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大隋,皇宫。
“啪!”
一声脆响。
一只名贵的琉璃盏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隋文帝杨坚,此刻面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
“大宋!”
“又是大宋!”
他指着天穹之上的金色大字,声音都在颤抖。
“一个绝世猛将榜,他大宋有岳飞!”
“现在一个辅政大臣榜,他大宋又冒出来一个王安石!”
“凭什么!”
杨坚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上面的奏折散落一地。
“我大隋呢?我大隋哪里去了!”
“朕自认结束了数百年之乱世,开创科举,修订法典,轻徭薄赋。”
“哪一点比那偏安一隅的弱宋差了?”
“为什么!为什么榜上一个都没有我大隋的人!”
他的咆哮声,在大殿之中回荡不休。
殿下的大隋群臣,一个个跪伏在地,身体抖得如同筛糠,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谁都看得出来,他们的这位陛下,已经处在了暴怒的边缘。
“朕现在不求什么榜首!不求什么前三!”
杨坚双目赤红,状若疯狂。
“哪怕是这辅政榜的最后一名!第十名也行啊!”
“只要能上一个!只要能让我大隋的名字出现在这天道金榜之上!”
“否则,天下人会如何看我大隋?如何看朕!”
“他们会说朕无识人之明!会说我大隋朝中尽是酒囊饭袋!”
“我大隋,将沦为万朝大陆的笑柄!”
“必须上榜!我大隋必须给朕上榜!”
怒吼声震得整个宫殿嗡嗡作响,而满朝文武,只能将头埋得更深,噤若寒蝉。
…………
另一边。
大明,皇宫。
气氛虽然不像大隋那般压抑,但也透着一股凝重。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天穹上关于王安石的金色大字,
眼神复杂,有欣赏,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王安石……”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以变法为己任,这种人,是真正的治世能臣啊。”
“想当年,大秦有商鞅,以雷霆手段推行变法,才有了后来横扫六合的强秦。”
“可惜,其人下场凄凉。”
“这个王安石,能被天道金榜认可,其功绩,恐怕不在商鞅之下!”
说着,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咱说,这大宋的皇帝,运气是不是也太好了点?”
“论国力,他大宋被周边异族轮着锤,弱得可怜。”
“可论臣子,他有忠义无双的岳武穆,现在又出了个能变法图强的王安石。”
“一文一武,都是顶尖人才,还都对他大宋忠心耿耿,这找谁说理去?”
朱元璋的语气里,那股子酸味儿,隔着老远都能闻到。
他话音刚落。
“陛下!”
猛将常遇春一步跨出,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那岳飞虽然忠勇,但我大明将士的忠心,也绝不输他分毫!”
“臣常遇春,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没错!”
另一侧的蓝玉也跟着跪下,梗着脖子吼道。
“谁敢动我大明一根毫毛,俺第一个撕了他!”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哗啦啦!
一时间,满朝文武,尽数跪伏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大殿。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看着眼前这一幕,朱元璋心中的那点羡慕顿时烟消云散。
他哈哈大笑起来,亲自走下龙椅,扶起了常遇春和蓝玉。
“好!好!咱有你们这帮忠心耿耿的兄弟,何愁大事不成!”
他的目光又转向了不远处一位神情淡然的文臣。
“咱不但有常遇春、蓝玉这样的绝世猛将。”
“更有伯温这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主!”
朱元璋拍了拍刘伯温的肩膀,眼中充满了信任。
“论谋划,论算计,咱相信,伯温你,绝不会输给那个王安石!”
他重新走回龙椅,身上散发出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
“这辅政大臣榜的榜首之位,只能是我大明的!”
“也必须是我大明的!”
就在此刻。
万朝大陆的天穹之上,金光再次大盛!
关于王安石的介绍,开始浮现出更多的细节。
一行行新的金色文字,缓缓展开。
【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其核心在于富国。】
【为达此目的,他推行青苗法,以官方之力向百姓放贷,解燃眉之急,免受高利贷盘剥之苦。】
【他推行市易法,建立官方商行,平抑物价,打击奸商囤积居奇。】
【他推行均输法,改革漕运,节省开支,充盈国库。】
【他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科,注重实用之学,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
随着文字的出现,天穹之上,一幕幕画面开始流转。
有无数家境贫寒的学子,因为新法而获得了读书的机会,在学堂里放声朗读。
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从官府手中借到了救命的钱粮,对着官差连连磕头,泪流满面。
有国库之中,原本空空如也的仓库,逐渐被一箱箱的铜钱和一袋袋的粮食所填满。
更有无数的普通百姓,在家中为王安石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焚香祷告。
在那些画面里,百姓视王安石为再生父母。
就在大宋朝堂陷入一片狂欢之际。
天穹之上,金色的光华再次流转。
新的画面与文字,开始浮现。
这一次,内容转向了军事领域。
【王安石军事改革:将帅不得专兵,兵权归于朝廷!】
【改“置将法”为“将兵法”,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设“军器监”,掌管天下兵甲制造、储备与发放,将军无权私自调动!】
【行“保甲法”,集民间壮丁,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寓兵于民!】
【核定军费,一年一发,用尽则需重新上奏申请,严防将领中饱私囊,拥兵自重!】
一行行触目惊心的金色大字,清晰地呈现在万朝大陆所有人的眼前。
每一条,都直指军队积弊的核心!
大宋。
皇宫。
刚刚还沉浸在狂喜中的赵匡胤,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死死地盯着天穹上的那些文字,瞳孔骤然收缩。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将帅不得专兵?
军费一年一发?
这……
这他娘的不是在掘我大宋的根吗?!
赵匡胤自己就是兵变上位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将领手握兵权和财权有多么可怕。
所以他才杯酒释兵权,用尽各种方法削弱武将的地位。
可这个王安石,竟然比他还狠!
这已经不是削弱了,这简直是要把武将的权力彻底剥夺,只留一个带兵打仗的空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