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魏梦笙的梦境变得更加离奇。她不仅能控制飞行的方向,还能穿过墙壁看见屋里的景象。她看见幸爷爷在深夜挖院子里的老榆树,树根下埋着个锈迹斑斑的铜盆,盆里盛着半盆银蓝色的粉末;看见林秀兰在医院档案室里翻找资料,手里拿着的收养申请表上,婴儿的出生日期被改成了和幸奶奶相同的月份;还看见大哥魏明亮在单位仓库里收拾东西,他的行李箱底层,压着件绣着凤凰图案的红肚兜;看见大姐正在准备婴儿的衣服;看见二姐居然也穿着白大褂......
最让她震惊的是昨晚的梦里,她飞过医院的产房时,看见个浑身裹着红光的婴儿正从产妇的身体里钻出来,那产妇的灵魂飘在半空,对着婴儿说了句\"去找穿银鞋的人\",然后就化作点点星光消散了。而在产房外墙的巷子里,幸奶奶正好路过,脚上穿着双崭新的银灰色布鞋,鞋面上绣着的莲花恰似正在慢慢绽放。
周五放学回家时,魏梦笙刚进院门就听见屋里有婴儿的哭声。她扔下书包冲进主屋,看见母亲正抱着个襁褓,幸爷爷和幸奶奶坐在旁边的板凳上,眼睛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这是......\"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以后就是你小弟弟了。\"林秀兰把婴儿递过来,\"院长特批的,手续都办好了。\"
魏梦笙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的皮肤果然黝黑,小手却像莲藕般胖乎乎的。他睁开眼睛看她,瞳孔里映出的不是她的脸,而是片旋转的星云。就在这时,婴儿突然抓住她的手指,她感到一股暖流顺着指尖蔓延全身,脖颈处的痣麻了一下,肩胛骨处的麻木感瞬间消失了。
\"这孩子真壮实。\"幸奶奶凑过来看,眼角的皱纹笑成了朵花,\"就叫幸安吧,希望他平平安安的。\"
魏梦笙低头看着怀里的幸安,忽然发现他的左耳后有个小小的印记,形状像极了她电脑屏幕上那个螺旋图案。这时院子门开了,大哥魏明亮下班回来了,他笑着说:“干爹干娘也过来了,”眼角的余光扫过幸安时,突然愣住了,\"这孩子......\"
\"像不像你小时候?\"幸爷爷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以后你们就是亲兄弟了。\"
魏梦笙注意到,大哥的手背上,啥时候也有个和幸安一样的印记了呢?!
幸爷爷家的故事,恰恰应了这句谶语。魏明亮这个干儿子带来的,不仅是日常的照料,更是让老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盼头;而幸安的到来,又给这个家添了生气——孩子会走路后,总跟在魏明亮身后喊“哥”,老人坐在门槛上看着两个年龄悬殊却如亲人的兄弟时,嘴里哼着年轻时的信天游,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你看,认了个干儿子,连老天爷都送来个亲孙子,这就是‘干子带福’啊!”
那晚的梦格外平静。她没有飞,只是坐在云端看着下方的村庄。幸家院子里灯火通明,林秀兰正帮着幸奶奶给幸安做衣服,幸爷爷和父亲在堂屋里喝酒,大哥在给幸安削小木剑。银蓝色的粉末从空中飘落,落在每个人身上,像撒了层星光。
清晨的闹钟响起时,魏梦笙发现自己的枕头边多了根羽毛,半透明的,在阳光下泛着彩虹般的光泽。她走到院子里刷牙,看见幸家的烟囱里冒出的烟,在天空中连成了条发光的银河。
午后大哥搬去楼房的消息传来时,魏梦笙正在帮幸奶奶晒被子。\"单位分的三楼,带阳台的。\"大哥笑着说,手里拎着的行李箱上,贴满了各地的邮票,\"等收拾好了,接你们都去吃开火饭。梦笙记得带上小幸安哦。\"
魏梦笙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物理课本里的那句话:\"当意识密度超过时空阈值,惯性定律将失效。\"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床单,上面印着的星图图案里,北斗七星的位置刚好对应着村里七户人家的屋顶。
晚饭时,幸安咿咿呀呀的貌似发出了声\"姐姐\"。魏梦笙把他抱起来,发现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变成了银蓝色。窗外的月光这时涌进屋里,在地面拼出完整的星图,她忽然明白,那些出现在电脑、课本和梦境里的异象,从来都不是玄幻的巧合。
就像地理课上讲的板块运动,看似毫无关联的大陆,其实在亿万年前本是一体;就像语文课里读的律诗,平仄之间藏着跨越千年的呼应;就像物理课学的能量守恒,消失的物质从未真正离开,只是换了种形式存在。
幸安抓着她的手指,指向窗外的夜空。北斗七星亮闪闪的与银河连成了条发光的弧线,像座架在天地间的桥。魏梦笙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梦见飞行时的情景,那时她还不知道,有些翅膀不需要羽毛,有些飞行不需要翅膀,有些缘分,早在星辰诞生时就已注定。
电脑在这时发出提示音,屏幕上自动弹出新的文档,光标闪烁着,仿佛在等她写下新的故事。魏梦笙抱着幸安走过去,发现文档的标题已经自动生成了一幅新的图画。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幸安,小家伙正对着屏幕里的星图笑。银蓝色的粉末从他们指尖飘落,在键盘上拼出行字:\"当善良成为惯性,所有的不可思议,都是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