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把五宝一个个塞进托管班门口,最后一个背影消失在门后,她转身就往公交站走。手指在包里摸到那个没卡没网的备用手机,屏幕亮着,她翻出昨天拍的通知单,又看了一遍。
调岗通知。
仓库管理岗,即日生效。
她没在工位多停一秒。进去时,整个车间像被按了静音键,有人低头假装看图纸,有人端着水杯原地打转。她的桌空了,抽屉拉开一半,文件夹不见了,只剩一枚订书钉孤零零躺在角落。
人事科在二楼拐角。她上去时,总监正靠在窗边抽烟,西装袖口卷起,露出新换的金表。
“来了?”他弹了弹烟灰,眼皮都没抬,“外面的事闹得挺大啊。公司形象,总得考虑。”
苏瑶站着,没说话。
“你这身份现在太敏感,设计部不能留。仓库缺人,你去那儿吧。”他顿了顿,嘴角往上扯了下,“也算照顾单亲妈妈,活不重。”
苏瑶点头:“行。”
总监一愣,烟停在半空。
她接着说:“仓库积压严重,流程卡在出库登记。我可以三天内优化,提升效率。”
“哈?”他笑出声,“你当仓库是儿童积木?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我说了算不算,看结果。”她看着他,“三天后,客户投诉归零,出货提速四成。做不到,我主动离职。”
总监眯眼打量她,忽然觉得这女人眼神不对。不是求饶,也不是愤怒,像一块冻硬的铁。
“行啊。”他把烟头摁灭,“我等着看你笑话。”
仓库在厂区最西头,铁皮顶,夏天闷得像蒸笼。门一推开,霉味混着灰尘扑面。货架歪斜,纸箱堆得七倒八歪,有的标签朝里,有的干脆没贴。两个老仓管坐在角落打盹,风扇吱呀转着,吹不动空气。
苏瑶没说话,先绕场两圈。她带了纸笔,蹲在出库口记数据:每单平均耗时、错发率、补货延迟次数。两小时后,她摸清了症结——登记靠手写,字迹潦草,复核全凭记忆。
她回宿舍翻出五宝剩的彩纸,红黄蓝绿,裁成巴掌大,贴在不同品类的箱子上。食品区贴红,日用贴黄,纺织贴蓝,五金贴绿。又拿记号笔写编号,按区域划分,做成简易编码表。
当晚,她手绘了流程图,贴在登记台前。
第二天一早,她站在仓库门口,等第一单货。
“食品区b3,红标,编号047,核对完毕。”她把单子递给老仓管。
那人皱眉:“以前没这规矩。”
“现在有了。”她说,“贴错的,当场重贴。漏贴的,补上再出库。”
老仓管冷笑一声,照做。结果单子对得快了,错发少了。
第三天,客户催货的电话没再打来。物流司机说:“今天装车快了二十分钟。”
总监是中午来的。他穿着新皮鞋,踩在仓库水泥地上,皱眉看那堆彩纸标签。
“就这?”他指着红黄蓝绿的箱子,“小孩过家家?”
苏瑶把三天的数据表递过去:出货量提升42%,错发率从7%降到0.8%,客户零投诉。
总监扫了一眼,随手扔在桌上:“运气好罢了。仓库不是你耍花样的地方。”
她没争,只说:“流程可以固化。培训一天,新人也能上手。”
“行了。”他抬手打断,“你回去准备交接,月底前把工服换了。”
她转身要走,他又补了一句:“别以为做点事就能翻身。有些人,天生就不该在光底下待着。”
她没回头。
结薪日那天,财务室人不多。她拿到工资条,看了一眼,数字不对。
应发5800,实发5000。扣款项写着“形象损失费”,800元。
她盯着那行字,手指在纸边掐出印子。
走出财务室,她看见总监站在楼下,钥匙串上挂着新车标。他正弯腰擦车,黑色轿车锃亮,倒映着天光。
旁边有人凑近:“张总,这车得二十多万吧?”
“小钱。”总监笑,“年终奖发的,公司奖励先进管理者。”
苏瑶站在几步外,没出声。
她回宿舍换了衣服,又去了趟仓库。登记台没人,她打开后台系统,插上U盘,导出三天的监控记录。画面里,她贴标签、培训仓管、核对出货,一条不落。最后存进一个加密文件夹,U盘拔下,塞进五宝的玩具熊肚子里——针脚是她亲手缝的,没人动过。
第二天一早,她走进财务室。
屋里三个人,都在忙。她把工资条拍在桌上,又放上打印的优化数据表。
“请问,”她声音不高,“公司哪条规定,允许因网络舆情扣薪?”
财务主管抬头,愣住。
“我没有违反考勤,没有绩效不达标,调岗后还提升了仓库效率。”她指着数据,“这800块,扣的依据是什么?”
主管支吾:“这……是上头的意思……具体我也不清楚……”
“那我问上头。”她说,“如果公司不给说法,我会把所有证据提交劳动监察大队。”
说完,她转身就走。
主管在后面喊:“你等等!这事得汇报!”
她没停。
走出财务楼,阳光刺眼。她站在厂区门口,手插进包里,指尖摸到U盘的棱角。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总监带着人从办公楼下来,手里还拎着车钥匙。
“装什么清高。”他声音不大,但故意让她听见,“一个被全网骂的妈,还想拿捏公司?”
她没回头,只低声说:“你擦车的时候,记得把后视镜也擦干净。”
总监一愣。
她已经走远。
抱着五宝从托管班出来时,天边泛红。孩子困了,脑袋靠在她肩上,小手抓着她的衣领。
她低头亲了下他的额头。
风从街口吹过来,掀了下她的发梢。
她没看手机,也没回头。但包里的U盘贴着她的腰,像一块烧红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