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事件像一块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
赤火党内部的讨论、反思和学习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在总结会议上,陈烬再次站到了台上,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各地、神色肃然的核心骨干。
“同志们,”陈烬的声音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平静,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有力量,“河间这一课,代价不小,但上得值!它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咱们,光有好的初衷、光有革命的热情,远远不够!咱们赤火党要想不走歪路、不变颜色,就必须立下几条铁打的规矩,作为咱们一切行动的基石!”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目光如炬:
“第一,刀把子原则。”
“咱们手里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所有这些暴力机关,是干什么用的?”他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它们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对准敌人!对准一切欺压百姓的豪强、土匪、侵略者和反动派! 是用来解放被压迫者,保护劳动果实的!”
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严厉:“绝不可对内!绝不准用来对付向咱们诉说疾苦的工人、农民和任何普通群众! 谁要是敢把枪尖调转向内,谁就是咱们赤火党的叛徒,是全天下劳动者的公敌!这一条,是高压线,碰不得!”
台下鸦雀无声,许多经历过河间事件的干部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陈烬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倾听原则。”
“咱们不能等百姓跪到衙门口了,才知道出了事。”他环视众人,“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渠道,让老百姓的声音,能顺顺当当地传上来!意见箱、接待日、工作队定期下乡蹲点、还有像河间那样的‘诉苦评理会’,都要形成规矩,定下来期!”
他强调:“光听到还不行,还得认真对待!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去核实、去处理、去反馈!要让老百姓觉得,他们说话管用,不是对着石头喊。要把他们的不满和建议,真正当成咱们制定政策、检查工作的一面镜子!”
接着,他伸出第三根手指,这个动作让一些人微微动容:
“第三,认错原则。”
“咱们是凡人,不是神仙。咱们的党,咱们的干部,都会犯错。”陈烬的语气坦诚得让人心惊,“有了错误怎么办?藏着掖着?文过饰非?那只会让小错变成大错,让疥癣之疾变成心腹大患!”
他的声音洪亮起来:“咱们要敢于向群众承认错误!公开地、坦诚地承认! 错了就是错了,改了就完了!不要觉得这会损害威信。我告诉你们,敢于认错、认真改错,非但不会损害威信,反而会赢得群众更深厚的信任! 因为他们知道,咱们是实诚的,是靠得住的,是跟他们站在一起的!”
三大原则,条条如铁,字字千钧。陈烬将它们清晰地镌刻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中:
“刀把子不乱用,耳朵始终竖着听,错了就老老实实认。 这三条,就是咱们赤火党立足的根基,是咱们区别于一切旧式政权的根本!只要这三条基石不动摇,咱们的队伍就垮不了,咱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
会议结束后,干部们走出会场,神情比来时更加凝重,也更加坚定。
王成,如今已卸任学习,也在人群中。
他默默地回味着那三条原则,尤其是“认错原则”,回想起自己在河间的作为,脸上火辣辣的,但心里,却仿佛推开了一扇沉重的窗户,透进了新的光亮。
远处,一个刚分到田地的老农,正扛着锄头走过,看到这群刚从会场出来的“大人物”,他停下脚步,憨厚地笑了笑。一位干部下意识地也对他点了点头。
阳光洒在田野和道路上,那三条刚刚被确立的基石,仿佛正悄然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等待着时间的检验,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