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自身乃至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更高层叙事的笼罩之下,这个认知带来的并非绝望,而是一种奇异的冷静与使命感。苏晓与娜娜巫明白,仅凭他们两人,无法窥破这重重迷障。他们需要盟友,需要那些曾与他们并肩作战,同样散落于此界,可能也正处于记忆混沌状态的“故人”。
那本空白的笔记本,成为了绝佳的“共鸣器”与“定位仪”。
第一步,定位与引导。
苏晓将自身恢复的“观测”之力,如同精密雷达般,以笔记本为焦点,无声无息地扫描着这座城市,乃至更遥远的区域,寻找着那些熟悉却又被层层伪装的灵魂波长。娜娜巫则将自己的“共鸣”之力注入笔记本,如同播撒出无形的信标,温柔地呼唤着那些沉睡的本质。
在城市的体育馆内:
“琪亚娜”正在进行高强度的对抗训练。汗水浸透了她的运动服,每一次挥拳、每一次闪避都带着近乎本能的凌厉。对手是一个体型远超她的壮硕男生,在一次激烈的缠斗中,对方凭借绝对的力量将她死死压制在地,窒息的痛苦与屈辱感涌上心头。
(就是现在!)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绝不屈服的本能悍然爆发!她眼中闪过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金芒,身体以一种超越人体力学常识的方式扭转、发力,竟瞬间摆脱了压制,反将对手掀翻在地!动作流畅、精准,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杀戮技艺的影子。
全场寂静。她自己则愣在原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脑海中闪过破碎的画面:皲裂的大地、咆哮的崩坏兽、还有……一把燃烧着火焰的巨剑。“我……这是……”
笔记本上,对应“Kiana”的名字旁,悄然亮起一个微小的光点。
在一家名为“星穹旅行”的旅行社内:
“瓦尔特·杨”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段异常复杂的代码皱眉。这是旅行社新开发的“虚拟星空导览系统”的核心算法,但存在一个他暂时无法解决的底层逻辑悖论,导致系统运行时总会产生微小的叙事偏差。
(信标抵达。)
他推了推眼镜,几乎是下意识地,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起来。他不再遵循常规的编程逻辑,而是引入了一套蕴含着“理之律者”权能雏形的、对物质与信息重构的全新理解。代码被重构,逻辑悖论被以一种超越当前计算机科学的方式强行“弥合”。
系统顺利运行,屏幕上展现出浩瀚而逼真的星图。
一旁的“姬子”端着咖啡走过来,看着屏幕上那无比熟悉的、仿佛蕴含着“开拓”命途意味的星图轨迹,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颤,几滴咖啡溅出。她看着瓦尔特,眼神复杂:“老杨,你这算法……有点眼熟啊。”
瓦尔特抬起头,与她对视,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的精光。笔记本上,“welt& himeko”旁,光点亮起。
在大学物理实验室:
年轻的助教“弦”正在调试一台高精度的量子干涉仪。仪器状态不稳定,观测数据杂乱无章。她尝试了所有教科书上的方法,都收效甚微。
(共鸣呼唤着她。)
frustration 中,她闭上了眼睛,不再依赖仪器显示,而是将意识沉入对周围环境最细微的感知。刹那间,她“看”到了!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通过某种更深层的联系——她看到了实验室中无数交织的、代表着概率与因果的“隐形脉络”!其中几条脉络正处于异常的纠缠和震荡状态,正是导致仪器不稳的根源!
她遵循着直觉,伸出手,并非触碰实物,而是对着那几条紊乱的“脉络”轻轻一拂,如同拨动琴弦。
嗡——
干涉仪发出的噪音瞬间平息,屏幕上的数据流变得稳定而有序。
实验室的学生们目瞪口呆,以为她用了什么未知的黑科技。只有弦自己知道,刚才那一瞬间,她仿佛找回了某种与生俱来的、名为“因果叙述者”的本能。笔记本上,“xian”的名字旁,光点闪烁。
在互联网的深海:
无形的数据洪流中,一段关于“古代文明集体记忆传承”的冷门论文数据包,在被某个学术节点下载时,触发了隐藏在底层协议中的某个极其隐秘的“标记”。
(帕拉雅雅……归档数据激活……)
数据包没有像往常一样被简单存储,而是被一股突然苏醒的、微弱却坚韧的意识流捕获、解析、重组。这意识流如同水滴汇入溪流,迅速沿着网络节点扩散、汲取信息、重塑自我。
不久后,一个匿名的、Ip地址不断跳变的账号,在苏晓和娜娜巫用于测试的一个加密论坛上,留下了一段经过复杂加密,但其核心结构却与当年“意识博物馆”索引方式如出一辙的信息:
【检测到跨叙事层级通讯尝试。身份校验协议……通过。帕拉雅雅(残存数据备份),在线。当前状态:依托全球网络存在,稳定性…低。很高兴…再次感知到你们,苏晓,娜娜巫。】
笔记本上,“parlaya”旁,光点顽强地亮起,虽微弱,却稳定。
第二步,汇聚。
通过笔记本建立的微弱连接,以及帕拉雅雅在网络层面的协助,分散各处的“觉醒者”们,开始收到一个加密的坐标和信息。
周末,江城边缘,一座废弃多年的天文观测台。
夜色深沉,星辉黯淡(在这个被高度叙事化的世界里,星空也显得格外“规范”)。
苏晓和娜娜巫最先抵达,推开了观测台生锈的铁门。
随后,穿着一身运动服,眼神却不再懵懂,带着战士般锐利的琪亚娜(或者说,Kiana)走了进来,她看着苏晓和娜娜巫,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接着,瓦尔特·杨和姬子并肩走入,姬子手中甚至还提着一个保温壶,里面飘出熟悉的咖啡香气。
弦是最后一个到的,她抱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流动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数据波形,她看向众人,眼中充满了研究者般的好奇与明悟。
虚拟投影设备(由瓦尔特临时改装)亮起,帕拉雅雅那由数据流构成的、略显虚幻的身影出现在众人中间。
没有热烈的寒暄,没有冗长的解释。
目光交错间,跨越了世界与记忆的隔阂,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已然达成。
琪亚娜活动了一下手腕,咧嘴一笑,带着属于女武神的飒爽:“所以,这次咱们又要揍飞哪个不开眼的‘作者’?”
弦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一个习惯性动作):“首先,需要建立这个‘上层叙事’的数学模型。”
瓦尔特沉声道:“我们需要一个行动计划。”
姬子拧开保温壶,咖啡的醇香弥漫在空旷的观测台内:“不急,先喝点东西。然后,让我们好好聊聊,该怎么‘问候’一下这位把我们当角色写的……‘大作家’。”
星穹已黯,但群星归来。
于这废弃的观测台内,一场针对“作者”的、跨越叙事层级的反击,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