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调整,东京办公室里已然恢复井然有序的工作节奏。
孙明正低头翻阅整理好的项目资料,纸张在他手中沙沙作响。三天三夜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份材料变得无比厚重而清晰。他抬头看向陆轩,神色笃定:“所有文件已经按照当地法规要求分类归档,没有遗漏。”
林娜则早已动身前往政府部门,她身穿一袭干练的职业装,步伐稳健地穿梭在政府大楼之间。她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已从最初的试探,变成了如今的信任与理解。每一次交流,她都耐心解释项目的合法性与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一周过去,她不仅熟悉了流程,更赢得了关键人物的认可。
“这个项目不是单纯的外资进入,而是双赢的合作。”她在一次会谈中说道,“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就业机会和出口增长。”
与此同时,吴峰也在积极运作。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商业人脉,邀请了几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商界人士为项目背书。这些人有的是政商两界的中间人,有的则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支持,为项目增添了不少分量。
审批流程比预想提前了半个月完成,消息传来时,整个办公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但挑战并未结束。
竞争对手开始行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散布谣言,试图破坏项目的声誉。部分原本有意合作的企业因此犹豫不决,两个原定的合作意向暂停谈判。
马亮第一时间展开调查,他在情报网络中迅速搜集证据,锁定信息源头,并将虚假宣传的内容一一记录。徐静则配合行动,借助报社资源,发布了一系列客观公正的报道,还原事实真相。她的笔锋犀利却不失理性,文章一经刊发便引起广泛关注,舆论风向逐渐扭转。
陆轩亲自出面,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沟通。他带着完整的项目报告和实地考察安排,逐一解答对方疑虑。他语调沉稳,目光坚定,展现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气度与远见。
“这不是一场赌博。”他对一位犹豫不决的企业代表说道,“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我们愿意承担风险,也愿意共享成果。”
最终,那两家暂停合作的企业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合作意向再次敲定。
而在品牌推广方面,预算有限,时间紧迫,任务同样艰巨。
杨芳发挥自己的酒吧资源优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推介活动。她邀请了当地各界人士参与,现场布置简洁大气,展示内容直击重点。近两百人的到场,让这次活动成为一次成功的品牌曝光。
胡军带领团队走上街头,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发放宣传资料。每天五千份的派发量,让他们成为了这座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郑华则分享了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品牌推广案例,陆轩从中汲取灵感,迅速调整策略,与当地媒体达成广告投放合作。多渠道宣传之下,樊星阁的知名度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提升。
“我们的名字,正在被更多人记住。”赵宇看着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时,林娜带回了一个重要线索——在与政府部门的一次例行交谈中,一位工作人员无意间提到,近期可能会出台一项新的扶持政策。
“这可能是个机会。”她将这条信息告诉陆轩,“如果我们能抓住政策窗口期,或许可以进一步优化我们的项目结构。”
陆轩听后眼神中闪过一抹锐利:“继续跟进,同时准备多种应对方案。”
而另一边,马亮的情报系统也传回新消息:山本一郎并未放弃阻挠,他仍在幕后活动,试图影响当地官员的决策走向。
“那就用更有力的事实说话。”陆轩站起身,环视众人,“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这并非普通的投资之举,而是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项目。”
会议室里,键盘声再次密集响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紧锣密鼓地推进任务。窗外的城市灯光映照在玻璃幕墙上,仿佛一片璀璨的星海。而这群人,正如那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正一步步照亮属于樊星阁的未来。
就在这时,一名研究员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指着屏幕说道:“我发现了一件事。”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
屏幕上,一段文字格外醒目:
“凡符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外资项目,可享受优先审批及税收减免政策。”
赵宇猛地站起身:“这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关键点!只要我们能证明该项目属于战略性基础设施范畴,就能获得政策倾斜。”
“那就把它写进补充方案里。”陆轩语气坚定,“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一场资本游戏,而是一场真正的价值创造。”
林娜立刻开始修改文件,孙明同步更新财务模型,赵宇带领研究小组深入分析政策细节。每个人都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只为达成同一个目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压力与希望并存。
当最后一份文件上传完毕,陆轩合上笔记本电脑,望向窗外。
“这只是开始。”他低声说道。
下一刻,手机震动响起。
马亮接起电话,脸色微变。
“这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关键之处!”他压低声音,“那位南美的投资者名叫卡洛斯,他曾是我们早期接触过的潜在投资人之一。他说他知道山本一郎的真实计划,并愿意提供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