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角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瑶发来的截图——国内最大的设计师论坛首页,一条题为“论苏晚事件:才华不该被流言裹挟”的帖子被顶上热榜,发帖人是顾老。
苏晚的指尖顿了顿,点开截图。顾老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犀利通透:
“近日观苏晚设计师之事,愤慨之余更觉痛心。一个能用冰裂纹讲好东方故事的创作者,一个能在恒通项目中三十余次修改细节的匠人,却要被‘包养’‘资源置换’等污言秽语围猎。
设计界最该珍视的是什么?是凌晨三点未熄的台灯,是画废又重画的手稿,是为了0.1毫米弧度反复试验的执着。这些,苏晚都有。
我见过她大学时的毕业设计,用廉价棉麻复刻的宋锦纹样,针脚里全是对传统的敬畏;也见过她为恒通制服跑遍七家工厂,只为找到最适合刺绣的面料。这样的设计师,不需要依附任何人来证明价值。
陆氏的声明让我看到了商业资本对原创的尊重,更希望所有创作者记住:你的才华,就是最硬的底气。至于那些躲在屏幕后泼脏水的人,终会被时间揭穿——毕竟,设计可以抄,风骨抄不来。”
下面的评论区早已炸开,各行各业的设计师纷纷留言声援:
“顾老说得对!我们通宵改稿的时候,那些造谣的人在干嘛?”
“见过苏晚的冰裂纹工艺,真的是硬实力,不服不行。”
“顶!让那些靠歪门邪道上位的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设计师!”
苏晚的眼眶微微发热,握着笔的手指有些发紧。顾老是国内设计界的泰斗,从不轻易为晚辈发声,这次却字字铿锵地为她正名,这份重量让她心头沉甸甸的。
“顾老也太给力了!”陈瑶的消息紧跟着进来,“我刚听秦峰说,顾老特意给陆总打了电话,说‘要是连个苏晚都护不住,以后别想在设计圈抬头’,陆总听完就让公关部联系了所有主流媒体,要做一个‘原创设计师群像’专题,第一期就推你!”
苏晚放下圆规,走到窗边。楼下的梧桐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穿过叶隙,在地面织出跳动的光斑。她想起去年设计大赛后,顾老在后台拉住她,说“你的冰裂纹里有魂”,那时她只当是前辈的鼓励,如今才懂这份认可背后的深意。
上午十点,设计部的会议室内,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王姐正拿着陆氏集团发来的“云境”项目资料,小心翼翼地问:“苏设计师,这几款面料样品是按您昨天标注的参数找的,您看看是否合适?”
小林则捧着平板电脑,上面是他连夜做的色彩方案:“我参考了‘云境’酒店的禅意风格,选了这几种低饱和色,您觉得要不要加入一点金线提花?”
苏晚接过面料样品,指尖拂过细腻的真丝混纺面料,触感柔滑却挺括,恰好符合她对“云境”系列“内敛中见精致”的定位。“金线提花可以用,但密度要控制在3%以内,”她指着方案上的米白色,“这个色号再调浅一度,接近宣纸的质感会更贴合东方美学。”
众人点头应和的声音里,再没有了往日的猜忌与敷衍。陆氏的声明像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舆论的僵局,也让这些曾观望甚至质疑的同事们,终于看清了实力的分量。
午休时,李娜拿着一份行业报进来,头版标题格外醒目——《从苏晚事件看设计圈生态:当才华遭遇流言,我们该站在哪一边?》。记者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其中一段来自陆氏设计总监的话被标了红:
“陆总在高层会议上说过一句话:‘如果连保护真正有才华的人都做不到,我们谈何引领行业?’苏晚设计师的冰裂纹工艺改良,解决了传统刺绣在现代面料上的起皱问题,这才是我们合作的核心。至于那些流言,不过是实力不足者的酸葡萄心理罢了。”
“你看你看!”李娜兴奋地指着报纸,“连陆氏的设计总监都夸你的工艺呢!这下谁还敢说你是靠关系?”
苏晚翻到报纸中页,恰好看到对林薇薇的报道。标题是“从新星到疑犯:抄袭者的坠落轨迹”,文中详细罗列了她从大学时就开始窃取苏晚创意的证据,包括同学的证词和早期设计稿的对比图。
“赵氏集团的股价又跌了两个点,”李娜压低声音,“听说赵天宇被董事会暂停了职务,正在接受内部调查呢。”
苏晚合上报纸,目光落回桌上的“云境”设计稿。那些关于反派落魄的消息,并没有让她感到多少快意,只觉得尘埃落定后的平静——属于她的战场,从来都不在流言里,而在这一方设计台上。
下午三点,顾老的助理打来电话,说顾老想约她明天喝杯茶,聊聊“云境”系列的传统纹样运用。“顾老说,”助理的声音带着笑意,“他有几本绝版的清代织锦图谱,或许能给你些灵感。”
苏晚道谢时,指尖轻轻摩挲着手机壳上的冰裂纹浮雕——这是陈瑶昨天送她的,说是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她设计的第一版冰裂纹样稿。
“对了,”助理忽然补充道,“顾老让我转告你一句话:‘别让那些杂草,碍了看花的眼。’”
挂了电话,苏晚走到落地窗前。楼下的街景渐渐热闹起来,几个举着相机的记者还在徘徊,但镜头里的目光,已经从猎奇变成了尊重。远处的陆氏大厦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顶层的总裁办公室依旧亮着灯,像一座沉默的灯塔。
她拿出手机,给陆时砚发了条消息,附上刚画好的“云境”系列草图:“融入了宋代山水纹的简化版,你觉得这个方向可行?”
这次的回复比上次快了些,依旧简洁:“风骨俱在,细节可再柔化。”后面跟着一个定位——陆氏大厦顶层咖啡厅。
苏晚看着那行字,忽然笑了。这个总是惜字如金的男人,连提建议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她回了个“好”,转身重新坐回设计台前,摊开顾老说的那本织锦图谱的电子版。
夕阳西下时,设计稿上的山水纹已经有了雏形。苏晚看着那些流畅的曲线,忽然明白顾老和陆时砚在用不同的方式告诉她: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廉价的同情或喧嚣的声援,而是看见你的才华,认可你的价值,然后相信你能走得更远。
手机再次震动,是行业协会发来的邮件,邀请她作为“新锐设计师代表”,在下周的原创保护论坛上发言。主题栏里写着:“才华值得尊重——论原创者的底气与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