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的阳光把新家的阳台染成浅金色时,苏晚正趴在行李箱上,对着两件浅咖色毛衣犯愁。左手这件是去年顾沉舟送的,领口还绣着小小的银杏叶;右手这件是妈妈新织的,针脚细密,带着羊毛的暖香。
“选哪件啊?”她转头看向靠在门框上的顾沉舟,眉头轻轻皱着,像个拿不定主意的小孩,“这件旧的软和,可妈织的这件又暖和,苏州早晚肯定冷……”
顾沉舟走过来,弯腰拿起两件毛衣,指尖蹭过旧毛衣的领口——那里还留着苏晚去年不小心沾到的咖啡渍,当时她还闹了好一会儿脾气。“都带上。”他把毛衣叠好放进行李箱侧兜,“行李箱还空着一半,多带件衣服总没错。再说,妈织的这件,你穿给她看,她肯定开心。”
苏晚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她凑过去,在顾沉舟脸颊上亲了一下,“还是你聪明。”
顾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尖,伸手从衣柜里拿出一条米白色围巾:“这个也带上,上次去苏州你说风大,这条围巾刚好能护住耳朵。”他顿了顿,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浅灰色的暖手宝,“还有这个,充好电放在包里,逛园子的时候手冷了就能用。”
苏晚看着他把自己的常用物品一一放进箱子,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软。她伸手从床头柜拿起那个银杏叶吊坠,轻轻挂在顾沉舟脖子上:“这个你戴着,上次妈说玉佩保平安,这个吊坠就当我的平安符,陪着你。”
顾沉舟低头摸了摸吊坠,叶脉的纹路硌在掌心,暖得发烫。他伸手把苏晚揽进怀里,下巴抵在她发顶:“好,我戴着。等咱们从苏州回来,就把它跟玉佩一起放在首饰盒里,以后咱们的孩子问起,就跟他们说,这是爸妈结婚时的小念想。”
苏晚的心跳轻轻漏了一拍,仰头看他——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在他睫毛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眼底的温柔像浸了蜜。她忽然觉得,“未来”这两个字,不再是模糊的想象,而是能摸到的毛衣、能闻到的羊毛香、是他眼里藏不住的期待。
正说着,门铃响了。苏晚跑去开门,是妈妈拎着一个布包站在门口,头发上还沾着点银杏叶的碎渣。“妈,您怎么来了?”
“给你们送点东西。”妈妈走进来,把布包放在茶几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包真空包装的糖醋小排,还有一小罐桂花蜜,“苏州的糖粥虽然好吃,但肯定没家里的甜,你把这个桂花蜜带上,喝粥的时候加一勺,跟家里的一样。还有这个小排,饿了就能热着吃,比外面买的干净。”
苏晚捏着那罐桂花蜜,玻璃罐上还贴着妈妈手写的“晚晚的桂花蜜”,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满心的疼惜。“妈,您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们在苏州能买到。”
“买到的哪有家里的好?”妈妈帮她把桂花蜜放进行李箱,又拉着顾沉舟的手叮嘱,“沉舟,晚晚怕冷,晚上睡觉你多帮她盖盖被子。苏州的路不好走,她穿高跟鞋容易崴脚,你多看着点……”
顾沉舟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阿姨您放心,我都记着呢。我给她带了平底鞋,还备了创可贴,肯定不会让她受委屈。”
妈妈看着他细心的样子,笑着擦了擦眼角:“好,好,有你在,我放心。你们蜜月好好玩,不用惦记家里,我跟你爸会照顾好自己的。”
送妈妈出门时,苏晚看着她走在银杏树下的背影,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送她去幼儿园,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她轻轻攥了攥顾沉舟的手,声音有点软:“以后咱们要常回来,多陪陪爸妈。”
“会的。”顾沉舟握紧她的手,“等咱们从苏州回来,就带他们去吃上次说的那家烤鸭店,妈不是一直想吃吗?”
上午十点,两人约了小林去工作室。车子停在工作室楼下,苏晚刚下车,就看到小林举着一个浅绿色的抱枕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晚姐!顾哥!你们看!这是‘青芜’系列的抱枕样品,我特意绣了小银杏叶,跟你婚纱上的一模一样!”
苏晚接过抱枕,指尖拂过上面的银杏叶刺绣,浅金色的线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太好看了!”她把抱枕抱在怀里,“跟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小林,你太厉害了。”
“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小林拉着她走进工作室,指着电脑上的设计图,“顾哥上次提的建议,把银杏叶的脉络改细一点,果然更好看了!客户昨天看了样品,说要追加五十个,还问能不能定制带名字的款。”
顾沉舟笑着点头:“能定制更好,这样客户的参与感更强。你们可以在抱枕角落留个小位置,绣上客户的名字缩写,收费稍微高一点,应该有人愿意买。”
苏晚眼睛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样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让‘青芜’系列更有特色。小林,咱们赶紧把这个方案记下来,等我蜜月回来就开始做。”
“放心吧晚姐!”小林拿出笔记本,快速记着,“我还跟面料厂定了新的浅绿色布料,比之前的更软,摸起来更舒服,到时候你肯定喜欢。”
从工作室出来,两人去了附近的书店。苏晚想买本苏州的攻略书,顾沉舟则在旁边翻着一本银杏摄影集。“你看这张,”他把书递给苏晚,照片里是一片银杏林,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像金色的地毯,“跟咱们婚礼场地的银杏林很像,等咱们去苏州,也找这样的地方拍照片。”
苏晚靠在他身边,看着照片,手指轻轻划过书页:“好啊。我还想去平江路的那家小茶馆,上次去的时候人太多,没喝到他们家的碧螺春。”
“没问题。”顾沉舟把攻略书和摄影集都放进购物篮,“咱们把想去的地方列个清单,每天慢慢逛,不着急。”
路过超市时,两人进去买了些蜜月要用的零食。苏晚拿起一包芒果干,刚想放进篮子,就被顾沉舟换了一包低糖的:“你上次说想吃芒果干,又怕太甜,这个低糖的刚好,吃着不腻。”
苏晚看着他熟练地挑着自己爱吃的零食,心里满是暖意。她想起刚同居的时候,顾沉舟连她不吃香菜都不知道,现在却能记住她所有的小习惯——原来,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是把对方的喜好,慢慢刻进自己的生活里。
回家的路上,苏晚靠在副驾驶座上,翻看刚买的攻略书。顾沉舟忽然说:“对了,我订了苏州那家民宿,就是上次你说有小院子的那家,老板说院子里种了桂花树,现在还开着,晚上能闻到桂花香。”
“真的?”苏晚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还以为那家民宿订满了呢,上次我看评论,好多人说要提前一个月订。”
“我上个月就订好了。”顾沉舟笑着说,“知道你喜欢有院子的地方,就提前跟老板留了房。”
苏晚看着他,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她伸手握住顾沉舟的手,指尖蹭过他掌心的薄茧:“顾沉舟,谢谢你。谢谢你记得我所有的小喜好,谢谢你把咱们的蜜月安排得这么好。”
顾沉舟侧头看她,夕阳的光落在她脸上,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他轻轻捏了捏她的手:“谢什么?你喜欢,我就开心。咱们的蜜月,本来就该按你喜欢的样子来。”
车子开进小区时,暮色已经漫了上来。顾沉舟牵着苏晚的手走进楼道,声控灯随着脚步声亮起,暖黄色的光裹着两人的影子。打开家门,阳台的风铃被晚风一吹,发出细碎的“叮铃”声,银杏叶贴纸在灯光下晃,像在跟他们打招呼。
“我去把零食放进冰箱。”顾沉舟拎着购物袋走进厨房,苏晚则坐在沙发上,把攻略书摊开,开始列清单。刚写下“平江路茶馆”,就听到顾沉舟喊她:“晚晚,快来尝尝我泡的桂花蜜茶。”
苏晚跑进厨房,顾沉舟正端着两杯茶走过来。浅金色的茶水冒着热气,飘着淡淡的桂花香。她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是妈妈给的桂花蜜,混着顾沉舟泡的绿茶,刚好是她喜欢的甜度。
“好喝吗?”顾沉舟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期待。
“好喝。”苏晚点头,靠在他怀里,“比上次在苏州喝的还好喝。”
顾沉舟笑着把她抱得更紧,厨房的灯光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像秋天的太阳。苏晚看着杯底的桂花,忽然觉得,最幸福的日子,不是去远方看多少风景,而是身边有喜欢的人,手里有温热的茶,行囊里裹着家人的牵挂,心里装着对未来的期待。
晚上,两人坐在阳台的藤椅上,一起翻看苏州的攻略书。顾沉舟指着地图上的拙政园:“咱们第一天去这里,早上人少,能好好拍枫叶。下午去平江路,吃你爱吃的糖粥,晚上再去金鸡湖看夜景。”
苏晚点头,把脸颊贴在他肩上:“好。咱们还要去上次那家松鼠桂鱼店,我还想吃他们家的响油鳝糊。”
“都听你的。”顾沉舟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了个吻,“只要你开心,咱们就算在苏州待上一个月都可以。”
晚风裹着银杏的淡香吹过来,风铃轻轻响,远处的路灯亮着,像星星落在地上。苏晚闭上眼睛,靠在顾沉舟怀里,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场即将启程的蜜月,不是结束,而是他们余生的又一段美好开始——有秋光为伴,有彼此相守,每一步都走得温暖,每一刻都藏着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