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不能各自为战,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特殊情况要主动担当,不要推诿扯皮。比如原料供应出了问题,发改委要第一时间和住建厅、陆氏集团沟通,确保快速解决。”陆云继续叮嘱,生怕出现协同漏洞。
“后续每天下午5点,各部门都要汇总工作进展,向我和祁同伟同志汇报,有任何突发情况,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要第一时间联系,特殊情况可以直接找我,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走稳、走实。”陆云的安排,让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推进节奏。
散会后,各部门负责人立刻行动起来:公安厅的工作人员拿着地图,直奔陆氏制药周边选址;发改委的同志已经拨通了原料供应商的电话,确定下午对接会的时间;药监局的专项审评小组,已经准备好前往陆氏制药的研发中心。
陆明远也立刻赶回企业,召开紧急会议,安排补充实验的相关工作,研发团队接到通知后,纷纷放弃休息,立刻投入到实验中,实验室里的灯光,瞬间亮了起来。
陆云留在会议室里,和祁同伟一起梳理着各部门的工作部署,逐一核对时间节点,确保没有遗漏。“祁同伟同志,汉东的协同能力很关键,后续要多盯一盯,特殊情况要及时协调,不能出任何问题。”
祁同伟点点头:“请陆首长放心!我会每天跟进各部门的进展,亲自去陆氏制药周边看看安保、施工情况,特殊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当天下午,各部门的进展就陆续传来:特警巡逻点已经选定,30名骨干警力全部进驻,开始24小时巡逻;发改委组织的原料对接会顺利召开,3家企业和陆氏集团签订了保供协议;药监局的专项审评小组,已经进驻陆氏制药研发中心,开始跟进补充实验。
傍晚5点,各部门按时汇总进展,陆云看着报表上的每一项成果,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汉东政企同心,特殊情况特办,只为让救命药早日上市,让民生希望尽快落地。”
夜色渐深,陆氏制药的研发中心里,实验仪器还在运转,研发人员专注地记录着每一组数据;厂区周边,特警队员正在巡逻,灯光照亮了每一条小巷;汉东省政府的办公楼里,不少办公室还亮着灯,工作人员还在为新药的推进忙碌着。
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正在做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每多推进一步,就有更多患者看到希望,这份责任,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全力以赴,用最快的速度、最实的举措,守住这份民生成果。
陆氏制药抗艾新药的消息,像投入湖面的巨石,短短半天就激起千层浪。从汉东省的街头巷尾到全国的网络平台,讨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热度丝毫未减。
最先发酵的是医疗圈。几位参与过临床数据评审的专家,忍不住在业内论坛分享:“三批次、上千人的临床实验,有效抑制病毒载量率达96%,部分患者cd4+t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在抗艾领域是历史性突破。”
消息很快溢出专业圈层。社交平台上,“汉东抗艾新药”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相关讨论量几小时内突破千万。有网友晒出患者群的聊天记录,满屏都是“终于有希望了”“盼到救星了”的感叹。
一位来自南方的患者在帖子里写道:“感染八年,每天吃三种药,副作用让我吃不下饭,看着病友一个个走了,早就没了盼头。听说汉东的新药快成了,晚上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帖子下,上千条回复都是同款期盼。
但舆论场从不只有一种声音。很快,质疑与猜测也冒了出来。有匿名账号发帖:“哪有这么神的药?会不会是企业为了融资炒作?临床数据真的经得起推敲吗?”还有人担忧:“就算药是真的,肯定贵得离谱,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更有境外媒体煽风点火,称“该药物技术疑似抄袭,且未通过国际标准认证”,试图混淆视听。这些杂音让不少患者刚燃起的希望又蒙上阴影,纷纷在政府官网留言,求一个权威说法。
消息传到汉东省政府时,祁同伟正在陆氏制药查看补充实验进展。他当即拨通宣传部部长的电话:“舆论不能乱,必须立刻发声,用权威信息压住杂音,这不仅是护企业,更是稳民心。”
半小时后,汉东省宣传部紧急召开碰头会。部长拍着桌子强调:“发言要稳、要准,既要证实进展,又不能夸大疗效;既要回应质疑,又要引导理性,绝不能让民心期待变成失望。”
当天下午三点,汉东省药监局率先在官网发布公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陆氏制药研发的抗艾新药,已完成三批次多人临床实验,数据显示其抗病毒效果显着,安全性良好,目前正推进最后两批次补充实验,旨在进一步验证长期疗效与适用人群。”
公告还附上了权威机构的初审意见截图,明确标注“数据真实可靠,符合创新药审评标准”。药监局同时开通咨询热线,安排药学专家轮班值守,解答公众疑问。
紧接着,汉东省宣传部在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长文,用通俗语言解读新药进展:“这不是‘神药’,却是‘良药’——它能有效控制病毒,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功能,但需遵医嘱使用;它的研发耗时五年,投入数十亿,是本土创新的硬成果。”
长文特意回应了价格担忧:“政府已提前介入定价协调,将推动新药纳入医保谈判,确保‘用得上、用得起’,绝不让救命药变成‘天价药’。”文末附上特警巡逻、原料保供的现场图片,用实景打消安全顾虑。
为了扩大权威声音覆盖面,宣传部还协调省内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专题节目,邀请陆氏制药研发负责人、药监局审评专家做客直播间,实时解答网友提问。
“最后两批次实验针对什么问题?”有观众提问。研发负责人回应:“主要验证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确保不同人群都能安全用药,预计一个月内可完成。”
“如何防止技术外泄?”另一位观众追问。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