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梦笙点头:“确实。听说医院布局也请教了专家,力求符合气场流通之理。只是苦了一线医护人员,日夜不休。” 她语气中带着敬佩与忧心,一种务实与社会责任感凸显无疑。
苏砚禾则补充道:“从奇门角度看,择吉日动工,选用特定符号或颜色于细微处,或许都能增强其‘正气场’,压制‘病符气’。可惜具体细节不得而知。” 他的思考更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落实可能性。
郑星遥插话,带着九零后的犀利与直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最终靠的还是科学家研发疫苗、医生护士拼命、全国人民宅家隔离。道教文化能提供精神支持和一些哲学层面的指导,但可不能本末倒置,指望摆个阵法就把病毒全收了。” 她始终保持着科学理性的一面,与苏砚禾的纯玄学视角时有碰撞,却也在摩擦中互补。
“星遥师姐说得对,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苏砚禾立刻表示同意,但随即又小声补充,“不过…气场的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
老道士呵呵一笑:“求同存异,相辅相成。科技与玄学,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此次抗疫,便是明证。”
然而,隔离的日子对于异能受损、无法离魂行善,也无法去玉皇观借助道场清修的魏梦笙来说,格外难熬。功德来源几乎断绝,修复异能显得遥遥无期。她每日看着新闻里医护人员疲惫而坚定的身影,社区工作者忙碌奔波,心中既感动又焦急。
一日,她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社区正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主要负责小区门口值守、体温测量、物资分发协调、协助核酸检测秩序等。要求之一竟是“有医学背景者优先”。
魏梦笙心中一动,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那本早已发黄、几乎被遗忘的大专临床医疗毕业证书。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浮上心头,虽然后来因故离家未能从医,但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在。
她拿着证书,对视频里的说:“我想去报名当志愿者。” 星遥首先反对:“妈!你身体还没完全好,异能也不稳定,外面太危险了!”
老道士沉吟片刻:“梦笙,此念虽善,然疫气凶猛,你自身…”
魏梦笙打断他们,眼神却异常坚定,“我知道风险。但你们看,我现在无法用异能积累功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这是一场全民的‘劫’,也是一场集体的‘善’。我有一分力,便出一分力。这或许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积累功德的方式?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
山隐居士叹了口气:“梦笙这性子…应该是随了她母亲当年,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去吧,务必做好防护,千万小心。”
星遥见母亲心意已决,只好妥协:“那…那你必须答应我,防护服穿好,口罩戴好,随时消毒!回来所有衣服立刻处理!我帮你列个注意事项清单!” 她立刻切换到“科技防护”模式,开始搜索最新指南。
苏砚禾也关切地说:“师叔,我…我今晚就起局,为您择一个相对安全的方位和时段当值!再画个辟瘟符箓,您随身带着!” 他的支持方式随时充满了玄学特色,倒让魏梦笙觉得此后生心细。
于是,魏梦笙成了社区疫情防控先锋队的一员。穿着臃肿的防护服,戴着起雾的护目镜,站在寒风中为居民测体温、登记信息、搬运蔬菜包。工作繁琐而辛苦,甚至偶尔会遇到不理解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