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洒落在无极宗僻静的后院。江奕辰立于院中,身形挺拔如松,周身气息圆融内敛,经过一夜心法推演,他对自身真气的掌控已达全新境界。
他并未急于练习那些大开大合的攻伐武技,而是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指尖一缕淡青色的真气萦绕流转,带着温润的生机,却又隐含锋锐。
**“医者,洞察秋毫,知气血运行,晓经络走向,明脏腑关联,辨阴阳虚实……”**
脑海中,《黄帝内经》的奥义与诸多医道典籍的精髓如同涓涓细流,与他所学的各类基础武技——无极宗的“流云掌”、“破山拳”,乃至从其他宗门弟子交手时窥见的些许发力技巧——相互碰撞、交融。
他追求的,并非招式威力的单纯提升,而是将医道理念,更深层次地融入武技的本质之中。
**第一式,名为“截脉手”。**
他目光一凝,锁定前方一根碗口粗的木桩。身形未动,右手并指如剑,那缕淡青色真气骤然变得凝实,化作一道细微几乎不可见的流光,并非直刺木桩中心,而是以一种极其刁钻的角度,闪电般点向木桩上某处并非要害的位置。
“噗!”
一声轻响,指风没入。那木桩外表看似无损,但内部却传来一声细微的“咔嚓”声,仿佛其内里的某种支撑结构被瞬间切断。紧接着,以指风落点为中心,木桩表面迅速蔓延开一片不正常的灰败之色,如同失去了所有生机,变得酥脆。轻轻一碰,便簌簌落下木屑。
**此招灵感源于针灸中的“截法”与医理中对气血运行节点的理解。** 江奕辰将木桩视作人体,寻其“气血”(能量)流转的关键节点(并非一定是死穴),以高度凝聚、蕴含破坏性生机的指力瞬间截断,使得目标局部机能瞬间坏死、崩解。对付护体罡气深厚的对手,若能寻隙而入,击中其真气运转的薄弱节点,或许能起到奇效。
**第二式,名为“乱神针”。**
他左手虚握,五指间不知何时已夹住了三根由自身真气高度压缩凝聚而成的、细如牛毛的透明气针。手腕一抖,三根气针并非直线射出,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在空中划出三道诡异的弧线,发出极其轻微的、却能干扰精神的嗡鸣声,分别刺向木桩上三个不同的点。
气针及体,并未造成明显的物理破坏,但那木桩却猛地一颤,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搅乱了内部平衡,原本稳定的结构隐隐出现涣散之象。
**此招脱胎于“鬼门十三针”中扰乱心神、颠倒阴阳的针理,并结合了对音律、频率的粗浅运用。** 气针本身伤害有限,但其附带的特殊频率震动与精神干扰,能瞬间扰乱对手的气血运行、真气控制乃至神识感知,使其瞬间失神、动作变形。用于群战扰敌,或配合其他杀招,效果极佳。
**第三式,则是将医道理念融入身法。**
他脚步移动,施展的依旧是“柳絮随风步”的基础框架,但意境已然不同。身形飘忽间,并非一味追求速度,而是更注重对周围“气机”的感知与利用。如同高明的医者感知病人体内的“病气”,他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空气中真气流动的细微变化、对手气息的强弱起伏、乃至攻击来临前带起的“风”。
这使得他的闪避更加精准、高效,往往能在间不容发之际,从对手攻势最强处(实)与最弱处(虚)的缝隙中穿过,如同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
他不断演练、调整、完善。时而如春风化雨,指掌间生机弥漫,却暗藏杀机;时而如鬼魅行针,招式诡异莫测,专攻人体弱点、真气节点、精神破绽。
他将木桩假想成厉飞羽、熊罡,乃至那影杀刺客,推演着如何以“截脉手”破其护体罡气节点,以“乱神针”扰其心神创造机会,再以融入医理的身法近身,给予致命一击。
汗水浸湿了灰色的弟子服,但他眼神明亮,沉浸在这种创造与提升的快感之中。
“奕辰师弟,你这练的是什么功夫?看起来……好奇特。” 一个带着好奇与关切的声音从院门处传来。
江奕辰收势望去,只见大师姐陈丽霞不知何时已站在那里,正微微蹙眉看着那根表面灰败、内部酥脆的木桩。她性格稳重,武道基础扎实,一眼便看出江奕辰所练并非宗门正统武技,招式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回大师姐,只是一些自己瞎琢磨的粗浅技巧,试图将平日所学的医理融入其中,让招式更灵活些。” 江奕辰收敛气息,恭敬答道,语气平和。
陈丽霞走近几步,仔细看了看木桩上的痕迹,又感受了一下空气中残留的、那丝若有若无的扰乱心神的气息,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她虽不精医道,但也看得出,这绝非“粗浅技巧”那么简单。这种专攻弱点的诡异路子,若是猝不及防,恐怕很多同阶弟子都要吃亏。
“自行推演武技并非易事,需谨记根基为重,莫要贪奇冒险,伤了自身。” 她语气带着告诫,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欣慰。这个小师弟,恢复神智后,展现出的天赋与悟性,实在惊人。只是他走的这条路,似乎与寻常武者大不相同,福祸难料。
“师姐教诲,奕辰谨记。” 江奕辰躬身应道。他明白大师姐的担忧,但他有自己的道要走。
陈丽霞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道:“师尊让你过去一趟,似乎有事吩咐。”
“是,我这就去。” 江奕辰心中微动,黄蓉师尊此时找他,所为何事?
他向陈丽霞行了一礼,便朝着黄蓉居住的静室走去。心中却仍在回味着刚才演练的“截脉手”与“乱神针”。将医术融入武技,这条路无疑是对的,让他的手段更加多变难测。只是,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来检验与磨砺。
或许,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