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贾璋就带着袭人和晴雯去了外书房。
行至院门,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抬眼望去,只见李贵正带着几个长随和小厮,坐在院中石凳上,一字一句地读书。
贾璋不禁微微颔首,李贵这人办事效率倒是挺高的。
小厮们瞥见贾璋进来,忙起身迎上前作揖行礼,“给二爷请安!”
贾璋面露赞许之色,笑道:“李贵,做得不错,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李贵躬身回道:“二爷既将事情交托给小人,小人自当尽心竭力。”
“这些长随小厮们若都能识得几个字,将来为二爷办事也能便宜些。”
贾璋点头称赞,看向众小厮,“好好读书,将来一定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若只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既辜负了我对你们的栽培,你们自己也错失了宝贵的上进机会。”
“别让我对你们失望,更别让自己将来后悔。”
众小厮皆恭声应道,“是,二爷!”
贾璋又看向李贵,神色转为严肃,吩咐道:“你带几个人,去神京周遭打听打听,可有哪些田产准备出售,地价几何。”
“尤其要留意那些家道中落、急于出手的大地主,最好是连成一片的田地。”
“一定要把情况打听清楚,多跑几个地方,不要怕麻烦。”
李贵虽不解其意,却仍恭敬应道:“二爷放心,小人这就带人出去打听。”
说着,他就带上几个年龄大些的长随,匆匆出了院门。
晴雯好奇问道:“二爷,您要买地吗?”
贾璋摇了摇头:“不是我买,是给咱们贾家买。”
晴雯眨了眨眼睛,嫣然一笑:“二爷如今做了族长,果然不同以往了,连买地这样的大事都可以做主。”
贾璋无奈地看了她一眼,“你只看到我做主了,却不知若是我买错了,族人们就该在背后戳我脊梁骨了。”
他看向茗烟等小厮,“你们继续读书去吧,我身边不用你们服侍。”
说罢,贾璋带着袭人晴雯就进了书房。
不多时,贾敬就派赖升送来了族中账册和一些文件。
说是账册,其实就是记载某年某月做了些什么事,宁国府和荣国府各出了多少银子,用了多少银子,几乎每次都是刚好用完。
至于为什么这么精准,这就是花钱的艺术了。要用完还不简单?
贾璋翻看着账册,简单统计了一下,宁荣两府每年用于家族事务上的支出,各约三千两左右。
这点钱对于宁荣两府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大数目。
以荣国府为例,一年少说也要支出十万两银子,家族支出只占其中的百分之三,可以说是很少了。
两府合计这六千两银子,究竟实实在在花了多少,又被人贪墨了多少,恐怕谁也不知道。
钱财过手,哪有不贪的道理?
从上到下,得经过多少人,得被盘剥多少次?
反正贾璋觉得每年年祭、节祭、忌日祭的祭品,祭器,以及全年的香烛纸钱,加上族学杂费支出,应该用不了六千两这么多。
但是,既然账本上这么记,贾璋就要按账本收钱。
贾敬和贾政都答应一次性拿出十年的家族支出,也就是各三万两。
正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
【触发今日任务一:收取宁荣两府承诺的族产购置资金六万两白银!】
贾璋心想,宁荣两府一次性拿出三万两银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不过,既然要收银子,自然也要有个存银子的银库才行,总不能用荣国府的银库吧。
若是库房都不独立,财政又怎么独立?
金银钱财放在一起,万一王熙凤联合吴新登将家族的银子拿去放印子钱,那他哭都没地方哭。
贾璋合上账册,对二女道:“你们留在这儿,整理一下这些文件,我去找太太要银子。”
“要什么银子?”晴雯好奇地问。
贾璋用手指轻弹了一下她的脑门,“甭管什么银子,反正没你的份。”
说着,他就离开书房,径直朝王夫人的院子走去。
虽然荣国府名义上是由王熙凤管家,但她只管内宅,这种事,王熙凤还真做不了主,还是得找王夫人。
及至院内,丫鬟们见是宝二爷来了,忙笑着行礼,将他迎了进去。
王夫人见贾璋来了,脸上顿时漾开慈爱笑容:“宝玉,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快坐下说话。”
说着,又命金钏儿去倒茶来。
贾璋上前行了礼,方在王夫人旁边坐下,“太太,儿子是有两件事要求您帮忙。”
王夫人温声道:“什么求不求的,有话直说就是了。”
“可是短了银子使?要多少?”
贾璋正色道:“确实是要银子,但并非儿子私用。”
“昨日敬大伯和老爷都已应允,各出三万两银子充作族中公产,用以购置田庄、土地。”
“如今既让儿子打理族务,便想着来请太太示下,将这笔银子提出来,也好早日办事。”
王夫人闻言,诧异道:“你这么快就找好要买的土地了吗?”
“这可是大事,最好先和族老们商量一下!”
贾璋摇了摇头,“土地还没找好呢,儿子只是想先把银子提出来。”
王夫人一脸疑惑,“银子提出来,放哪儿呢?”
贾璋神色恳切:“这正是儿子要求的第二件事。”
“这银子既为族中公产,儿子想着,须得另设一处银库存放,与府中日常用度分开,方才妥当。”
王夫人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你这孩子,如今越发有主意了。”
她打量着贾璋,眼中满是疼爱,“难为你小小年纪,思虑得这般周全,我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她略作思索:“府中银库倒是不缺,但为了你管理方便,便把公中银库旁边那个库房给你吧,虽不大,却也够用了。”
“你待会一并去找吴新登拿钥匙就好。”
贾璋大喜,忙起身行礼:“多谢太太!儿子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太太信任。”
王夫人拉着他坐下,轻抚其手叹道:“我的儿,你如今长大了,也知道做正经事了,母亲心里不知有多欢喜。”
“只是也别太劳神,若有难处,定要来回我,莫要自己硬撑。”
贾璋心中感动,回道:“儿子省得,母亲放心。”
王夫人又细细问了他一个人吃饭是否习惯,可有什么短缺,叮嘱再三,方让他去了。
临行前还不忘嘱咐:“去寻吴新登时,若他有什么推诿,你只管来回我。”
贾璋应了,这才离开。
王夫人这人吧,说她佛口蛇心也罢,心狠手辣也罢,但她对贾宝玉是真没得说。
若是贾琏当族长,要想拿到这三万两银子和银库,绝对不会像他这么简单。
只是,还得尽力改变王夫人对黛玉和晴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