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谨慎地靠近那颗死寂的行星,如同医生靠近一具失去所有生命体征的躯体。越是接近,那种感官上的“褪色”感就越是强烈。星辰的光芒在这里仿佛被吸走了一半的活力,连探测器的读数都显得异常平稳,平稳得令人不安——缺乏宇宙背景应有的微小波动和量子涨落。
艾莉西亚紧盯着传感器屏幕,眉头紧锁:“不仅仅是生命能量归零……环境背景辐射、行星磁场、甚至地核活动的残余热信号,都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平滑衰减’模式。就像……有人用一块巨大的‘橡皮擦’,将这颗星球上所有‘活跃’和‘信息性’的部分,连同生命一起,轻轻地、却又彻底地抹去了。”
诺娃调取了星尘共同体关于“熵寂过滤器”的零星记载,语气沉重地补充:“记录中提到,这种理论上的机制,并非直接施加破坏性能量,而是……加速并引导局部宇宙走向热力学平衡的终末态,即‘热寂’。它降低规则活跃度,抚平能量差异,让一切趋于均匀、无序和静止。生命,作为高度有序、对抗熵增的复杂系统,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所以,这不是屠杀,而是……‘格式化’?”林洛的声音冰冷。比起“收割者”的暴力毁灭和“吞噬者”的贪婪吞噬,这种无声无息的“抹除”,更让人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可以这么理解。”诺娃点头,“而且效率高得可怕。根据扫描数据推算,这颗星球从生机勃勃到现在的绝对静默,可能只用了不到一个标准月。没有抵抗的痕迹,没有逃生的迹象,仿佛整个文明在某个瞬间……集体‘蒸发’了,只留下这具空洞的‘躯壳’。”
就在这时,负责分析轨道空间波动的技术官有了惊人发现:“指挥官!那片跃迁痕迹残留分析完毕!其技术特征……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包括‘收割者’!其能量签名极其古怪,带有强烈的……‘信息剥离’属性!”
“信息剥离?”艾莉西亚追问。
“是的!这种跃迁方式,似乎不是常规的曲速或维度跳跃,更像是在现实结构上‘剪开’一道口子,并且在穿过时,会‘擦除’自身绝大部分的信息辐射,只留下最基础的空间扰动能被我们捕捉到。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隐匿技术,或者说,是为了避免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一个拥有如此技术,并且执行着“静默格式化”的未知存在?这比已知的“虚无”爪牙更加神秘和可怕。
“能追踪这道痕迹的来源或去向吗?”林洛立刻问。
技术官摇了摇头:“痕迹太微弱,且其技术本质就是为了避免追踪。我们只能确定它曾在此停留,然后……消失了。去向成谜。”
线索似乎在这里中断了。他们找到了“枯萎”的结果,确认了是一种可怕的、名为“熵寂过滤器”的现象,甚至发现了执行者可能使用的诡异技术,但对手本身,依旧隐藏在迷雾之后。
汐澜一直闭目感应着,此刻她缓缓睁开眼,银河双眸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更深的困惑:“我尝试深入感知这颗星球的‘过去’……非常困难,就像在阅读一本被水浸泡后又晒干的书,大部分字迹都模糊不清。但我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破碎的‘记忆片段’……不是关于毁灭瞬间的恐惧,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蔓延的‘困惑’与‘遗忘’。”
她努力描述着那种感觉:“他们……似乎在最后时刻,并不是死于痛苦,而是……逐渐失去了‘自我’的概念,忘记了如何思考,忘记了情感,忘记了存在的意义……就像沙滩上的字迹被潮水慢慢抚平。最后留下的,只有一片……空无。”
汐澜的描述,完美印证了“熵寂过滤器”和“信息剥离”的特性。它不仅仅消灭生命,更是从存在和信息的层面,将文明彻底“归零”。
气氛凝重得仿佛要凝结。面对这种敌人,他们现有的武器和战术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如何对抗一种“现象”?如何攻击一个不留痕迹的“幽灵”?
林洛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那颗死寂的星球。他知道,在这里恐怕找不到更多直接的答案了。
“收集所有环境样本,尤其是那些空间波动残留区域的时空结构数据。”他下令道,“艾瑟尔之环内,还有其他被标记的生命行星。我们去下一处看看。也许,在不同的‘案发现场’,我们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甚至……它们可能留下了一些未被完全‘擦除’的线索。”
“洞察号”再次启航,向着星云深处另一处“枯萎”之地驶去。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在调查一种现象,更像是在追踪一个完美犯罪的、高维度的连环杀手。星海的黑暗,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深邃,而“心火”所要面对的,也不再仅仅是挥舞着屠刀的敌人,还有这种悄然抹除存在的、终极的虚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