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缓缓淌过阳台的浅粉帆布小样。苏晚蹲在藤椅旁,手里捏着细金线贴纸,正对着帆布比划位置——贴在樱花图案的边缘太扎眼,贴在花瓣中心又显闷,她皱着眉反复调整,指尖都蹭上了点金粉。
“贴在花茎上试试,”顾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两碗南瓜粥,蒸汽裹着甜香飘过来,“沿着花茎描一圈,既不抢樱花的风头,又能勾勒出线条,显得精致。”
苏晚顺着他说的位置贴上,对着晨光一看,果然恰到好处——细金线沿着浅粉花茎蜿蜒,像给樱花镀了层柔光,不突兀却很亮眼。“你怎么总能想到好办法!”她抬头笑,眼里盛着晨光,“上次台历logo、这次贴纸位置,你好像永远知道怎么改最合适。”
顾沉舟把粥递到她手里,指尖擦过她沾了金粉的指尖:“是你对设计的较真给了方向,我只是帮你把细节磨得更顺。快吃,妈说今天要带绣好的樱花手帕来,给帆布包当参考,别让她等急了。”
正说着,门铃响了。苏晚跑去开门,看到妈妈拎着布包站在门口,布包里露出一角浅粉布料——是绣好的樱花手帕,粉白花瓣上落着只浅灰小蝴蝶,针脚细得像秋阳下的蛛丝。“晚晚,你看这手帕,”妈妈献宝似的展开,“我绣了三天,蝴蝶的翅膀还留了点空隙,透着光看像会飞,你们帆布包上的樱花,也可以加这种‘透空绣’,肯定更显灵动。”
苏晚接过手帕,对着光看——蝴蝶翅膀的针脚果然留了细缝,晨光透过缝隙,在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太好看了!”她转头喊顾沉舟,“咱们在帆布包的樱花花瓣上加几处透空绣,不用多,两三处就好,既不费功夫,又能显特色。”
顾沉舟凑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手帕上的针脚:“阿姨的手艺真好,这种细活我可做不来。咱们跟面料厂说,让他们找专门的绣工,按这个针脚密度来,保证效果。”
妈妈笑着坐在沙发上,又从布包里拿出一沓纸——是爸爸整理的苏州拍照路线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地点:“红色是樱花大道,最佳拍摄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九点,晨雾没散,拍出来像仙境;蓝色是太湖边,下午四点拍逆光,樱花会透着粉;黑色是拙政园的海棠,中午拍最亮,花瓣的纹路能拍清楚。”
苏晚接过路线图,上面还贴着爸爸手写的小纸条:“带折叠凳,樱花大道人多,蹲拍要垫脚;带防蚊液,太湖边春天有小咬;带保温壶,装热豆浆,拍累了能暖手。”这些细碎的提醒,像秋阳下的银杏叶,轻轻落在心尖上。
“爸也太细心了,”苏晚眼眶有点热,“连热豆浆都想到了,上次去苏州拍秋景,他也是这样,提前查好天气,带足了东西。”
“你爸啊,就是怕你们在外头受委屈,”妈妈笑着帮她把路线图折好,“他昨天还跟我说,要把相机的备用电池充满,再带个小台灯,晚上在民宿能改照片,不耽误你们第二天用。”
小林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家人围着路线图讨论。她拎着面料厂送来的帆布小样,脸上满是兴奋:“晚姐!顾哥!面料厂把透空绣的小样也带来了!你们看,樱花花瓣上的透空处,比阿姨绣的还精致,面料厂说要是批量生产,还能再降点价!”
苏晚接过小样,指尖拂过透空的花瓣——针脚比妈妈的手帕略粗,却更挺括,不会因为水洗变形。“太好了!”她转头对顾沉舟说,“这个密度正好,既显手艺,又耐用,客户背着洗几次都不怕。”
顾沉舟点头,拿起小样对着光看:“咱们再在帆布包的侧兜上加个小扣,扣住便签,别让它掉出来。上次你说侧兜小,我跟厂家说了,把侧兜改大了两厘米,现在放折叠便签正好。”
小林赶紧拿出折叠便签试了试——侧兜果然刚好能装下,扣上小扣,便签不会晃出来。“完美!”她拍手,“现在帆布包有贴纸、有透空绣、有便签,细节比秋系列还多,客户肯定会抢着要!”
中午,妈妈留在家里做饭,爸爸和顾沉舟去面料厂确认绣工细节,苏晚和小林则核对帆布包的成本表。厨房飘来糖醋小排的香味时,顾沉舟他们也回来了——绣工的报价比预期低,还能提前三天交货,刚好赶在春天的订货会前。
“太好了!”苏晚放下成本表,“这样咱们能多准备点样品,带去订货会,说不定能签更多客户。上次李总说要推荐同行给咱们,要是他们看到帆布包的细节,肯定会感兴趣。”
爸爸得意地喝了口粥:“我跟面料厂的老板说,以后咱们的春系列、夏系列都找他们做,他才给的优惠价。做生意就得这样,长期合作才省心。”
下午,一家人一起整理帆布包的样品清单:妈妈负责记录绣工位置,爸爸负责核对拍照路线,顾沉舟负责联系民宿,苏晚和小林负责统计订货会的样品数量。夕阳落在阳台的帆布小样上,浅粉色透着暖光,像春天提前送来的信。
“对了晚姐,”小林忽然想起什么,“咱们在帆布包的内侧印上‘晚林设计·春日宴’的小字吧,用浅灰色,客户翻开包能看到,既显品牌,又不破坏外面的樱花图案。”
“好主意!”苏晚赶紧记下来,“这个细节加得好,客户会觉得咱们考虑得特别周全。顾沉舟,你觉得字体用哪种?圆体还是宋体?”
“圆体吧,”顾沉舟想了想,“圆体更软,跟春天的温柔感搭,宋体太硬,会显得突兀。”
晚上,一家人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星空聊起苏州的计划。妈妈说要带点家乡的茶叶,在民宿的院子里煮茶;爸爸说要带个小音箱,拍延时视频时放轻音乐;顾沉舟说要带个小画板,苏晚累了能在樱花树下画画;苏晚则说要带个笔记本,把看到的春景都记下来,给夏天的设计当素材。
“咱们这哪是去拍素材,”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笑着说,“倒像去春游,带的东西比出差还全。”
“本来就是啊,”顾沉舟捏了捏她的脸颊,“做设计要先感受生活,咱们把春天的暖、家人的闲都装进心里,设计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温度。你看秋系列的台历,不就是因为咱们一起去了苏州、一起抠细节,才让客户觉得暖吗?”
苏晚抬头看他,星空下他的眼睛亮得像樱花大道的晨灯。她忽然明白,所谓“好设计”,从来不是画得多精致、做得多华丽,而是藏在那些细碎的心意里——是妈妈绣的手帕,爸爸记的路线,顾沉舟磨的细节,还有一家人围在一起的闲言碎语。这些温暖凑在一起,才让设计有了灵魂,让日子有了滋味。
夜风裹着秋的凉意吹过,阳台的帆布小样轻轻晃,像春天的樱花提前在枝头颤动。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心里满是期待——期待苏州的晨雾,期待太湖的樱花,期待民宿院子里的海棠,更期待和家人一起,把春天的暖,一针一线,缝进帆布包的每一个细节里,缝进未来的每一段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