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起身躺到床上,头刚沾到枕头就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就醒了,洗漱完毕下楼时,见二牛正在院子里打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
两人相视一笑,张浩也拉开架势,跟着练了起来。
一套拳打完,二牛意犹未尽,突然一个炮拳直逼过来,紧接着又是一记单顶。
张浩不慌不忙,抬手格挡,两人瞬间交上手,拳风呼啸,打得有来有往。
“砰!”最后一记对撞,两人都被震得后退两步,稳稳站定。
“哈哈哈!”二牛大笑起来,“大队长,不错啊!你这当了官,身手还没丢!”
张浩嘴角勾了勾,没接话,眼里却带着笑意。
这时,贺晴洗漱完从楼上下来,笑着说:“浩哥,这环境真不错,沾了你的光,住上小洋楼了。”
“行了,收拾收拾,先去上班。”张浩拍了拍手。
路上,二牛开着车,在一家早餐铺前停了下来。
这铺子早就公私合营了,热气腾腾的白雾从窗口涌出来。
“听说鄂省的芝麻酱拌面有名,尝尝。”张浩说着下了车。
三人走进铺子,各点了一碗拌面。面条筋道,芝麻酱醇厚,拌上葱花和香醋,味道果然不赖。
张浩又加了两个烧麦,吃得浑身舒坦。
到了政府大楼,彭艳秋、丁一军老远就看到他们,连忙上前打招呼:“领导,您回来啦。”
张浩点点头,径直回到办公室。没一会儿,几人都跟了进来。
张浩没先提工作,看向二牛:“跟了我这么多天,那小子咋想的?”
二牛挠了挠头:“大队长,我还真没想清楚,总觉得在这儿待着不得劲。”
“行,我给罗勇打个电话,你去跟着他混,你小子在这儿屈才了。”张浩说着拿起电话。
二牛眼睛一亮:“行,听你安排!”
电话很快接通,张浩跟公安那边的罗勇说了情况。
“没问题,大哥,让那小子过来吧。”罗勇在那头应道。
“二牛,拿上你的资料过去吧。”张浩挂了电话。
二牛从口袋里掏出车钥匙放在桌上:“我就不开车过去了,两条腿走着去就行。安顿好给你打电话。”
“去吧。”
等二牛走了,张浩转向贺晴:“你把这些天记录的东西汇总一下,我这笔记本也给你,里面记了些要点,一起整理出来。”说着,他把自己的笔记本递了过去。
贺晴接过笔记本,认真点头:“好,我这就去弄。”
张浩目光扫过丁一军和彭艳秋,沉声道:“你们二位把这一个多月整理的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等问题全部归类,整理好给我看。”
两人连忙应着“好的”,小跑着出去了。
过了没多久,两人抱着几大摞资料回来,纸页边缘都磨得有些毛糙。
丁一军把资料往桌上一放,额角还带着薄汗:“领导,这都是分好类的,每张纸都贴了标签——化工系、船舶类、船舶码头类、农业类,清清楚楚。各个地区也细分出来了,您看。”
张浩点点头:“辛苦你们了,先放这,我看看。”
“哎!”丁一军应着,和彭艳秋对视一眼,正要退下,又被张浩叫住。
“彭艳秋,”张浩抬眼,“你去打听一下上次视察后这边的动静:码头扩建到哪一步了,道路修缮到什么程度,尤其是钢厂那边的消息,都问清楚。到时候把地图带来,给我仔细说说。”
“好的领导!”彭艳秋立刻应声。
张浩又转向丁一军:“一军,你把这栋楼的人事关系捋清楚,搞个清单——哪个部门负责哪些事,具体到人头。我要详细的,一点都不能含糊。”
丁一军拍着胸脯:“领导放心,交给我!”
说着两人转身出去,彭艳秋轻轻带上门。
办公室里只剩张浩一人,他翻开最上面一摞资料,指尖划过标签,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上移动,眉头随着内容不时皱起又舒展,直到窗外的光线渐渐变暗,才想起起身开灯。
张浩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面前一叠厚厚的资料上。
这些都是丁一军和彭艳秋连日来整理好的,可他越往下翻,眉头就皱得越紧,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心头也跟着一阵阵发紧。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像是无数根细针,扎得他眼皮发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他长舒一口气,将资料推到一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不知不觉已是下午。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彭艳秋拿着几份报告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同样抱着文件的丁一军。
“领导,”彭艳秋走到办公桌前,将报告轻轻放下,语气恭敬地说道,“您之前让我整理的码头扩建方案,省委那边已经开始推进了。还有关于修路的事,省委也已经定下了基调。”
说着,她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张鄂省地图,摊开在桌面上,又拿起一支红笔,指着地图上的几处位置,细致地给张浩圈画出来:“您看,这几条路的规划路线都已经标出来了,基本确定是按这个方向来修。”
张浩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点了点头:“嗯,挺好的。”
稍作停顿,他又问道,“那钢厂那边呢?情况怎么样?”
彭艳秋连忙回答:“钢厂那边原本就有扩大生产的计划,现在打算在厂区旁边建一个小型码头。毕竟咱们这儿地处长江流域,多建几个码头确实有好处,能方便货物运输。”
“话是这么说,”
张浩却微微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可这钱不能这么花啊。码头规模要是太小,过不了几年肯定又得扩建,到时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不是浪费吗?”
听了这话,彭艳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解释道:“领导,这事……现在咱们怕是不好改变了,这是上面定下来的意思。”
张浩沉默了片刻,最终只是摆了摆手:“好,我知道了。”
他转过头看向一旁的丁一军,丁一军立刻会意,连忙从怀里拿出一个文件袋,从中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领导,您之前让我调查这栋楼里省政府各工作单位的人员配置情况,我给您整理出来了。”
他将文件放在桌上,指着其中一张表格说:“这里面详细列了,有书记一人、省长一人、副省长六人——算上您在内,副省长一共是六位。每个人负责的区域和分管的部门都不一样,我都在表格里标清楚了。”
说完,丁一军便拿起表格,逐一向张浩介绍起每位领导的职责范围,以及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能,从重要的核心部门到相对次要的辅助部门,都讲解得十分细致。
张浩一边听,一边时不时点头表示明白。等丁一军介绍完,他才开口道:“行,我清楚了。”
他看了看桌上那叠厚厚的文件,脸上露出些许疲惫:“还有,你们这一个多月整理的这些文件,内容太繁杂,我实在看得头疼。要不这样,你们就简单点,给我口述吧,一条一条说清楚就行。”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就从农业、工业、经济这三个大类入手,里面肯定分了不少小类,咱们一步一步来。先从水运码头这一块开始讲,彭艳秋,你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