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捧了张远,也点明了自己是奉“老爷子”之命而来,给足了张远面子。
张远心里的那点不爽,总算是消散了。
他最烦的就是不清不楚的麻烦。
现在,正主来了,事情摆到台面上谈,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伸出手,和杜文俊握了握。
“杜顾问,你好。”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松开手后,便侧过身,让开了门口的位置。
“行了,都别在门口站着了,进来说吧。”
总算能进门了。
韩语琴暗暗松了口气,瞪了张远一眼,率先拖着她那两个碍眼的红色行李箱走了进去。
杜文俊笑着对张远点了点头,跟在后面。
张远走在最后,随手关上了门。
客厅里,三人分坐下来。
韩语琴和杜文俊坐在主沙发上,张远则拉了张单人沙发,坐在他们对面,泾渭分明。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还是韩语琴沉不住气,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
“咳,既然人到齐了,那我们就开门见山,直接谈正事吧。”
她看向杜文俊,“杜顾问,你来说吧。”
杜文俊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打开公文包,取出一沓文件和一个笔记本电脑。
他的专业气场瞬间全开。
“好的,大小姐。”
“张先生,根据老爷子的意思,这次合作是希望由您和大小姐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专门运营您改良后的那个药膳配方。”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公司的性质和注册资本,以及最重要的,股权占比。”
杜文俊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让人听着很舒服。
张远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韩语琴接过了话头,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公司注册资金,我考虑了一下,先期投入两千万吧。”
她说完,顿了顿,目光直视张远。
“这两千万,由我个人全额出资。”
“你呢,以技术入股。”
这话一出,连旁边的杜文俊都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张远。
这个条件,听上去优厚到了极点。
张远一分钱不用出,直接当老板,拿干股。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张远却笑了。
他靠在沙发背上,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韩小姐,你这是……想包养我?”
“噗——”
韩语琴刚端起水杯想喝口水,闻言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
杜文俊也是一脸的错愕,镜片下的眼睛里写满了“还能这么理解?”的惊奇。
“张远!你胡说八道什么!”韩语琴俏脸涨红,又羞又气。
“我跟你说正经的呢!”
“我也在说正经的啊。”张远摊了摊手,表情无辜。
“你出钱,我出技术。公司是你全资的,我就是个给你打工的技术人员,只不过名头好听点,叫‘股东’。”
“说白了,公司到底谁说了算?”
“哪天你要是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把我踢出局,我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这不是包养是什么?只不过形式更高级,叫‘商业合作’。”
张远的话,又糙又直白,却把商业规则里那点藏着的猫腻,扒得干干净净。
拿人钱财,手就短。
他要是真的一分钱不出,那在这家公司里,就永远别想挺直腰杆。
韩语琴被他怼得哑口无言。
她承认,她确实有那么点……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心思。
但被张远这么赤裸裸地说出来,她脸上实在挂不住。
杜文俊出来打圆场了。
他轻咳两声,用一种赞赏的目光看着张远。
“张先生的商业风险意识,非常敏锐,考虑得很周全。”
“大小姐,张先生说得对,从公司法和长期合作的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股权结构,确实不建议由单方全额出资。”
“这会为未来的合作埋下隐患。”
有了专业人士背书,张远的话就更有分量了。
韩语琴撇了撇嘴,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
“行,那你说,怎么办?”
张远停止了敲击扶手的动作,身体微微前倾。
“注册资金两千万,没问题。”
“这笔钱,我出三百万。”
“剩下的,你出。”
“另外,我的技术,同样作价入股。”
三百万。
这个数字,对于现在的张远来说,几乎是他能动用的全部现金流了。
但他必须出。
这是他在这场合作中,争取话语权的第一个筹码。
听到这个数字,韩语琴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点。
虽然三百万对比一千七百万,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但至少,张远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不是来吃软饭的。
“好,资金的事就这么定了。”韩语琴点头,然后立刻抛出了下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那股份怎么分?”
杜文俊在一旁补充道:“张先生,按照常规,技术入股的价值需要进行评估。不过考虑到我们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双方可以先行协商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比例。”
“我先说我的想法。”韩语琴抢在张远前面开口,显然是早有准备。
“公司的根本,是我韩家传承百年的独家秘方。你的技术,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改良。”
“所以,我希望占股百分之六十。”
“你,占百分之四十。”
她说完,还补充了一句。
“这个比例,已经是看在我爷爷的面子上,给你的最大诚意了。”
“另外,”她竖起一根手指,“公司以后发展,肯定会引进新的投资人或者合伙人。到时候需要稀释股份的话,我们可以提前约定好,我从我的股份里,拿出百分之十,你从你的里面,拿出百分之五,建立一个期权池。”
她这个提议,看似公平,实则又是一个坑。
表面上,她出大头,占大股,理所应当。
连未来稀释股份,她都愿意拿出更多。
但张远又不傻。
“我不同意。”
他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韩语琴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百分之四十你还嫌少?张远,你别太过分!”
“这不是过分,这是合理。”张远迎着她的目光,寸步不让。
“第一,你那个韩家秘方,如果不是我,它现在还躺在故纸堆里发霉。它适应不了现代人的口味和生活节奏,说白了,商业价值基本为零。”
“是我的改良,才让它有了变成爆款产品的可能。所以,它的价值,不能全算在你头上。”
张远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锐利。
“第二,关于股份占比,我的要求是,我占百分之四十五。”
“百分之四十五?”韩语琴的音调都高了八度,“你疯了?就差百分之五,你就要跟我平起平坐了?”
“没错。”张远坦然承认。
“我们是合伙人,不是上下级。一个健康的合作关系,创始人的股权不能差距太大。百分之五十五对百分之四十五,你依旧是控股大股东,拥有最终决定权,这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