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顾沉舟把最后一片叶酸片放在苏晚的早餐碟边时,手机弹出了助理发来的工作提醒——上午十点有项目评审会,下午两点需对接合作方。他拿起手机,快速回复:“评审会提前到九点,我十点半要离开去预约产检号;下午对接会让李姐代我去,资料我早上发她,重点我标好了。”
发完消息,他转身帮苏晚盛了碗小米粥,粥里加了少许切碎的山药(昨晚查“孕早期吃山药健脾,缓解腹胀”):“今天我得早点去公司,先把工作理顺,十点半去医院帮你约下次产检,孕10周要做b超,得抢专家号。”他说着,把温好的柠檬水递到苏晚手边,“要是上午恶心,就喝这个,饼干在茶几上,饿了就吃两块,别硬扛。”
苏晚点点头,看着他三口两口吃完早餐,拿起公文包又折返回来:“对了,我把家里的监控连到你手机上了,你要是想躺着,就看监控叫我,我远程帮你开空调或者拿东西;中午我让阿姨来做午饭,做你爱吃的清炒时蔬,少油少盐。”
顾沉舟到公司时刚八点,他先把下午对接会的资料整理好,用红笔标出“合作方重点关切:项目周期、预算分配”,发给李姐后,又拉着团队核心成员开小会,把评审会的流程压缩:“今天重点过方案核心框架,细节问题会后发我邮箱,我晚上回复,十点半我得走。”
九点半,评审会顺利结束,顾沉舟立刻拿起手机登录医院预约系统——他提前查好了产科专家的出诊时间,定了十点半的闹钟提醒。十点半一到,他手指飞快地操作,顺利约到了三天后的专家号,还特意选了上午十点的时段:“晚晚早上不用起太早,吃完早餐去刚好,不用空腹。”
约完号,他第一时间给苏晚发消息:“产检约好啦,后天上午十点,专家号,不用空腹,我十点回来接你。”发完又给阿姨打电话,叮嘱中午的菜:“别做油腻的,炒个西兰花、蒸个蛋羹,再煮个蔬菜汤,汤里别放太多调料。”
中午十二点,顾沉舟提前下班回家,进门就看到苏晚靠在沙发上看育儿书。他立刻走过去摸了摸她的额头:“今天有没有不舒服?阿姨做的饭吃了多少?”苏晚笑着说:“吃了小半碗饭,蛋羹都吃了,没恶心。”顾沉舟松了口气,从公文包里掏出个小袋子:“我路过母婴店,买了盒薄荷糖,你要是觉得嘴里没味,就含一颗,无蔗糖的,医生说能吃。”
下午,顾沉舟没去公司,而是陪着苏晚去婚庆公司确认场地布置。路上,他把副驾驶的座椅调至后倾20°,又在苏晚腿上盖了薄毯子:“婚庆公司人多,空气可能有点闷,你要是不舒服就跟我说,我们随时走。”
到了婚庆公司,顾沉舟先跟设计师沟通:“场地布置别用太多香味浓的花,比如百合,我太太孕早期对气味敏感,容易恶心;灯光也别太亮,暖黄色就行,晃眼她会不舒服。”设计师点头后,他又指着效果图上的舞台:“舞台台阶能不能加个防滑垫?她穿低跟鞋,怕摔;还有休息室,能不能放个小沙发,再备个加湿器,她最近有点口干。”
苏晚坐在旁边,看着顾沉舟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连她自己没注意到的“气味、灯光”都想到了,心里满是踏实。设计师笑着说:“顾先生真是细心,很少见准爸爸对婚礼细节这么上心的。”顾沉舟挠挠头:“主要是她现在特殊情况,不能让她受委屈。”
从婚庆公司出来,顾沉舟绕路去了喜糖店,选喜糖时特意避开了含酒精的巧克力,选了纯牛奶味的:“你能吃,宾客也能吃,安全。”他还让店员把喜糖盒做得大一点:“别让你拆的时候费劲,大盒子好拿。”
晚上回家,顾沉舟帮苏晚按摩完腰(她最近总说腰酸),坐在书桌前整理资料——一边是后天产检要带的东西,他列了张新清单,加了“薄荷糖、湿纸巾(怕她擦嘴)、小风扇(医院人多闷)”;一边是婚礼筹备的待办事项,标了“紧急”的有“确认喜糖款式、跟酒店确认菜品(少油少盐)”。
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他认真记录的样子,轻声说:“会不会太麻烦了?又是工作又是产检又是婚礼。”顾沉舟放下笔,把她揽进怀里:“不麻烦,都是我该做的。工作能调整,婚礼细节能优化,你和宝宝的健康最重要。等忙完婚礼,我们就能安心养胎,到时候我陪你去公园散步,给你读育儿书,多好。”
他拿起手机,给苏晚看他刚改好的工作时间表:“以后我每天早上八点到公司,中午十二点回家陪你吃饭,下午两点到四点在公司,四点后回家陪你,产检当天就全天陪你,这样既能处理工作,又能照顾你,两不误。”
苏晚看着时间表上密密麻麻的安排,都是围绕着她和宝宝,眼眶有点热。顾沉舟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腹,声音放得极轻:“宝宝,爸爸已经把产检和婚礼都安排好啦,你要乖乖的,别让妈妈不舒服,我们一起等婚礼那天。”
窗外的夜色渐浓,书桌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映着产检清单、婚礼待办事项,还有顾沉舟温柔的侧脸。苏晚知道,从怀孕到现在,顾沉舟一直在用他的方式调整着生活的节奏,平衡着工作、婚礼和她的孕期,这份藏在细节里的守护,就是“准奶爸”最动人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