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深空集团总部发布的“文明基石”计划与“终极引擎”悬赏,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不对,更像是一颗满载着兴奋剂和咖啡因的小行星,一头撞进了太阳系科学界与工程界这片本就不算太平静的“海洋”。
公告发布后的几年里,林氏深空科学院设立的项目申报通道,不是被“淹没”了,那简直是被一场由论文、代码、设计图和大概是梦呓组成的海啸给冲垮了。
从激进得让反物质都觉得自己过于保守的“奇点推进”,到基于弦论、复杂到让十维生物看了都挠头(如果它们有头的话)的超空间跳跃模型,各种奇思妙想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乏一些声称只需“一颗柠檬和两节五号电池”就能撬动宇宙的民间大神方案。
然而,在土星轨道,那个被戏称为“太阳系最硬核修车厂”的“土星精工综合维护中心”的控制塔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喧嚣的争论,只有一种近乎凝重的专注,空气里弥漫着高浓度咖啡因、仿真润滑油以及……
嗯,大概是“靠谱”的味道。
李擎风与怀特教授通过高保真全息投影实时参与,以及新组建的核心团队——
首席结构工程师王猛;
材料分析主管赵青;
场控专家孙启明;
动力系统首席周薇。
正围坐在一个巨大的环形虚拟沙盘前,那场面,像极了一群顶级大厨在审视一道关乎宇宙存亡的终极菜谱。
沙盘中央,悬浮着的正是基于李擎风那玄之又玄的“系统环流多维跃升频率模型”和怀特教授完善的理论框架,初步构建的“共鸣引擎”概念全息图。
它并非传统引擎那种狰狞、充满金属暴力的模样,反而更像一个由无数流光溢彩的能量回路交织而成的、充满几何美感的复杂晶胞结构,或者说是某个宇宙级艺术家精心编织的、会发光的毛线球(如果毛线是由纯能量构成的话)。
李擎风清了清嗓子,目光像精准的扫描仪一样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语气严肃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我们都上了贼船”的调侃:
“总部给了我们最高优先级,资源倾斜,绿灯全开。”
他顿了顿,故意压低了点声音,制造点紧张气氛,
“但是,‘基石计划’的竞争激烈程度,大概相当于一万只饿了三天的猫争夺唯一一条小鱼干。
我们的方案,光有奇思妙想不行,得足够扎实,每一步都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可验证的里程碑。
这不仅仅是理论竞赛,更是工程实现能力的终极考验。
简单说,我们不能只画一个能飞到仙女座的大饼,还得证明我们家的烤箱真的能把它烤出来。”
怀特教授的投影适时接口,他的声音通过高保真音频系统传来,带着一种经过数字优化的、金属般的质感,但今天似乎额外加载了点“幽默插件”:
“理论部分,我和擎风会持续优化模型,特别是那个听起来就像是在给宇宙挠痒痒的‘环流’结构,如何与背景辐射的特定‘偏振模式’跳好一支和谐的华尔兹。
但模型需要实证,不能老是待在舒适的数学天堂里。”
教授的全息影像转向孙启明,
“孙博士,你负责的那个‘微型化背景辐射共鸣探测阵列’——
希望它别像你上次做的那个‘万能信号放大器’一样,最后主要功能是清晰收听到土卫六上企鹅的求偶叫声。”
孙启明立刻调出一组数据,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宇宙背景辐射那细微的“涟漪”,他语速快得像连珠炮:
“教授!李总!这次绝对靠谱!
原型机已经完成!
基于我们土星精工现有的传感器网络升级而成,灵敏度比那些娇贵的地面天文台设备高了整整三个数量级!
现在就算宇宙在背景辐射里偷偷打了个饱嗝,我们都能分析出它中午吃了啥!
而且,它完全可以集成到任何进入港口的星舰上,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我们已经开始绘制土星轨道附近更精细的宇宙背景辐射‘地图’了,特别是那些您提到的异常频点的偏振和相位信息。
保证给您的理论模型提供最新鲜、最热乎的校验数据!”
他拍了拍胸口,差点把挂在脖子上的便携式频谱分析仪震掉。
“是我们的理论模型,干得漂亮,启明。”
李擎风点头,努力忍住不笑场(尤其是想到孙启明上次那个“企鹅求偶信号接收器”的乌龙),目光转向材料专家赵青,
“赵博士,接下来是硬仗了。
材料是关键瓶颈,或者说,是我们这个漂亮能量毛线球会不会织到一半就‘啪’一声散架的决定因素。
引擎内部场强梯度大得能吓哭黑洞,还得应对潜在的维度跃迁带来的时空微扰——
通俗点说,就是可能时不时会有来自异次元的‘歪腻’。
新型合金和拓扑材料的筛选与测试,必须加速,用上你当年在材料学界‘快枪手’的名号。”
赵青推了推她那厚厚的、仿佛能折射出晶格结构的眼镜,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但语速暴露了她内心的紧迫:
“李总,L-metal 的实验室已经同步启动了三类共二十七种候选材料的极端环境测试。
初步结果显示,一种我们偷偷掺了点‘魔法粉末’的拓扑绝缘体复合材料,在模拟高维场耦合下的稳定性表现最佳,像个在蹦床上跳华尔兹的陶瓷娃娃……优雅且暂时没碎。”
她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虽然有点冷,
“但其疲劳寿命仍需验证,我们可不想它跳着跳着就散架了。”
她转向旁边正对着虚拟结构图摩拳擦掌的王猛,
“王工,我需要你团队协助设计一套能模拟‘环流跃升’过程中那种复杂到让人想骂街的应力变化的专用测试台架。
要求是:能扛、耐造、往死里整。”
王猛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得晃眼的牙齿,用力拍了拍结实的胸脯,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包在我身上!老赵你就放心吧!
给我你的材料参数和擎风提供的场变化曲线,一周内,我保证把测试台架的图纸拍到你桌上!
绝对比真的引擎还经折腾!
到时候别说模拟应力,你就是想让它模拟土星环的引力潮汐,我都能给你整出个会晃动的版本!”
他转向李擎风,挤挤眼:
“头儿,咱这测试台架造好了,说不定本身就能当个不错的振动按摩椅卖,缓解科研压力一流!”
李擎风被逗乐了:
“行,王工,按摩椅的专利算你个人的。
第一个试用名额给我留着。”
他笑着看向周薇,
“周博士,能源核心部分,你这‘优雅的暴力艺术家’有什么进展?
我们的‘宇宙华尔兹’需要稳定而强劲的节奏。”
周薇优雅地捋了捋额前的一缕秀发,仿佛接下来要讨论的不是能毁灭星系的能量,而是下午茶的点心:
“能源核心部分,我和团队正在基于现有聚变技术,设计一种可调节输出频率和相位的新型堆芯。
难点在于如何实现频率的快速、精确跃升,同时保持等离子体约束的绝对稳定——
大概相当于要求一位芭蕾舞演员在跳《天鹅湖》最高难度的32圈挥鞭转时,同时精准地控制每一根肌肉纤维的颤动幅度。”
她微微蹙眉,
“传统的技术路径有点‘笨重’,所以我们考虑引入小型化的高能粒子注入器作为‘点火触发器’和‘频率助推器’。
但这相当于在舞蹈演员脚底下又加了个点燃的火箭推进器……涉及到极高的安全和控制精度。”
“安全是底线,更是红线。”
李擎风收敛笑容,强调道,
“高能粒子控制模块的设计和防护等级,必须达到甚至超过军用标准。
这方面,我们可以咨询高强队长他们的意见。”
他看向坐在一旁,即使穿着便服也坐姿笔挺如松的前舰队中队长高强。
高强点了点头,声音沉稳有力:
“明白。
我会带领安全团队,参照最高级别的武器管控条例,为点火模块设计多重物理隔离和电子锁系统。
应急预案会考虑到从芯片失灵到小行星撞击控制塔等各种小概率事件。”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另外,我建议给高能粒子物质储存罐起个温和点的名字,比如‘小甜甜’或者‘能量布丁’,从心理上降低操作员的紧张感。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这个冷幽默让在场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连怀特教授的投影嘴角都似乎上扬了一个像素点。
讨论持续了数个小时,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像一群雕刻家在打磨一件绝世珍品。
每一个潜在风险都被列出,并分配了应对方案。
期间不乏各种有趣的插曲:
王猛为了解释一个结构应力点,差点把虚拟模型拆成零件状态;
赵青和孙启明为了一个材料的电磁响应频率争论不休,最后用“谁的数据模型先被验证谁就请全组人吃一个月的土星特色烤虫排”打了赌;
周薇则用极其优雅的手势,在虚拟屏幕上画出了让王猛直呼“这玩意儿真他娘的艺术”的复杂能量流线图。
精英团队的优势就是没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基于现有技术和工程极限的务实推进。
苏小茜则在一旁安静地记录着,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她的任务是将这些艰深的技术进展和偶尔爆发的笑料,转化为未来可以向外界适度公布的、既专业又激励人心的项目简报。
她偶尔会抬头看看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专家们,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
当会议接近尾声,大家都略带疲惫但眼神明亮时,李擎风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感激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走的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地图是手绘的,指南针可能还指着地心。
‘共鸣引擎’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否点燃,更在于它能否稳定地、可控地与宇宙的脉搏同步,而不是跳几下就心律失常。
这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从最微小的材料晶格到最宏大的能量场,都做到极致。
感谢各位的加入和付出,接下来,是真正考验我们‘土星精工’这块金字招牌的时候了。
如果成功了,我请大家去木星大红斑里泡温泉。”
怀特教授的投影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庄严,但末尾不忘幽默一下:
“孩子们,我们正在尝试制造的,或许不仅仅是引擎,而是人类文明下一个纪元的基石。
谨慎,但无需畏惧。”
他顿了顿,虚拟影像的眼睛眨了眨,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我们给土星环增添几个新的、特别闪亮的碎片而已,那也挺壮观的,不是吗?”
这句带着黑色幽默的鼓励,让众人会心一笑,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自投入紧张的工作。
控制塔内,只剩下李擎风和父亲林淼的全息影像。
林淼一直安静地旁听了整个会议,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骄傲、担忧和“我儿子真能折腾”的复杂表情。
“小子,”
林淼看着窗外繁忙的港口和远处正在为引擎原型机建造而加紧改造的干船坞,语气中带着感慨,
“你这摊子,可是越铺越大了。
以前咱们是修船,修修补补又三年,现在倒好……”
他指了指虚拟沙盘上那个璀璨的能量结构,
“你这是要直接给文明引擎做心脏搭桥手术啊!
都快赶上再造一个研发总部了。
我这把老骨头,快跟不上你的节奏喽。”
李擎风走到父亲身边,与全息影像并肩而立,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的星辰:
“爸,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没有之前咱们一起修好每一艘船积累的经验、数据和……还有那些因为零件不匹配而骂的街,就没有今天敢碰‘基石计划’的底气。
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把之前‘倾听’到的宇宙那些微弱的‘嘀咕’声,尝试着去‘回应’一下,看能不能跟它聊个天儿。”
林淼点了点头,虚拟的手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臭小子,道理一套一套的。
行了,放手去干吧!
家里这摊子修船卖零件的生意,老子我还顶得住,给你兜着底!
需要啥老关系、旧库存,尽管开口!
就算你要拆了老爸我的办公室给你那‘能量毛线球’当备件,我也认了!”
李擎风笑了,心里暖暖的:
“那倒不用,您那老板椅我还得留着继承呢。”
“计划”就这样,在土星精工这片充满机油味和实干精神的土壤中悄然扎根。
一个汇聚了顶尖智慧、工业力量、以及某种独特幽默感的庞大机器,开始围绕着那个名为“共鸣”的、既疯狂又浪漫的梦想,全速运转起来。
“也许这样的自己,才是他想看到的儿子吧!”
李擎风看着转身离开的父亲林淼的背影,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