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祭典的筹备进入倒计时,金珉周却在整理工作室仓库时,翻出了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箱子角落贴着泛黄的标签,写着“LUmI 2018”,是她当年退团后打包封存的东西。
“前辈,这里面藏着你的‘黑历史’吗?”实习生小雅好奇地凑过来,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掀开箱盖。
最先露出来的是件破了袖口的练习服,袖口还沾着干涸的颜料——是当年打歌服染色时不小心蹭上的。金珉周指尖抚过那片淡紫色的痕迹,忽然想起郑艺琳总笑她“连练习服都要穿出故事感”。
箱子底层压着个录音笔,按开机键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半晌才跳出段音频。是当年团体演唱会的后台录音,郑艺琳的声音混着嘈杂的背景音传出来:“珉周啊,待会儿安可舞台别紧张,就当是在练习室给我一个人唱的。”
小雅的眼睛亮起来:“是郑前辈?我看过你们当年的纪录片,她总把你护在身后呢。”
金珉周没说话,手指继续在箱子里翻找。摸到个硬纸筒时,她顿了顿——是当年《锋芒》的初版编舞手稿,上面有郑艺琳用红笔改的批注,“这里的转身要再狠一点,像甩开所有不开心”,字迹龙飞凤舞,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原来前辈也有被人改作业的时候啊。”阿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和林砚合作的乐谱,“我还以为你从一开始就什么都懂呢。”
“哪有人一开始就懂的。”金珉周把录音笔揣进兜里,忽然起身,“走,去个地方。”
她们去了当年LUmI的练习室旧址。楼里的走廊铺着新的地板,却还是能认出墙上被无数双鞋磨出的浅痕。金珉周推开最里面的门,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地板中央的一块印记上——是当年她们练舞时,反复跳跃踩出的浅坑。
“以前总在这里练到凌晨。”她走到坑洼前,用脚轻轻蹭了蹭,“郑艺琳说,这是舞台给我们盖的章,证明我们真的努力过。”
小雅忽然指着墙角叫出声:“前辈你看!”那里贴着张褪色的便签,是用马克笔写的“今天也要比昨天更亮一点”,字迹稚嫩,是刚出道时的金珉周留下的。
阿澈掏出手机拍下便签,忽然笑了:“难怪你总说‘不够好才是往前走的理由’,原来你早就把这话刻在这儿了。”
回去的路上,路过一家音像店,橱窗里正播放着LUmI的经典舞台。郑艺琳站在c位,而金珉周在她身后,眼神里带着怯生生的光,却又藏不住想要绽放的劲。
“那时候的你,肯定想不到现在能带着我们做这么大的项目吧?”小雅看着屏幕,语气里满是羡慕。
金珉周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林砚说的“拨片要养”。或许人和乐器一样,那些被岁月磨出的痕迹,那些藏在旧物里的光,从来都不是负担。它们是刻在骨头上的坐标,告诉你从哪里来,才更清楚该往哪里去。
回到工作室时,阿澈已经把新改的编曲发了过来。琵琶的旋律像流水,电子音效像星光,在音轨里缠绕着往前淌。金珉周戴上耳机,听着听着就笑了——原来那些藏在旧时光里的力量,真的会变成风,推着你往新的地方去。
她拿起手机,给郑艺琳发了张练习室的照片,配文:“地板还记得我们呢。”
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一个笑脸表情,后面跟着句:“它也在等你带新故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