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日,世青赛备战集训进入第二周,训练馆里的球台被划分成两两一组,双打专项磨合的哨声刚落,屈正阳就握着球拍走到张宇身边。两人同为世青赛男双参赛队员,张宇的反手快撕以速度见长,队里安排他们搭档,就是想让屈正阳的“国术卸力”与张宇的“快撕”形成互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先练基础发球衔接,我发侧旋你抢攻,节奏别乱。”张宇抛来一个乒乓球,屈正阳接住,弯腰发球的瞬间,脑海里闪过秦教练的叮嘱。可刚练三组,问题就暴露了:屈正阳卸力陪练的回球后,想把球送到张宇的反手位衔接快撕,总慢半拍——要么球被陪练中途拦截,要么张宇的球拍举到半空,球已经飘出界。连续丢了5分后,张宇擦着额头的汗,语气带着急:“你卸力后能不能快一点?我这反手都等凉了,根本来不及启动。”
屈正阳皱着眉退到一边,悄悄启动系统面板:【宿主:屈正阳】【等级:13】【经验值:167\/5000】,【如封似闭67\/100】【玉女穿梭29\/100】的状态清晰亮起,下方弹出一行提示:【双打衔接需借“顺劲”,建议结合国术“腰腹带臂”技巧,缩短卸力后送球间隔】。他心里瞬间泛起暗喜:国术果然能无缝对接双打!这“顺劲”要是练会了,卸力送球一气呵成,张宇的快撕就能刚好接上,简直是全方位提升,没有死角!
他刚调整站姿,想试着用腰腹带动手臂送球,秦志戬教练就拿着战术板走了过来,指尖敲了敲板上的“衔接示意图”:“你卸力时腰腹没转到位,劲都憋在胳膊里,怎么能快?你那国术的‘沉劲’不是让你站着摆样子,转腰时得带着劲沉下去,卸力的瞬间就把球送出去,别等第二秒。”说着,教练站到球台前示范,腰腹一转,球拍顺势送球,动作流畅得像水流,“你看,这才是‘顺劲’,不是硬甩。”
屈正阳的暗喜瞬间收了回去,脸颊有点发烫——原来自己只懂了“顺劲”的皮毛,没抓住“腰腹带劲”的核心。他赶紧调整动作,刻意在卸力的同时转动腰腹,让力道顺着脊椎传到手臂,再轻轻把球推向张宇的反手位。第4组训练时,张宇的球拍终于“啪”地一声击中球,反手快撕直奔陪练的正手死角,得分!“对!就这节奏!”张宇兴奋地喊,连陪练都忍不住点头:“你们这‘卸力+快撕’,现在才算无缝衔接!”
系统面板适时亮起:【双打基础衔接熟练度提升,战术大师初级LV.2→LV.3,经验值+5】,数值从167\/5000变成172\/5000。屈正阳刚想咧嘴笑,秦教练的战术板又敲了敲球台:“别得意,基础衔接顺了,对角衔接还没练。下午专攻对角线送球,要是成功率低于80%,晚上加练半小时。”
暗喜彻底散了,屈正阳默默掏出训练笔记本,在“双打待补”那页写下“对角衔接(目标85%)”。下午的对角训练果然不顺利:他卸力后想把球送到张宇的正手对角,总因为步法偏移偏出边线;张宇接对角球时,也常因为他送球角度不准,快撕打空。练到傍晚,两人的成功率还不到60%,屈正阳急得额头冒汗,突然想起【玉女穿梭】的步法要诀——移位时先沉腰再转体,脚步别慌。
他深吸一口气,卸力的同时先让腰腹往下沉半寸,再用【玉女穿梭29\/100】的步法微调位置,送球时手腕轻轻一压,球刚好落在张宇的正手对角位。张宇的快撕瞬间跟上,得分!“成了!”两人异口同声地喊。连续练了20组,对角衔接成功率终于提到85%,系统提示:【玉女穿梭熟练度提升至30\/100,双打对角衔接成功率+10%,经验值+3】,数值变成175\/5000。
休息时,屈正阳的手机响了,是樊振东打来的,背景里能听到八一队的球声:“兄弟,双打磨合怎么样?我跟队友练的时候,发现卸力后送球别太用力,像扔羽毛一样轻,搭档更容易接,你试试?”“谢了兄弟,我刚找到感觉,下次练再试试!”挂了电话,他握紧球拍,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把对角衔接练到90%以上,世青赛男双,要让对手见识到“国术卸力+快撕”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