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更加好奇的,还是大夏国。
真打拼出一个江山,他们还都不敢想。
结果,他们头上的两位哥哥,就这么给干成了。
这其中,只有胤禟面色苦的很。
他自认,因为玻璃一事,与太子的关系更加亲近。
结果,太子心里有那么大的计划,也不想着拉着他一起行动。
只带着大哥那个铁憨憨直接离开大清,也不想着带走自己这个钱袋子。
难道,就因为他年纪比大哥小,就看着不靠谱吗?
在太子离开的这么多年里,胤禟也有了自己的好兄弟。
可内心深处,还是对于两个哥哥没将他一起带走有些遗憾的。
对于大清以外的地方,胤禟也是好奇的紧。
可因为有了太子二哥和大哥的那番操作后,让其后的皇子们甚少有机会远离京城。
更别说离开大清领域范围了!
即便后来的那些皇子们顺利开府出宫,也不曾有机会单独离京。
胤禟这些年的生意做的大,可他本人没有机会离开京城。
有时候,胤禟都羡慕自己的手下,可以去大清的各个地方行走。
在得知大夏国来访时,胤禟也好奇的很。
对于这个从未听说过的国度,他还以为,会见到蓝眼睛金发的西洋人。
结果,等来的却是自己太子二哥。
说实话,胤禟的内里是很震撼的。
在最初的时候,胤禟对于太子二哥的感观很是复杂。
紫禁城里的孩子,自小就精明的很。
身处这样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
尤其是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即便皇子们拥有同一个爹,也会因为亲娘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其中,太子胤礽比起其他皇子来说,就是皇阿玛心中最重要的孩子。
虽然生而丧母,却由皇阿玛亲手抚养长大。
甚至,还有了太子的身份。
让其他人面对这位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兄弟,而是君臣之别。
等太子搬去毓庆宫住,就更加不会与皇子们有所接触。
胤禟本就比太子小,等他进入上书房,太子都已经开始了上朝听政。
若不是后来被皇阿玛指派着跟太子办差,胤禟怕是没什么机会与太子熟识起来。
可也因为这次的机会,让胤禟认识到了一个不同他记忆里的太子。
应该说,不是他以为的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爷。
在与太子接触时,胤禟也跟着学了不少太子的行事作风。
玻璃厂能够坚挺这么多年还被他所掌控,其中也有胤禟自己能力的体现。
否则的话,早就被满朝官员找了理由给架空他的权力了。
尤其是在扶桑县归入大清后,有了源源不断的金银矿脉收入,使得大清的国库丰盈起来。
现在的大清,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大清。
至少,现在的大清百姓可以做到人人饱腹。
在胤禟看来,现在的大清发展已经足够好了。
说句盛世,也是可以的。
可这一切,在得知了太子二哥与大哥一起打拼出了一个大夏国的江山后,胤禟的心,就没那么满足了。
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子做到确实是普通了些。
至少,皇子的野心在他身上没有展现出来。
说对皇位没有兴趣,那纯粹是在骗人。
可是,他的野心,也只是想想而已。
结果呢,头上这两位哥哥的野心倒是大的很。
他们直接走出大清去打拼了一个新的天下出来,一点都没想着接管大清的权利。
这一刻,胤禟的心里,有钦佩,也有羡慕。
甚至,还有些向往……
站在朝堂上,看着太子二哥以大夏国国主的身份出现时,胤禟从恍惚中回神,心中又有些果然如此的荒谬感。
在一切没有发生时,胤禟也时有会想,自己那两个叛逆的哥哥究竟是去了哪?
大清那么大,可也没被人给找出来。
显然,他们已经不在大清。
可是,这个世界太大,就史书记载的国度,就有不少。
至于未知的世界,胤禟都不敢去想。
可走出去的人,去哪都有可能。
胤禟还以为,终其一生,这两位心野的哥哥都不会回来呢。
他从一年又一年的期盼着,可等了十多年都不曾听到过这两人的消息。
就在他以为,自己会继续等下去的时候,他们却突然以大夏国的身份出现。
还是,以两国建交的目的来到大清。
那时,胤禟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甚至,心里有一种不愧是他的皇兄,就是这样有魄力。
比起当太子,人家更想当君主。
而且,还真给他当成了!
在朝会散了之后,胤禟这些皇子们就在等。
手下的人,也一直在回传消息。
等听到大哥第二日就带着妻儿去了岳家,他们也只是笑。
毕竟,大阿哥胤褆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憨直。
这样的事,他确实能够做的出来。
可在听到皇阿玛召见了太子二哥后,他们心里,也在琢磨着。
这么多年,大清没有太子,也给了其他皇子一个信号。
一个……可以争取继承人的信号。
只是这个争取,就陷入了夺嫡的旋涡。
不管他们怎么挣扎,只要一脚踏入,就无法轻易脱离。
当然,这也有康熙冷眼旁观的原因在。
可他们斗了这么多年,太子突然出现,反倒是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若是太子一直不出现,大家自可以用国不可一日无君,无储君的理由,让康熙下令废除胤礽太子的身份,开始选新的太子人选。
之后的事,自然会顺理成章的很。
可太子的出现,打破了很多人早已设好的棋局。
甚至,还有掀翻棋盘的风险。
要是太子还是之前的太子,他们在拥有了不少势力后,也还是可以与太子抗衡。
谁输谁赢,犹未可知。
可现在,胤礽不止是大清的太子,还是大夏国的现任国主。
能够成为一国国主,胤礽的能力自然不可估量。
甚至,可以说是让他来继承大清皇位,于整个大清都是好事。
可对于他们这些有野心的皇子来说,就不妙了!
有大夏国的支持,只要康熙同意,胤礽想,就可以没有阻碍的成为下一任大清主人。
这么多年,也不见皇阿玛撤销胤礽的太子之位,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等在得知了皇阿玛与胤礽单独谈了一日后,所有人的心,就更加沉重了。
好在,胤礽那日晚上,没有留宿紫禁城。
一切,就还在原点。
只是他们的庆幸还没多久,就听下人回禀,说太子携带家眷去了之前的太子府一游。
这消息,让众人的心又是一紧。
若是太子不是单纯的去太子府逛逛,而是直接入住太子府,怕是一切都已经定了下来。
好在,那日太子他们也只是逛了逛昔日的住所,并未住进去。
可他们没住在太子府,胤礽的几个孩子反倒是去了紫禁城小住。
尤其,这还是皇阿玛下旨让几个孙辈儿去住的。
所有成年的皇子们,也早已大婚生子。
可也没见,自家的孩子有被老爷子这样破例的。
看来,心尖疼的儿子,即便过了十几年,还是依旧宠爱。
这不,胤礽没住进紫禁城,他的几个孩子倒是住了进去。
这太子的身份虽然没有压实,可皇阿玛的疼爱依旧啊!
甚至,可能因为这错过的十几年,皇阿玛还想翻倍给宠爱回去呢。
不能明面上疼宠自己的爱子,那去关爱自己的孙辈儿也说的过去不是?
在想清楚后,所有皇子的心……更酸了。
在之前,他们就一直心酸。
可谁曾想,这都过了十几年,这才回来的儿子还是能够激起老父亲的那一腔爱子心?
大家各自等着消息,心情各异。
可在知道胤礽也带着太子妃回了岳家后,心情就更加复杂了。
这要是在之前,他们是想象不到太子屈尊降贵去大臣家中的。
即便,那大臣是他的岳家。
当年,太子爷大婚,也不曾亲自去岳家迎娶太子妃。
没想到,这十几年不见,太子也改性了不少。
难道……是因为跟大哥相处的久了,多少沾染了一些胤褆的憨直劲?
所有皇子都没有将太子往宠妻的方面想。
作为大清的皇子,三妻六妾什么的,都是常事。
大男子主义的他们,不会因为敬重嫡妻,而去迎合对方的一切,包括去接近她的娘家。
有了胤褆之前的表现,他们才会下意识的将太子这有些出乎意料的举动找一个契合的点。
至少,有效仿胤褆的想法在前,他们才会更好接受此时不同的胤礽。
所有皇子都清楚,即便胤礽不再是大清的太子爷,他还是大夏国的国主。
这身份地位,只有现在的皇阿玛可以匹敌。
他们这些做臣弟的,不管有什么小心思,现在也只能按下去。
静观其变,是所有京城人的想法。
在一切未明的时候,做什么事,都是不理智的。
这一等,就等到了这日。
在太子让人送了请柬,邀请众位兄弟们一叙时,大家就知道,等到了。
这不,除了还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其余出宫建府的皇子,都应邀前往。
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
至少,胤褆就看到了几个未见过的皇子。
好吧,他们离开的时候,这些皇子要么年纪小,要么还没出生。
他没见过,自然也正常。
只是,既然都是皇阿玛的孩子,这次的聚会自然是邀请的。
虽然胤褆和胤礽是才回来的,可他们对于京城自然也是熟悉的。
可两人也懒的去找别的地方聚会,在得知大阿哥府一直留着后,胤褆就直接回去看了看。
可能是因为他皇子的关系,这大阿哥府的一切布局都未变过。
比起胤礽还要顾忌什么,胤褆就光棍的很。
他直接让留守大阿哥府的管事将府邸打扫干净,用来作为此次宴会的场地。
胤褆干的事,自然会被暗卫传消息给康熙。
对此,康熙也没说什么。
毕竟,那府邸一开始,就是给胤褆的。
即便他离开十几年,那里还是胤褆的家。
现在他回来了,想做什么,康熙自然不会管。
有了康熙的默许,手下人自然不会违抗胤褆的指令。
一天时间,足以让整个阿哥府焕然一新。
众位皇子在得知是去大阿哥府聚会时,心里也有起伏。
太子府的归属还未有结果呢,这胤褆就先一步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还真是……胆大!
或者……是大哥在外没什么成就?
只有在外面打拼出什么结果,才会对老家的东西这么惦念着不是?
现在所有人也只是知道胤礽是大夏国的国主,对于胤褆的身份,倒知之甚少。
想要从大夏国那边的人那里打听些消息,还是难了些。
除非胤礽他们自己想暴露出来的,其他的内情,现在还无人知晓。
所以,众皇子对于胤褆在大夏国的身份地位,都是打了一个问号的。
虽然,看着胤褆之前的表现,还有胤礽与他的亲近,两人的关系也不会差。
可关系好和身份地位,也没必要联系。
看胤褆的性子都没什么改变,就知道他在大夏国也没什么大的出息。
可能也因为这样,才会一回大清,就急着去拜见岳父,找回自己的府邸。
顺着这样的思路,大家觉得自己猜测的没错。
就不知,此次胤褆跟着胤礽回大清,是想留在大清,还是……
看着以主人身份迎接众位兄弟的胤褆,所有皇子的心里,又打上了一个问号。
相比迎宾的胤褆,胤礽就有主人范多了。
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即便是有人进来,也不见他起身迎接。
相比前面的那些皇子,后面来的那些皇子在看到胤礽后,心里还是有些好奇的。
毕竟,这个他们只听说过的太子二哥,还从未见过呢。
谁能想到,第一次见,竟然是以别国君主的身份出现在大清。
等所有皇子入座后,议事厅里早已摆放好了瓜果茶点。
没了奴才下人在,所有皇子倒是有些尴尬。
毕竟,他们彼此间,确实是不熟。
相比坐在主位的两位爷,所有皇子都以年长的几位皇兄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