。待他转回头,身边只剩下何明远一人时,气氛似乎变得有些不同。
他并没有立刻问工作,而是像拉家常一样,仔细询问了何明远的伤情恢复情况,家里父母身体如何,在项目部生活是否习惯,有什么困难。语气温和,关怀备至,完全是一副体贴下属的长者风范。
何明远一一恭敬回答,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果然,闲话过后,宋清河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声音压低了些,仿佛只是随口一提:“明远啊,集团总部这次直接划拨一个亿的非主营业务建设资金到清江公司,这是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这笔钱,你找来的可要用好啊。”
来了!何明远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问开始了。宋清河果然关心这笔巨额资金的来历,这是在探他的底,摸他的背景关系。
何明远反应极快,既然集团总部没有明确传达这笔钱的具体由来,那他就保持这份“神秘”更好。他脸上露出诚恳的表情,回答道:“宋书记,这笔资金能到位,首先是集团党组对王门镇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意义的认可,也是对清江公司工作的肯定。我只是恰逢其会,做了一些汇报和沟通工作。”
他巧妙地将功劳归于集体,然后话锋一转,开始引导:“这个项目,最早是褚世安总经理在清江工作时就定下的方向,他如今在西矿资本,依然非常关心。而且,现在集团总裁办的楼听松主任,当年在王门镇工作过,对那里感情很深,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没有两位领导的前期铺垫和持续关心,项目也很难推进到现在。”
他把焦点引向了褚世安和楼听松,绝口不提卢值深书记与王门镇的更深渊源。他心里很清楚,宋清河只要去问楼听松,自然能知道卢书记的关系。但如果楼听松不说,或者宋清河不去问,那他也没必要主动揭开这张牌。把皮球巧妙地踢回去,是最稳妥的做法。
宋清河安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是那副和蔼可亲的表情,甚至赞许地点了点头:“世安同志和听松同志确实很有远见和情怀。”
然而,何明远说完后,抬眼看向宋清河时,却正好对上宋清河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依然温和,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但就在那极短的瞬间,何明远仿佛从宋清河那深邃的眼眸最深处,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那光芒冰冷而洞察,仿佛能看穿一切伪装和算计。
何明远的心猛地一跳,后背瞬间冒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一个字都不信!何明远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宋清河何等人物,一个省公司的董事长,能动用的非主业资金额度都极其有限,他怎么可能相信仅凭褚世安和楼听松就能推动集团破格拿出一个亿?这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更强大的推动力。宋清河这是在试探,而自己的回答,显然没有满足他的探究欲。
但那可怕的眼神只是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宋清河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平易近人、深不可测的领导模样,拍了拍何明远的肩膀:“好好干,集团这么支持,你们更要做出成绩,不能辜负期望。”
说完,他便转身继续向前走去,仿佛刚才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谈话。
何明远站在原地,看着宋清河的背影,心中却波澜骤起。这位省公司的一把手,其城府之深、心思之缜密、眼神之锐利,远超出他的想象。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每一步都如同在深渊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山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何明远心头那沉重的压迫感。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个更深、更复杂的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