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阿澈到厂里的时候,老周已经在拌红枣泥了,刘芳正蹲在地上拆面粉袋。
“早啊,今天原料够不够?”阿澈把包往桌上一放,就去看仓库的存货。
“老王送了两百斤红枣,面粉也够,就是昨天加班烤的五十盒红枣味,早上小李说网店又拍走三十多,剩下的得留着给散户。”老周手里的勺子没停,“对了,招聘启事你啥时候贴?我跟刘芳昨天回去琢磨,要是招个人,咱们俩也不用总盯着包装,能多烤两炉。”
阿澈摸出手机,打开昨天晚上做的招聘信息:“我打印出来了,一会儿让刘刚贴到厂门口,再发朋友圈问问,本地熟人介绍的还靠谱点。要求也简单,能吃苦、会打包,懂点电脑就行,工资就按本地市场价给,每月四千五,中午管饭。”
刚说完,小李就跑进来了,手里拿着个快递单:“澈哥,刚接了个外地订单!江苏的,一下子拍了八十盒,还备注说要三种口味混装,问咱们能不能发顺丰。”
阿澈凑过去看手机,地址是江苏苏州的一个零食店,收件人写着“王姐”。“外地的?咱们之前没发过这么远的,得先问问快递费多少,别到时候赚的还不够运费。”他掏出手机给顺丰快递员打了电话,报了重量和地址,对方说首重十二块,续重六块,八十盒大概得两百多运费。
“跟客户说一声运费,看她能不能接受,要是能接受就给她发,顺便提醒她保质期就七天,路上得两天,收到尽快卖。”阿澈跟小李说。
小李赶紧回消息,没两分钟就抬头:“她说运费没问题,还让咱们多放几包试吃,说要是卖得好,以后每月都定。”
“行,那你赶紧打单,一会儿跟网店其他订单一块打包,让快递员优先取这个外地的。”阿澈说完,就去帮老周抬烤盘,刚把第一炉脆片送进烤箱,刘刚就跑进来了。
“澈哥,门口有人问招聘的事,说是看到朋友圈转发的,叫林晓,二十多岁,说之前在超市做过理货,也会用电脑。”
阿澈擦了擦手:“让她进来吧,我跟她聊聊。”
没一会儿,刘刚就领了个穿牛仔裤、白t恤的姑娘进来,看着挺利索。“你好,我是阿澈,这是我们的生产间,你先看看环境,咱们主要是做脆片,平时的活就是打包、帮着理理原料,偶尔也得帮小李回复下网店消息,你能干不?”
林晓往生产间扫了一眼,看见老周在烤脆片,刘芳在包装,点了点头:“能干,我之前在超市天天打包货物,电脑也会用,打字挺快的。”
“那行,你今天就能试试岗,工资每月四千五,中午管饭,要是干得好,过俩月还能涨点。”阿澈说,“现在正好忙,你先跟刘芳学打包,她教你怎么装盒、封箱,一会儿小李忙不过来,你再帮她打快递单。”
林晓应了声,就跟着刘芳去打包了。刘芳拿了个空盒子,教她怎么把脆片摆整齐,怎么贴快递单:“你别着急,先慢慢弄,保证每盒都装够数,别漏了试吃包就行。”
林晓学得挺快,没一会儿就会自己打包了。阿澈看她上手快,心里也踏实了,转身去看烤箱,正好第一炉红枣味脆片好了,香气飘了满屋子。
“赶紧晾,一会儿张涛要来取货,他昨天说今天要五十盒,别耽误了。”阿澈说着,就帮着把脆片往架子上挪。
刚晾好,张涛就骑着三轮车来了,车斗里还带了个新筐:“阿澈,今天货够不?我那摊儿早上刚开门,就有人来问红枣脆片,我得多拿点。”
“够,给你留了五十盒,刚包装好,你点点。”阿澈把箱子递过去,“对了,上次跟你说的社区超市李姐,昨天又补了二十盒,说卖得挺快,下周还要定一百盒。”
张涛笑着说:“那可不,你们家脆片口感好,不齁甜,老人小孩都爱吃,我昨天还介绍了个开小卖部的朋友,他说今天下午来看看,要是行也定一批。”
“那太好了,你让他下午三点来,正好第二炉蜂蜜味的能烤好,让他尝尝。”阿澈说。
张涛拎着箱子往车上放,刚要走,手机响了,接完电话跟阿澈说:“我那朋友临时有事,改明天上午来了,到时候我跟他一块来。”
“行,没问题,明天我给你们留着样品。”阿澈送张涛到门口,刚转身,小李就喊他:“澈哥,江苏的王姐又发消息了,说想跟咱们长期合作,每月定两百盒,让咱们给个批发价,还问能不能发物流,物流费能便宜点。”
阿澈赶紧拿过手机,王姐说她的零食店有三家分店,这次八十盒是试卖,要是反响好,每月两百盒保底,还可能加量。“批发价的话,咱们平时零售是七块一盒,给她算六块五就行,物流的话,我问问物流站,看能不能便宜点,毕竟长期合作。”他跟小李说,然后给物流站打了电话,对方说长期发的话,八十盒运费能降到一百五,两百盒也就两百多。
阿澈把价格和运费告诉王姐,她立马同意了,还说下月初就定两百盒,让阿澈提前准备好。“这可是咱们第一个外地长期订单,得好好做,别出岔子。”阿澈跟大家说,“以后要是外地订单多了,咱们还得跟物流站谈个更优惠的价格,不然运费太高不划算。”
老周刚把第二炉原料倒进烤盘,闻言点头:“那可不,咱们这脆片没添加剂,保质期短,物流得快,还得保证别压碎了,包装也得再注意点,最好在箱子里多垫点泡沫。”
“我一会儿就去买泡沫垫,以后外地订单都得垫上,免得碎了客户不满意。”阿澈说。
正说着,林晓举着个打包好的盒子过来:“澈哥,你看看这样行不?我装了十盒脆片,放了两包试吃,快递单也贴好了。”
阿澈拿过盒子看了看,封得挺严实,试吃包也没漏放:“挺好,你学得挺快,以后打包的活就主要交给你了,小李专心管网店后台,回复消息、打单,你们俩互相配合。”
林晓和小李都应了声,继续忙活。中午十二点,大家轮流吃饭,林晓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吃,还挺拘束,刘芳给她夹了块肉:“别客气,咱们这儿都是实在人,以后天天一块干活,就跟一家人似的。”
吃完饭,休息了半小时,又开始忙活。下午两点多,第二炉蜂蜜味脆片好了,刚晾透,就有人敲门,是个穿夹克的男人,手里拿着个脆片盒子:“请问是阿澈吗?我是赵磊的朋友,叫孙强,在城西开小卖部,他说你们家脆片卖得好,我来看看,想定二十盒,每种口味五盒。”
阿澈赶紧让他进来,拿了片刚烤好的蜂蜜味脆片给他:“你尝尝,刚出炉的,还热乎着呢。”
孙强咬了口,嚼了两下点头:“嗯,口感不错,不甜腻,我那小卖部主要是街坊邻居来买,这个肯定能卖动。二十盒今天能拿吗?”
“能,现在就能给你装,你稍等几分钟。”阿澈让林晓去打包,没一会儿就装好了二十盒,孙强付了钱,拎着盒子说:“要是卖得好,我下周再来定,到时候多定点。”
“行,你随时来,要是不方便过来,提前说一声,我让刘刚给你送过去。”阿澈送他到门口,刚回来,小李就喊:“澈哥,网店又卖了四十多盒,原味的快没了,要不要再烤一炉?”
阿澈看了眼时间,下午三点多:“烤,再烤三十盒原味的,不然明天不够卖。老周,原料够不?”
老周正在洗烤盘,闻言点头:“够,还剩点面粉和原味原料,正好烤三十盒,就是得晚点下班,不过有林晓帮忙打包,能快不少。”
“那就行,辛苦大家了,今天不用加太晚,烤完这炉咱们就下班,不用加班。”阿澈说。
大家一听不用加班,都挺高兴,干活更有劲了。林晓和小李一起打包,速度快了不少,刘芳帮老周看着烤箱,张强去仓库理货,阿澈则忙着回复客户消息,跟物流站确认明天发外地订单的事。
下午五点多,最后一炉原味脆片烤好了,打包完,收拾好生产间,大家就准备下班。林晓把今天打包的订单都整理好,跟小李核对了下,没出错:“澈哥,今天的订单都打包好了,快递员已经取走了,外地那个江苏的订单也发走了,物流单号我记下来了,发给王姐了。”
“挺好,你做得不错,明天继续保持。”阿澈说,“大家都累了一天了,赶紧回家休息,明天正常上班。”
大家都收拾好东西,陆续走了,阿澈最后锁门,刚要走,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起来一听,是个女人的声音:“请问是阿澈吗?我是浙江的,叫李娜,在网上看到你们家脆片,想定五十盒试试,能不能发快递?我看你们之前发过江苏的,应该也能发浙江吧?”
阿澈赶紧说:“能发,浙江的话,顺丰大概两天到,运费跟江苏差不多,五十盒大概一百多,你要是能接受,现在就能下单,我明天给你发。”
李娜说:“运费没问题,我现在就去网店下单,你明天尽快发,我这边零食店等着上架呢。”
“行,你下单后我让小李优先打单,保证明天上午就发走。”阿澈挂了电话,心里挺高兴,又来一个外地订单,照这样下去,外地生意肯定能做起来。
第二天早上,阿澈到厂里的时候,林晓已经到了,正在打扫生产间:“澈哥,我早上七点就来了,把生产间扫了扫,桌子也擦了,一会儿大家来了就能直接干活。”
阿澈挺意外,没想到她这么勤快:“辛苦你了,以后不用来这么早,七点半到就行。”
“没事,我家离得近,早点来能干点活。”林晓说。
没一会儿,老周、刘芳、小李、张强也都到了,开始忙活。早上八点多,浙江的李娜下了单,小李赶紧打单,林晓帮忙打包,九点多快递员就来取走了。刚送走快递员,张涛就带着个男人来了,是他昨天说的开小卖部的朋友,叫吴波。
阿澈拿了片红枣味脆片给吴波:“你尝尝,这是咱们卖得最好的口味,昨天刚烤的。”
吴波尝了尝,点头说:“不错,我那小卖部在小区里,老人小孩多,这个肯定受欢迎,我定三十盒,每种口味十盒,今天能拿吗?”
“能,现在就给你装,你稍等。”林晓去打包,没一会儿就装好了,吴波付了钱,拎着盒子说:“我先回去试试,要是卖得好,以后每周都定三十盒。”
“行,你随时联系我。”阿澈送他们走后,跟大家说:“现在外地订单越来越多,本地散户也不少,咱们得再想想办法,提高点产量,不然总赶不上订单。”
老周说:“要不咱们再添个烤箱?现在一个烤箱不够用,要是有两个烤箱,能多烤两炉,产量就能上去不少。”
阿澈想了想,确实,一个烤箱每天最多烤四炉,要是添个烤箱,能烤六炉,产量能提高一半:“行,我这周末去看看烤箱,选个跟现在这个一样的,下周就能用上。”
张强说:“添了烤箱,就得再找个人帮忙烤脆片,老周一个人忙不过来,刘芳还得帮着拌原料、包装,根本顾不过来。”
“也是,那招聘启事再贴几天,看看能不能再招个人,专门帮老周烤脆片、拌原料,最好是有经验的,能快点上手。”阿澈说。
正说着,小李喊:“澈哥,江苏的王姐发消息了,说她订的八十盒脆片已经收到了,没碎,客户反响挺好,让咱们下月初准备好两百盒,到时候她提前下单。”
“太好了,这说明咱们的包装和物流都没问题,以后外地订单就能放心接了。”阿澈高兴地说,“大家再加把劲,等产量上去了,咱们把脆片卖到更多地方去,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脆片。”
大家都干劲十足,继续忙活。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晓说:“澈哥,我有个朋友,之前在食品厂做过,会烤点心,现在没工作,要不要让她来试试?她挺能干的,还能帮老周烤脆片。”
阿澈一听,挺高兴:“行啊,让她明天来试试岗,要是合适,就留下,正好添个帮手,老周也能轻松点。”
林晓赶紧给朋友发消息,约好明天早上来面试。下午继续忙活,没加班,五点多就下班了。阿澈锁门的时候,想着这几天的变化,招了新人,来了外地订单,还要添烤箱,生意越来越有起色,心里别提多踏实了。他琢磨着,等产量上去了,再设计个新包装,印上厂里的地址和电话,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脆片,以后说不定还能开个分店,把生意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