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角的枇杷果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青,夏允蹲在树下数果子,指尖刚碰到最矮的那颗,就被黄仁俊轻轻拉住:“还没熟呢,涩得能皱鼻子。”他指节上还沾着昨晚写谱子时的铅笔灰,“房东说要等芒种后,皮泛黄了才甜。”
夏允缩回手,指尖在他手背上蹭了蹭,把那点灰蹭到自己虎口:“那我们留个记号?”她从背包里翻出枚银色的回形针,轻轻别在挂着青果的枝桠上,“等它黄了,我们就来摘。”回形针在晨光里闪了闪,像颗小小的星。
收拾行李时,夏允翻到昨晚被雨打湿的笔记本,夹在里面的油菜花瓣边缘微微卷了,却还是嫩黄的。黄仁俊凑过来看,忽然从自己的乐谱本里抽出张纸:“给你的。”是张素描,画的是她蹲在田埂上,发梢沾着花瓣,蝴蝶停在他琴头——正是昨天午后的模样。画角有行小字:“花信风里,你比花先开。”
大巴驶离江南时,夏允把素描夹进笔记本,和那片油菜花瓣挨在一起。黄仁俊靠在车窗上打盹,睫毛上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铅笔灰,她伸手想帮他拂掉,指尖刚碰到,他就迷迷糊糊抓住她的手,往自己口袋里塞了个东西:“刚才在村口买的。”
是袋用牛皮纸包着的枇杷糖,纸角系着根红绳。夏允拆开尝了颗,甜里带点微酸,像极了刚才别回形针的青枇杷。她把糖纸叠成小方块,塞进笔记本的夹层里,忽然发现里面还夹着张没写完的信——是上次在海边时,她想写给朋友的,只写了半句:“这里的浪声很好听,他的吉他声比浪声更软……”
车过长江大桥时,黄仁俊醒了,揉着眼睛看窗外:“在想什么?”夏允把笔记本递给他,指着那半封信笑:“在想,该怎么写后半句。”他接过笔,在那半句下面接着写:“后来我们去了江南,油菜花开得像阳光落了地,他写了首《花信风》,说要唱给花开时的人听。”
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夏允忽然发现,他写“花开时的人”时,笔尖顿了顿,把“的人”描得重了些。她靠在他肩上,闻见他衬衫上还留着油菜花香,混着枇杷糖的甜,忽然觉得这封信不用寄了——有些故事,藏在笔记本里,比写在信上更清楚。
大巴一路向北,窗外的亮黄渐渐变成新绿。夏允剥开颗枇杷糖,递到黄仁俊嘴边,糖纸在指间折成只小纸船。他含着糖笑,指尖在她手心里画着谱子上的音符,轻得像昨晚落在枇杷叶上的雨。
“下次,”他忽然说,“我们去摘枇杷的时候,把《花信风》唱完吧。”夏允点点头,看着手心里的小纸船,忽然觉得那些没写完的话、没唱完的歌,都不用急——就像枝桠上的青枇杷,等风再暖些,等日子再慢些,自然会熟成最甜的模样。
车窗外,新绿的田野里冒出几株早开的野蔷薇,粉白的花在风里晃。夏允把小纸船夹进笔记本,和那半封信、糖纸、素描挨在一起。笔记本厚了些,像藏了个小小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