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怜的柱子唉.......”
聋老太太拐杖往地上一戳,哭天喊地起来。
“许大茂,张爱国,你们两个畜生必须赔偿!”
“许大茂,你站起来。”
易忠海沉声说道。
“一大爷,这事可不怪我啊!”
许大茂苦着脸。
“我只是说张爱国和个漂亮的女同志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傻柱就急吼吼的自己跑去了。这能怪我吗?”
“许大茂,你个畜生,你当时是这样说的吗?”
何玉柱狠声说道。
“你当时可是说张爱国和那个女拉拉扯扯有说有笑的。”
“没有!你胡说!”
许大茂连忙否认。
“许大茂,你信不信我去砸你家玻璃?”
聋老太太恶狠狠的瞪着许大茂。
“得!我惹不起,傻柱你说咋办?”
看到聋老太太,许大茂直接认怂。
“赔我二十块钱,这事就过去了。”
何玉柱看了眼易忠海,随即说道。
“等着!”
许大茂直接跑回家。
“张爱国,你打了柱子,必须赔一百。”
聋老太太看许大茂这么怂,一下子得瑟起来了。
“而且你必须给我老太太道歉,你个小畜生刚才骂了我。”
“我说,你个老逼登,你还能活多少岁了?”
张爱国笑嘻嘻的看着聋老太太。
“活着多做点善事,死了才有人埋。”
“张爱国,放肆!”
聋老太太气的七窍生烟,举起拐杖就朝张爱国砸来。
秦淮茹一下子挡在了张爱国前面,尽管吓得没敢睁开眼睛,但脚步坚定。
“嘿嘿,你是我婆娘,我可舍不得你受伤!”
张爱国一下将秦淮茹揽到自己身后,顺势抓住砸来的拐杖。二话不说,直接一脚踩断。
“你个老逼登,你想找死,我就成全你!”
说着往前凑了一步。
“啊!”
聋老太太惊呼,一下子被吓的后退不稳,直接坐在了地上。
“奶奶!”
何玉柱急忙上前搀扶。
“张爱国,你怎么还打老人呢?”
易忠海呵斥。
“呵呵,我叫你一大爷是给你面子,你得接着。”
张爱国笑着说道。
“打没打人不是你说了算,即便你眼睛瞎了,在场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呢。实在不行找联防办也成。”
“那你也不能欺负老人啊,老太太可是我们院里的老祖宗。”
易忠海讪讪说道。
“老祖宗,屁的老祖宗,这个我可不认,她啥时候改姓张了再说,我可不记得我张家还有这么混蛋的老祖宗。再说了,现在可是新社会可不兴家长制啊。”
“张爱国,老太太可是给红军送过鞋的,她是烈士家属。”
何玉柱愤怒的吼道。
“你这么欺负烈士家属,我报联防办一定要让你吃枪子。”
“真的?”
张爱国疑惑的看着聋老太太。
“呵呵,每年街道办都会慰问聋老太太这还有假,欺辱烈士家属你死定了。”
何玉柱眼中尽是得意,看到秦淮茹又生出一丝贪婪。丝毫没有发现易忠海欲言又止。
“那你想怎么样?”
感受秦淮茹身体稍微的抖动,张爱国捏捏她的手,随即问道。
“刚才说的赔柱子一百块钱,再加上老太太的拐杖五十块钱,这件事就算了。”
何玉柱还没说,易忠海赶忙说道。
“毕竟都是邻里邻居的,没必要闹到生死的地步。”
“一大爷.......”
何玉柱对这样的结果不是满意。
“柱子,别说话。”
易忠海轻声说道。
“我没钱啊!”
张爱国两手一摊。
“我是刚从农村来的,老头子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修房子了,哪还有多余的呀!”
这一下搞得易忠海不会了。
“小畜生没钱,把房子让出来!”
贾张氏适时的接话。
“对,张爱国你没钱把房子让出一间给柱子。”
易忠海眼睛一亮。
“哈哈哈!”
张爱国嗤笑。
“你们他妈想瞎了心。逗弄逗弄傻子,都还当真了。”
张爱国的话,一下子将大家搞沉默了。这话什么意思?
“老逼登是不是烈士家属我不知道,但我见过门上挂着光荣烈属牌子的家庭,说是家里有人牺牲在了前线,老逼登,你家的牌子在哪?”
张爱国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将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柱子,奶奶屁股墩痛,你赶紧背奶奶回去。”
聋老太太慌忙往何玉柱背上爬去。
“这聋老太太的烈士家属不会是假的吧?”
“怎么可能,这么多年老太太都是烈士家属啊!”
“每年街道办不是都来慰问老太太么?怎么可能是假的。”
“这也说不定啊!那她门前怎么没有牌子?”
......
“回吧!”
张爱国揽过秦淮茹转身往回走,懒得再理会这群人,一天天的尽是事,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好么。
“爱国哥,你真棒!”
秦淮茹刚才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那是怕的。谁知道张爱国几句话就将聋老太太吓的直接跑路。
“我不是一直很棒吗?”
张爱国说着捏捏秦淮茹的柔软。
“讨厌!”
秦淮茹一脸娇羞,紧紧搂住张爱国的腰。
翌日。
张爱国和秦淮茹都早起了,因为今天要回村。
首先去供销社,不是为了买结婚时的吃喝,因为超市里有。主要是买一辆二八大杠,学名自行车。
自行车在这年头就等于后世的宝马,宾利。回家当然不可能锦衣夜行了,脸面还是必须挣的,谁让现在自己有钱呢。
回到村子时已经过了饭点,不过这对于随时能从超市顺东西的张爱国来说根本不是事。在路上解决后,就直接骑着自行车进村了。
“爱国,出息了啊!”
“这一去城里,自行车都买上了。”
“淮茹也打扮的像个城里人了。”
.......
村口围观的老娘们那是一人一句。
几天没回来,屋里都落满了灰尘,也少点人气。
“走,先去看看老丈人,回来再来布置。”
张爱国拉着秦淮茹,手里提着两包红糖,十斤五花肉,两条大前门,两瓶五粮液。而秦淮茹则提着一个包袱,里面是给父母和兄弟俩买的衣服。
这个礼非常厚,不说农村了,城里回门都未必有这么重的礼。
张爱国知道原身以前在村里是什么样子,人嫌狗厌的。但现在不一样了,所以这个面子不光是自己的,也是秦淮茹以及秦家的,起码以后不会有村民在背后嚼秦淮茹的舌根。
名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的女人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