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晚,里约奥运会运动员村的训练馆内,灯光如昼。刚结束男双1\/8决赛的屈正阳,身上的红色比赛服还沾着未干的汗水,却没顾上休息,径直走到球台前,左手握紧球拍,指尖蹭过胶皮上熟悉的纹路——那是无数次加练磨出的触感,比任何系统数据都更让他安心。
“阳哥,你这也太拼了!”樊振东快步跑过来,手里拿着两瓶冰镇运动饮料,额角还挂着热身留下的汗珠,“下午刚赢了日本组合,歇会儿呗,明天还得跟郑荣植死磕呢!”
屈正阳接过饮料,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压不住心底的战意:“歇什么?郑荣植的防守反击可不是吃素的,系统赛前扫了他的数据,关键分80%会搏正手大角度,不把应对节奏磨顺,明天要栽跟头。”
他说着,在心里对系统下达指令:“生成郑荣植虚拟对手,模拟其关键分战术,重点训练【如封似闭】卸力后衔接【十字手】拧拉的节奏。”
脑海中闪过简洁的系统面板,严格贴合满级设定,无冗余技能罗列,仅保留辅助功能信息:
【宿主:屈正阳】
【等级:14】
【经验值:8500\/】
【战术大师(中级LV.1)】:已生成郑荣植针对性训练方案(1\/5次),虚拟对手模拟精度99%,动作力学分析功能启用中。
【核心技能训练状态】:
- 【如封似闭】:卸力效率100%,当前训练重点:卸力后与【十字手】衔接节奏,需提升至98%(当前96%)。
- 【钻拳】:3层侧上旋发球适配郑荣植反手弱点区,成功率89%,需强化旋转轨迹稳定性。
- 【八卦游龙炮】:衔接时间0.058秒,肌肉协同率96%,需优化步法与击球发力同步性。
【体能续航:80分钟】:消耗30点经验值可开启15分钟续航加成(未启用)。
【天赋技能:【预判+太极刺客】】(3\/3次,未启用)。
“虚拟对手生成完毕,战术模拟启动。”系统提示音落下,球台对面瞬间出现一道与郑荣植身形、动作别无二致的虚拟影像,甚至连颠球时手腕的细微抖动都复刻得精准无比。
虚拟郑荣植率先发起进攻,193km\/h的正手爆冲直奔屈正阳中路,球带着强烈侧旋,破风声响刺耳。屈正阳眼神一凝,【玉女穿梭】步法瞬间启动,0.025秒内移位至中路,球拍后引0.45厘米,【如封似闭】技法完美卸去来球力道。但就在衔接【十字手】时,节奏慢了0.01秒,虚拟影像抓住机会,反手快拨变线得分。
“啧,还是慢了。”屈正阳皱眉,系统的分析立刻传来:“衔接慢因腰腹核心发力稍滞,建议卸力时同步转腰,提前蓄力,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发力链规律。”
他依言调整动作,虚拟郑荣植再次爆冲。这一次,屈正阳卸力的同时腰腹已悄然转动,手腕顺势翻转,【十字手】拧拉变线至对方反手空当——衔接节奏比刚才快了0.01秒,虚拟影像根本来不及回防!
“漂亮!”樊振东在一旁拍手叫好,“刚才这下比之前顺多了!阳哥,你这股狠劲儿,跟当年在八一队时一模一样,练到天黑都不肯停。”
“那时候没条件,都能拼下来,现在有工具了,更得把技术砸实了。”屈正阳擦了擦球拍上的汗,你忘了王教练说的?‘真本事是练出来的,不是靠数据堆出来的’。”
樊振东咧嘴笑了:“哪能忘!那会儿你总跟我抢训练台,说要把每个动作都练成本能。对了,你下午说奥运结束要带我开户炒股,是真的吗?
“当然。”屈正阳停下动作,眼神里透着笃定,心里在想“系统的扫描收集股市数据分析、生成趋势图,这本事用到股市里,再结合我前世记的体育产业板块走势,稳赚不赔。”他顿了顿,想起家里的情况——姐姐屈晓雅总担心姐夫陈宇开的小超市生意冷清,妹妹屈晓萌还等着他拿金牌回家,爸妈在老家省吃俭用供他打球,“等拿了奥运金牌,就帮家里改善改善,也给你攒点‘老婆本’。”
樊振东脸一红,挠了挠头:“阳哥你别调侃我!我还是先琢磨怎么帮你盯着明天的比赛,万一郑荣植耍花招,我第一个冲上去!”
两人正说着,训练馆门口传来脚步声。秦志戬教练拿着战术板走进来,板上贴着郑荣植近五场比赛的关键分落点图,边角还沾着咖啡渍——显然是刚熬夜分析完录像。
“正阳,振东,没回宿舍休息啊?”秦教练走到球台边,指着战术板上的红点,“刚系统收集分析了郑荣植上周的秘密训练赛,发现个问题——他的正手爆冲实际速度能到196km\/h,比公开录像快3km\/h,侧旋也多了2转\/秒,这是他藏的后手!”
屈正阳眼神一凝,立刻让系统更新虚拟对手参数:“把爆冲速度调整到196km\/h,侧旋92转\/秒。”
虚拟影像的进攻瞬间变得更凌厉,196km\/h的爆冲带着更刺耳的声响砸向球台。屈正阳不敢怠慢,【玉女穿梭】步法启动到极致,【如封似闭】卸力后迅速衔接【炮拳】爆冲,197km\/h的球速直奔波台死角——这一次,他没有等系统提示,全凭肌肉记忆完成动作。
“好球!”秦教练拍着战术板,“就这股劲儿!明天就靠现在练的本能打!你现在的【玉女穿梭】启动0.025秒,比郑荣植的爆冲衔接快0.005秒,这就是你的优势!”
屈正阳点头,汗水顺着下颌线滴在球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知道,秦教练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从八一队到国家队,他曾依赖过系统的实时提示,可后来才明白,真正的高手过招,拼的从来不是数据,是刻在骨子里的肌肉记忆,是敢打敢拼的硬气。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屈正阳反复打磨着每一个动作:【钻拳】发球的旋转轨迹、【横拳】搓球的变线角度、【八卦游龙炮】的步法衔接……每一次失误,他都让系统分析问题所在,再通过反复训练修正,直到动作形成本能。樊振东则在一旁帮他捡球,时不时提醒他注意节奏,两人配合得依旧默契。
训练结束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两人走出训练馆,夜色里的运动员村很安静,只有路灯投下长长的影子。
“阳哥,你说明天郑荣植会不会一上来就用196km\/h的爆冲?”樊振东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
屈正阳抬头看向夜空,里约的星星很亮,像训练馆里的灯光。他握紧球拍,语气笃定:“不管他用什么招,我都接得住。从八一队拿起球拍那天起,我就没怕过谁。”
回到宿舍,屈正阳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妈妈李慧兰的声音带着激动:“正阳,下午的男双打得真好!你爸在旁边激动得直拍桌子,晓萌还拿着你的照片喊‘哥哥最棒’!”
“妈,我明天还有男单比赛,您和爸别熬夜等,早点休息。”屈正阳的声音软了几分,但很快又恢复硬气,“放心,我肯定赢。”
挂了电话,他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今天训练的动作细节,以及系统给出的郑荣植战术趋势图。黑暗中,他想起王建军教练的话:“打球先做人,硬气才能赢。”想起和樊振东在八一队加练到深夜的日子,想起姐姐屈晓雅寄来的护腕,想起妹妹屈晓萌画的“哥哥拿金牌”的画——这些,都是他拼下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