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宁国公府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沉重而缓慢,伴随着门轴转动发出的轻微“吱呀”声,最终“咔哒”一声轻响,厚重的门闩落下,彻底将北京城永昌八年八月初的喧嚣与尘土隔绝在外。那门外的世界——小贩的叫卖、车马的辚辚、人群的嘈杂、空气中漂浮的市井尘埃与各种气味——瞬间被吸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骤然降临的、被高墙深院包裹起来的静谧。

戚睿涵站在门内的青石影壁前,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一股陌生而馥郁的香气沁入心脾,是庭院中那几株正值花期的桂树散发出的甜香,浓郁却不腻人,与这座古老府邸中楠木梁柱、历经岁月的砖石所沉淀下的沉稳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令人心安的氛围。这气息,与他记忆中的现代都市截然不同,也与他上一次在此间奔波征战的紧张氛围有所区别,透着一种安定下来的、属于权势阶层的从容与底蕴。

他微微侧身,目光扫过身边五位经历了时空穿梭的女子。白诗悦站在最前,她的脸色还有些苍白,紧紧攥着衣角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显露出内心的紧张,但那双清澈的眸子已经迅速打量着四周,带着一种天生的适应力和对未知环境的好奇。袁薇挨着她,表情相对镇定些,但微微抿起的嘴唇和不时快速扫视的眼神,暴露了她强自压下的惊悸。董小倩已然换上了一身合身的明代襦裙,淡雅的浅碧色衬得她肌肤胜雪,她站姿亭亭,举止间似乎天然就与这古雅的环境融为一体,只是那垂下的眼睫偶尔轻颤,泄露了一丝并非源于恐惧,而是源于时空变幻的恍惚。刁如苑则显得更为审慎,她的目光如同最精明的评估者,细致地掠过眼前的影壁、脚下的青石、远处的廊檐,似乎在估算着这一切所代表的财富与地位。刘菲含站在稍后位置,神情专注,更像是一位进入陌生实验室的科学家,冷静地观察着环境的各种物理细节——光线角度、建筑材料、空间布局。

她们脸上虽残留着惊魂未定的苍白,眼神中却已燃起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属于现代女性的坚韧。戚睿涵心中稍安,她们比他预想的要坚强。

“元芝,一别近一月,风采更胜往昔!”

一个洪亮而带着几分真挚感慨的声音自身前响起,打破了初入府的静谧。戚睿涵循声望去,只见吴三桂身着常服——一件质地精良的藏青色云纹缎面直身,外罩玄色暗纹比甲,腰束玉带,头戴一顶简单的翼善冠,正大步流星地从抄手游廊下迎来。他步履沉稳有力,身形依旧挺拔,面容较之记忆中更为沉稳内敛,眉宇间蕴藉着身居高位的威仪与多年戎马生涯沉淀下的杀伐之气,但此刻看向戚睿涵的目光却透着毫不掩饰的欣喜,那是一种见到故友、尤其是曾并肩作战并带来巨大转机的故友时才有的热切。

“长伯兄,”戚睿涵压下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有对过往并肩的回忆,有对此人历史另一面的知晓,更有对当下这个因自己而改变的时空的感慨——他拱手行礼,沿用旧时称呼,声音平稳,“仓促来访,叨扰了。”他侧身,手臂舒展,示意身后的同伴,“这几位是我的……挚友,白诗悦、袁薇、董小倩、刁如苑、刘菲含。”他依次报出名字,语气郑重。

吴三桂目光如电,迅速扫过五女,在已然换上明代衣裙、举止从容甚至带着一种古典风韵的董小倩身上略一停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对众人抱拳道,声音爽朗:“诸位既是元芝挚友,便是吴某贵客,快请入内叙话,不必拘礼。”他言语爽利,动作间自有股武人特有的豪迈气度,虽位极人臣,在这初见的场合却并未摆出过多架子,显得颇为周到。

一行人被吴三桂亲自引着,穿过几重院落,向府邸深处行去。沿途所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在午后的阳光下投下清晰的阴影。抄手游廊蜿蜒曲折,连接着各个院落,廊柱朱红,栏杆精巧。庭院中或有假山池沼,或有古木奇花,景致清幽。偶尔有衣着整洁的仆役或侍女垂手侍立廊下,见到吴三桂一行人,无不躬身避让,态度恭谨,行动间悄无声息,显出国公府邸严谨的规矩。

最终,他们来到一处名为“澄怀堂”的花厅。花厅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四面皆是通透的雕花隔扇门,此时大多敞开,利于通风采光。厅内陈设典雅而不失华贵,紫檀木的桌椅茶几线条流畅,木质温润,透着一层暗哑的光泽。多宝阁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瓷器、玉器、青铜器,虽非件件璀璨夺目,却自有一股古朴厚重的气息。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作,笔墨苍润,意境悠远,并非俗品。透过敞开的雕花木窗,可见一方精巧的庭院,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玲珑剔透,一池碧水清澈见底,几尾色彩斑斓的锦鲤在其中悠然游弋,偶尔搅动一圈涟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墨香,与窗外飘来的桂花香、草木清气混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待众人在铺设着柔软锦垫的官帽椅上落座,便有衣着素净、步履轻盈的侍女悄无声息地奉上香茗。那茶盏是上好的白瓷,胎薄如纸,釉色温润,盏中茶汤清洌,芽叶舒展,一股清雅的茶香随着热气袅袅升起,沁人心脾,略抚平了众人初临贵地的些许不安与时空错位带来的眩晕感。

吴三桂挥了挥手,侍立左右的侍女和仆从便无声地躬身退下,偌大的花厅内只剩下他与戚睿涵六人。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戚睿涵,语气中带着自然而然的探寻,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元芝,自当年山海关一别,你便杳无音讯,如同人间蒸发。彼时局势纷乱,百事缠身,竟未能与你深谈。如今骤然现身,这几位姑娘……”他的视线再次扫过五女,尤其在气质各异的白诗悦、袁薇和已然融入环境的董小倩身上停留片刻,“观其气度风范,似乎亦非常人。不知此番归来,有何打算?”他的话语间,隐约流露出一丝对戚睿涵与董小倩关系的好奇,毕竟在他认知中,戚睿涵的红颜知己当是那位同乡的白诗悦,或是曾有同窗之谊的袁薇,如今却多了一位姿容出众、气度不凡的董小倩,且神态间与戚睿涵颇为亲昵自然。

戚睿涵心知吴三桂必有此问,早已打好腹稿,他微微一笑,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感受着茶汤的温润与回甘,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长伯兄,世事如棋,乾坤莫测。我当年不告而别,实有不得已之苦衷,乃是奉家师严命,入世修行,探寻救世济民之道。如今功行初成,携几位志同道合的挚友归来,正是欲襄助大顺,奠万世不移之基业。”

他顿了顿,目光沉稳地扫过身边诸女,她们或坦然回望,或沉静聆听,或带着一丝初来乍到的审慎,但无一例外地,眼神中都透露出对他的支持与对未来的决心。“至于这几位,诗悦、袁薇,你已知晓,她们与我渊源甚深,一路相助良多;小倩乃我修行途中结识的得力臂助,别看她年轻,于营造工巧、器物设计之事上颇有天分,心思缜密;如苑姐姐长于商事经营,筹算谋划,于民生经济见解独到,家资颇丰,可为助力;菲含班长则通晓格物致知之理,尤精火器改良、兵法推演乃至诸多奇巧器械,实乃难得之才。她们皆是我可信赖之人,亦愿为大顺效力,略尽绵薄。”

他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解释了消失的原因,也抬高了己方的身份与价值,更将众人的特长稍作透露,却又不点破穿越的实情,旨在引起吴三桂的重视,为日后立足铺垫基础。

吴三桂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沉吟片刻,指节无意识地在紫檀木的椅子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缓缓道:“原来如此。元芝兄身负异术,胸怀大志,吴某佩服。”他并未深究“师命”、“修行”的具体细节,到了他这个位置,深知有些事不必问得太清楚,重要的是对方带来的价值和态度,尤其是戚睿涵曾展现过的能力以及他带来的这些“非常人”可能具备的潜力。

“既如此,诸位且安心在府中住下。京城虽大,我这宁国公府还算清静,一应所需,不必客气。”他提高了些声调,唤道:“吴军!”

一直如同影子般候在花厅门外的管家吴军应声而入,此人身形精干,步履沉稳,目光锐利如鹰,行动间悄无声息,显然是个身手不凡的练家子,且极懂规矩。他躬身行礼:“国公爷有何吩咐?”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这几位是本国公的贵客,你即刻安排得力人手,将西跨院的‘枕霞阁’与相邻的‘揽秀轩’仔细收拾出来,务要洁净整齐,供诸位姑娘居住。一应器物用度,皆按上宾规格供给,不得有丝毫怠慢。再挑几个机灵稳妥、懂得规矩的丫鬟过去伺候,要口风紧的。”吴三桂吩咐道,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小人明白,这就亲自去办,定会安排妥当。”吴军躬身领命,目光快速而恭敬地在戚睿涵六人身上掠过,已然记清了各人面貌特征,随即利落地退下安排,行动如风。

“元芝,你随我来,我们兄弟许久未见,正好细细叙话。也让诸位姑娘稍事歇息,熟悉一下环境。”吴三桂起身,对戚睿涵道,又向白诗悦等人颔首示意,态度颇为周到。

戚睿涵点头,对五位女子投去安抚和鼓励的眼神,“你们先随管家去安顿,看看住处是否习惯,我稍后便来。”

白诗悦向前微倾身体,轻声道:“你自己也小心些。”眼中带着关切。袁薇则眨了眨眼,唇角微扬,示意他放心。董小倩闻言,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流畅而自然的万福礼,姿态优雅,仿佛天生就该如此。刁如苑和刘菲含也各自点头,表示明白,神情虽略显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接下来处境的好奇与思考。

待女子们随着引路的侍女离去,身影消失在澄怀堂外的曲折回廊深处,吴三桂这才引着戚睿涵,穿过几重更为幽静的院落,来到一处更为私密的书房。这书房位于府邸深处,环境更为幽静,门口有小厮垂手侍立,见到吴三桂,立刻无声地打起帘子。

书房内空间不小,但陈设相对简洁,靠墙是几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线装书籍,空气中弥漫着书卷和墨锭的清香。墙上除了一幅巨大的大顺疆域舆图外,还有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临窗放置,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还有几份摊开的文书。角落的青铜兽首香炉中,吐出淡淡的龙涎香,气息醇厚,让书房的气氛更显庄重、宁静,甚至带着一丝决策中心的凝重。

两人分主宾在窗边的两张太师椅上落座,立刻有小厮奉上新沏的茶,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下,并轻轻带上了房门。吴三桂亲手为戚睿涵斟了一杯茶,色泽橙红透亮,香气扑鼻,显然并非刚才花厅中的寻常待客之物。他放下茶壶,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元芝,你归来正是时候。如今我大顺开国已历八载,陛下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各项制度渐次颁布,天下初定,然百废待兴,内外诸多事务千头万绪,正是亟需各方人才效力之际。”

戚睿涵端起那杯温度恰到好处的茶,指尖感受着上好瓷壁传来的温润触感,问道:“哦?不知陛下都颁布了哪些新政?我离群索居已久,对朝中局势、天下格局所知寥寥,犹如盲人摸象,还请长伯兄不吝详解。”他摆出了虚心请教的姿态,这既是对吴三桂的尊重,也是获取这个新生政权第一手信息的关键机会。

吴三桂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膝盖上,开始娓娓道来,声音在宁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向心腹之人剖析时局的意味:“首要者,乃是厘定地方行政区划,此乃治国之基。陛下雄才大略,目光深远,在前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基础上,做了重要调整。于西北甘州、凉州等地,增设甘凉布政使司,驻节兰州,以固西陲,加强对西域通道的控制与羌戎诸部的管理;将前明羁縻性质的奴儿干都司正式改为辽阳布政使司,委派流官,筑城屯田,深入管辖辽东乃至更北之地,以绝边患。如此,便正式确定了两京一十五省之格局。”他边说边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那幅巨幅舆图前,用手指点划着新增的甘凉和辽阳区域。

“至于乌斯藏、朵甘等地,”吴三桂的手指向广袤的青藏高原,“地远民稀,情势复杂,暂循旧例,设为羁縻都司,由其本地僧俗首领自治,然需奉我大顺正朔,接受朝廷册封,定期朝贡。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察哈尔部首领阿布鼐,感陛下天威,又经朝廷多方斡旋,已于去岁上表归顺。陛下龙心大悦,特封其为顺义侯,授上将军衔,命其永镇北疆,统辖本部兵马。朝廷顺势将归附的蒙古诸部划分为数个都司卫所,名义上由阿布鼐总领协调,以示羁縻怀柔,实则分而治之。”

戚睿涵凝神细听,心中快速分析。李自成此举,显然是继承了明朝的版图框架并加以整合强化,对边疆地区采取羁縻与直接管理并用的策略,尤其是将辽阳(东北)正式行省化,以及成功招抚蒙古一部,对于巩固北方边防、获取战略纵深意义重大。这与他所知历史上清朝的某些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执行的主体已然不同,而且避免了清初的大规模圈地、剃发易服等民族矛盾,或许能更顺利地整合北方。只是不知道这羁縻之策,能维持多久的稳定。

“疆域既定,官制亦需厘清,此乃国家运转之枢纽。”吴三桂回到座位,继续道,语气沉稳,“中央官制,为求平稳过渡,大体承袭明制,以便与旧有官吏体系衔接,稳定人心。设内阁,置首辅一人,次辅一人,辅以由九卿、科道官会同推举之大学士若干,参决机务,票拟批答。司礼监依旧负责宫内一应事务,掌印、秉笔等职司如故,然陛下登基之初便明发谕旨,严令内官不得干政,其权责严格限定于宫闱之内,批红之权收归御前。”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戚睿涵的反应,见其听得专注,并无异议之色,便接着说道,“陛下亲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司其职。六部之下,仍设六科给事中,职司封驳诏书、纠劾百官,权责颇重。军事之权,分属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五军都督府掌统兵、训练及驻防,兵部掌武官选授、舆图、驿传、车马、甲械之政,二者相互制衡,防止武夫擅权或文臣掣肘过甚。监察之权,则由锦衣卫、都察院、大理寺共掌,锦衣卫掌缉捕、刑狱、诏狱,尤重监察百官不法及重要案犯;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统领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大理寺负责复核刑狱案件,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这一套中央官制,几乎是明朝中后期制度的翻版,只是强调了皇帝对六部的直接掌控和内官不得干政,意在避免宦官专权和权臣乱政,确保皇权集中。戚睿涵心想,李自成出身草莽,能迅速采纳相对成熟的明制,并加以调整,可见其身边不乏如牛金星、宋献策等能人,亦或其自身在建立政权后具备了相当的治国智慧与权力平衡意识。只是这套制度固有的弊端——如效率低下、党争隐患——不知这个新生的顺朝能否避免。

“地方之制,”吴三桂呷了口茶,继续讲解,语速平稳,显然对这些制度极为熟悉,“仍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立,分掌民政赋税、军事指挥、刑名按劾。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掌军事;按察使司设按察使,掌司法。遇有大事,或跨省事务,如大规模用兵、漕运、治河等,则设总督、巡抚等官,以资统筹,此类官职多为临时差遣,但近年亦有固定趋势。其下辖府、州、县,层级分明,各设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地方军事,仍沿用卫所制,设都司、卫、所,军户世袭,屯田自养,战时听调。监察方面,于各省设巡按御史,代表都察院巡察地方,考核官吏,审录罪囚,权力甚大,但一年一代,防止坐大。”

“文化教育,亦是国之根本,教化之所出,人才之所系。”吴三桂话题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设国子监于京师,为最高学府,设祭酒、司业等官,教育勋戚子弟及优秀生员。地方则设府学、州学、县学,各有学官如教授、学正、教谕等负责教导生员,亦有训导辅之。科举取士,院试、乡试以八股文为主,考四书五经礼义廉耻;会试、殿试考察治国精兵之策。然陛下有旨,需注重经世致用之学,策论环节尤重实务,不可徒尚空谈性理,脱离实际。”

听到科举仍以八股为主,戚睿涵心中微微一动,这无疑是延续了思想禁锢的弊端,但听到强调“经世致用”,又觉得或许在具体执行上有些许改良的空间,或许能稍稍扭转明末空谈的学风。这套地方和文教制度,同样是明朝体系的延续,保证了政权在广袤疆域内的有效运转和人才选拔,但其固有的僵化性和对思想的束缚,也是这个新生王朝需要面对的挑战。

吴三桂见戚睿涵对官制、区划、文教似乎已有大致了解,他略作沉吟,指节在光滑的紫檀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然后话锋一转,谈到了更为直观,也更能体现新朝气象与等级秩序的方面:“至于官服形制,礼部历时数载,多方考证古制,参酌前明旧例,并秉承陛下‘斟酌损益,彰显新朝气象’之旨,已拟定详尽规章,颁行天下。此举关乎朝廷体统,官员威仪,上下尊卑,不可不察,亦是我大顺礼乐制度之外在体现。” 这似乎是他颇为在意,也认为能展现顺朝正统性与规范性的重要一环。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旁,从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卷缸中取出一卷装裱精美的绢本图册,动作小心地在其面前徐徐展开。图册质地优良,色彩保持鲜艳,用极其精细的工笔描绘着各式各样的服饰,从帝王到百官,从祭服到常服,种类繁多,每一幅图旁边都附有工整的小楷文字说明,详细记载了材质、颜色、纹样、适用场合等。

“官服大体分六种:祭服、朝服、公服、常服、赐服、兵服。”吴三桂指着图册开端的总论部分,然后一一详细解说,神情专注,仿佛在展示一件重要的艺术品。“首先是祭服,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重大典礼。陛下祭服为十二旒冕冠,玄衣缥裳,上衣下裳,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寓意天子德行完备,泽被万物。朝会则着朝服,冠用十二旒玄冕,玄衣,无章纹,庄重肃穆。平日处理政务着公服,为十二章纹衮服,纹样略简,头戴翼善冠,较为便捷。寻常燕居则为常服,即各式龙纹袍、曳撒、贴里等,纹样、颜色更为多样,仍配翼善冠,以求舒适与威仪兼顾。”

他手指移动,指向太子与藩王的部分:“太子与诸藩王,祭服九旒九章衮冕,朝服九旒一章玄冕,公服九章衮服配翼善冠,常服为蟒袍、曳撒配翼善冠,规制依序递减,纹样、旒数皆有严格规定,以示尊卑有序,不可僭越。”

接着,他指向图册中占幅最大的文武百官的服饰区域,解说得更为细致:“百官祭服,文武皆同,为黑色玄端,下着红色裳,头戴爵弁。朝服则分文武,文官朝服为黑色玄端红裳,头戴黑色梁冠,依品级高低,梁数自七梁至二梁不等,一品七梁,递减至八九品二梁;武官朝服为红色玄端红裳,头戴黑色鹖冠,鹖冠之上亦有梁数标识品级,自四梁至两梁。此举意在文武殊途,彰显各自职司特性。”

“公服用于常朝及署衙办公。”吴三桂继续道,手指划过一系列穿着大袖袍、戴幞头的官员画像,“形制为大袖圆领袍,头戴长翘脚方幞头。服色依品级而定,一至四品用青色(近蓝色),五至七品用红色,八、九品用绿色。常服则为日常所见之官服,使用最广,形制为圆领中袖补服,前胸后背各缀一方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沿用明制,头戴乌纱帽。常服服色与公服相同,亦按品级分青、红、绿三色。”

图册上,各类禽兽补子描绘得栩栩如生,色彩鲜明。文官自一品至九品分别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鶒、黄鹂、鹌鹑;武官则分别为:狮子、虎豹、熊罴、彪、犀牛、海马等。戚睿涵看得眼花缭乱,深感这等级制度通过服饰得到了极致体现,每一种纹样都是一种身份符号,将人严格地框定在各自的社会位置上。

“此外,尚有赐服。”吴三桂指向图册最后部分,语气中带着一丝强调,“乃陛下特恩赏赐有功之臣的服饰,如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乃至蟒袍。这些赐服纹样尊贵,往往逾制,可搭配翼善冠、钹笠帽、乌纱帽或翘脚方幞头穿着,是为殊荣,代表着陛下的格外恩宠与功臣的身份地位。”他顿了顿,补充道,“中宫皇后礼服亦有定制,主要为翟衣、凤冠,以及各种常服,纹样以凤、翟鸟、牡丹等为主,彰显母仪天下之风范。”

“还有一点,”吴三桂似乎想起什么,又补充道,“百官另有兵服,乃百官赴前线督师、领兵或参与重大军事典礼时所着,形制为中袖圆领袍服,便于活动,一品至四品用黑色,五至七品用蓝色,八九品用红色,其上亦有对应品级的鸟兽补子,下摆处依品级绣有不同数量的云纹、水纹。帽冠搭配护耳武冠,冠梁依品级大小自六梁至三梁不等。护耳颜色,一至四品为金色,五至九品为红色。此制是为区分日常行政与战时军事职能。”

合上图册,吴三桂将其轻轻放回卷缸,看向若有所思的戚睿涵,语气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或许也有一丝对新朝制度得以确立的自豪:“元芝,这套制度看似繁复,细节冗杂,却是维系朝廷运转、明确上下尊卑、确保政令畅通之必需。无规矩不成方圆。陛下与朝中诸公,为此耗费了无数心力,参考古今,辩论再三,方有今日之规模。虽不敢说完美无缺,但至少纲纪已立,秩序初成。”

戚睿涵从那些纷繁复杂、色彩斑斓的服饰规制和森严的等级描述中回过神,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滞闷之感排出体外。他转首望向书房窗外,暮色已然渐沉,天际最后一抹霞光给庭院的屋檐和树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廊下,不知何时已然初燃起一盏盏灯笼,晕黄的光线在渐浓的夜色中勾勒出廊柱和栏杆的轮廓,暖光与阴影交错,宁静而深邃。

吴三桂口中娓娓道来的“两京一十五省”、“内阁六部”、“衮冕补服”、“三司科举”,共同构筑了一个庞大、精细、环环相扣且等级森严的封建帝国蓝图。这与他熟悉的那个现代化、扁平化、信息爆炸的世界截然不同,甚至与他记忆中明末那种在绝望中挣扎、充满混乱与颓败的氛围也大相径庭。李自成的大顺,似乎正在试图迅速褪去农民起义军的草莽气息,转而建立一个秩序井然、法度严谨、遵循传统儒家治国理念的新王朝,一个试图继承明制而又有所“损益”的汉人政权。

这一切的转变,这截然不同的历史走向,都因为当年山海关那个决定性的拐点,因为他戚睿涵的介入,说服吴三桂归顺李自成,联明抗清,而走向了全然未知的方向。没有清兵入关,没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没有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异族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农民起义军建立,却又如此迅速地接纳并改良前明制度遗产的汉人政权。它能否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能否真正实现李自成早年提出的“均田免赋”理想,或者最终也会如同诸多前朝一样,逐渐僵化、腐败?戚睿涵不知道,历史的巨轮才刚刚转向,前方迷雾重重。

他只知道,自己再次回到了这个时空,并且不再是孤身一人。他带来了伙伴,带来了超越时代的知识与眼界,也带来了或许能更深刻影响这个新生王朝历史进程的可能。那最后一颗关乎长生秘密的药丸还在怀中贴身收藏,刘菲含精心收集整理的科技资料、图纸器物也妥善保管着。前路漫漫,吉凶未卜,这座深似海的宁国公府,这刚刚确立秩序的顺朝京城,或许正是他们在这崭新的大顺王朝,开启下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篇章的起点。

“制度虽繁,亦是立国之基,无此不足以安天下。”戚睿涵最终开口,声音平静,目光却已从窗外的暮色收回,恢复了清明与坚定,他看向吴三桂,语气诚恳,“长伯兄,多谢你如此详尽告知,使我等对这新朝格局有了初步认知。我等既来,自当遵从大顺法度,学习礼仪规矩,望能在此新时代中,略尽绵薄,不负所学。”

吴三桂闻言,脸上露出了更为真切的笑容,那是一种得到认同和看到潜在助力的欣慰,他伸手拍了拍戚睿涵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好!有元芝兄此言,吴某便放心了。以你之才,加上这几位各具异能的姑娘,必能在这新朝大有作为。今日你们旅途劳顿,穿越时空想必耗费心神,且先好生休息,熟悉环境。来日方长,待你们安顿妥当,你我兄弟,再共图大事,详细计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也定下了彼此合作的基调。

窗外,最后一抹天光隐没于西山之后,宁国公府内灯火次第亮起,将这个夜晚点缀得温暖而静谧,也将所有的秘密、野心、希望与未知,都笼罩在了这永昌八年的秋夜之中。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灵轩心动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傅同学,我知道你暗恋我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太师祖在下,孽徒桀桀桀!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绝剧情哼,老娘才不想当什么丘比特火行天下末世向导:四大哨兵争着宠霹出个天尊化神老祖作香童是认真的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真千金驻岛开荒,嫁禁欲军官赢麻神卦狂妃又在撩人了世界与尔青云仙梦张悦的逆袭没错,我哥和我爹都是大佬末日重生:鬼观音她畸变成神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快穿:我家宿主超厉害的,嗷呜盗墓:修仙修到青铜门碎裂掌控被未婚夫送去和亲后,我把他刀了快穿之改变be世界一夜情后,穆总失控刑侦六组全家读我心后杀麻了,我负责吐槽原神:从摸鱼开始出轨爹,爱赌妈,重生我笑呵呵一吻唤醒前世爱人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60后婆婆与80后儿媳知否:心狠手辣如兰传!崩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星际军阀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依靠MC我在古代种田种成了女皇悍女重生:莫少的心尖宠快穿:成了绿茶炮灰女配穿成主角手中宝
品书中文搜藏榜:异兽迷城半相热恋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奥特:反附了?可我想回家!血色炊烟:我的佣兵生涯!逆天悟性:我在修仙界证道长生红警系统在都市的称霸之路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市井蛊人重生后,我闯进校花卧室误会,我真的不是天师啊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吞噬星空之元级智能差十岁的豪门姐弟恋咒术回战,混沌迷途带着手机重生1985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仙临仙途异源问道甄嬛传之安陵容苟到富贵闲人时清风伴月向星河穿越六零:我的口粮堆成山重生:开局就是母女花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修仙学院:弟子各有千秋为师要完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混沌不朽剑尊噬浊:修仙废体逆天改命游戏入侵:开局双天赋她玩转副本九变道经火红年代:四合院之激情岁月向导小姐今天也在努力端水盗墓之卿非池中物综漫我的世界乱套了恶毒女配的鱼塘管理手册木叶,我的飞雷神能切割空间赫奇帕奇的满级大佬:我只想苟住仙哥哥快别吸了,妹妹修为真没了杀死那个,高三生女配勾勾手,反派大佬通通有老婆别闹,先灭世还是先生娃?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遗孀与忠犬小叔综武:入职六扇门,救下东方不败洪荒:我,通天徒弟,成圣斩天!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四合院:开局被截胡,反手拿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