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同步轨道上,“守望者”观测平台如同一个精致的银白色吊坠,悬浮在赤红色星球的上空。
平台内,来自地球、月球、岩星及小行星带的两百余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媒体代表们屏息凝神,透过巨大的观景穹顶注视着下方那颗正在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星球。
平台控制中心内,星璇平静的合成音回荡在寂静的空间中:
“第二步行星磁环系统五年周期运转验证通过。
大气成分稳定度:98.7%。
液态水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的105%。
重力系数稳定:0.38G±0.005。
综合评估:火星初级宜居化改造工程第一阶段目标超额完成。”
短暂的寂静后,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瞬间爆发。
科学家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工程师们热泪盈眶,媒体记者们疯狂地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全息摄像机将火星的新貌实时传遍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欢庆的表象之下,一场无声的危机正在酝酿。
火星地表,“新希望”穹顶城高耸的观测塔内,林石裹着一件厚重的保温服,眉头紧锁。
狂风卷着赤红色的沙砾,猛烈抽打在强化玻璃上,发出密集而沉闷的声响。
五年了,第二步行星磁环系统建成启动已经整整五年,火星依旧狂暴,但林石知道,这狂暴之下,正孕育着前所未有的生机——或者说,一场巨大的赌博。
“第三区熔岩穹丘压力指数又升高了!
比星璇预测的上限高出0.8%!”
艾拉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此刻在星环港的“创世”实验室,远程监控着遍布火星的数千个传感器网络。
“老大,星璇的计算模型会不会……”
“不会。”
林石的声音斩钉截铁,但紧握栏杆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星璇的算力有多恐怖,也比任何人都明白这0.8%的偏差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地质活动超出预期的信号,
也可能是整个磁环系统某个节点即将崩溃的先兆。
火星改造,从来不是按部就班的工程,而是一场与行星意志的角力。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
在翻腾的沙尘暴间隙,隐约能看到地平线上巨大的熔岩穹丘如同沉睡巨兽的背脊,正缓缓起伏。
那是火星心脏重新跳动的证明,也是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想起三十多年前,在星环港点燃“小太阳”时的豪情万丈,那时的他以为征服了能源,就征服了深空。
如今站在火星的风沙中,他才真正体会到,改造一颗行星,远比建造一座星港艰难万倍。
这五年,他几乎没离开过火星,从磁环矩阵的调试到地质活动的监控,他像一个最苛刻的医生,时刻关注着这颗星球的每一次“脉搏”和“呼吸”。
“通知‘深空磐石’,请求星璇进行紧急推演,模拟压力峰值对全球地质稳定性的影响。
另外,让‘奥林匹斯’指挥中心启动二级预案,疏散第三区穹顶城非必要人员。”
林石下达命令,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是!”艾拉的声音立刻恢复了专业。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岩星基地,苏婉琳正穿着无菌实验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培养皿中一株嫩绿的幼苗。
这是她耗费了二十年心血培育的“星尘花”火星适应变种,能在低氧、高辐射、贫瘠土壤中顽强生长,是未来火星地表绿化的关键物种之一。
“老师,第三区的压力异常,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地表种植实验?”
助手的声音带着担忧。
他们计划在第三区边缘建立一个实验性生态圈。
苏婉琳放下培养皿,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科学家的冷静和祖母的忧虑。
“地质活动加剧,意味着地热资源更丰富,但也意味着地表环境更不稳定。
通知实验组,暂缓地表种植,所有样本转入地下生态模拟舱。”
她走到巨大的观测窗前,看着岩星外宁静的星空,思绪却飘向了火星。
“石头……他现在压力一定很大。
火星的每一次‘心跳’,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也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她拿起通讯器,犹豫了一下,没有拨给林石,而是拨给了同在岩星的林木木。
“木木,第三区地质压力异常,石头那边压力很大。
我们岩星这边,能提前调拨一批高抗压的生态穹顶材料过去吗?
以备不时之需……”
……
“深空磐石”核心控制室,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巨大的星图中央,火星被高亮显示,第三区熔岩穹丘的位置闪烁着刺目的红色警报。
林风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数据流,直视着那颗躁动的星球。
秦明月站在他身侧,面色凝重。
星璇的合成音在寂静中流淌:
“紧急推演完成。
压力峰值超出模型预测0.8%,
原因分析:火星内核熔融物质流动速率比预期快3.2%,导致局部地幔对流加剧。
影响评估:若峰值持续超过72小时,第三区穹顶城地基结构有17.3%概率发生中度沉降;
若峰值继续攀升至1.5%,全球磁环系统关键节点‘阿尔法-7’矩阵站有4.8%概率因地质应力传导发生偏移,导致局部磁场减弱。”
4.8%!
这个数字让控制室内的空气几乎凝固。
磁场减弱,意味着刚刚增厚的大气层会在太阳风的剥离下加速流失,意味着地表好不容易汇聚的液态水可能再次冻结或蒸发,意味着五年的努力可能功亏一篑!
秦明月声音低沉而坚定:
“风,是否启动‘方舟’协议部分预案?
提前疏散第三区及邻近区域所有人员?”
林风沉默片刻,缓缓摇头:
“还不到时候。
通知林晓月和王凯,启动全球应急预案最高等级,但暂不疏散。
命令苏晴的赤霄舰队,向火星轨道集结,随时准备应对磁场波动可能引发的太阳风暴。
通知林木木和苏婉琳,岩星所有可用资源,优先保障火星需求。”
他的目光扫过星图上火星的位置,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告诉林石,稳住。
星璇会提供所有算力支持,火星的‘心跳’,必须由我们亲手稳住。”
在火星轨道上,赤霄-7号旗舰庞大的舰体如同沉默的钢铁长城,悬停在火星同步轨道上。
舰桥内,苏晴一身戎装,眼神锐利如鹰。她的舰队已经完成了对火星的环绕布防。
“报告司令!所有‘磁盾’发生器充能完毕,随时可以展开区域性磁场强化护盾!”
“报告司令!高能粒子炮阵列锁定预设坐标,可随时拦截异常太阳风粒子流!”
“报告司令!与星环港、‘奥林匹斯’指挥中心、‘深空磐石’数据链连接稳定!”
苏晴微微颔首,目光透过舷窗,凝视着下方那颗被风沙笼罩的赤色星球。
她看到了儿子林石正在经历的惊涛骇浪。
作为母亲之一,她恨不能立刻冲下去将他护在身后;
但作为舰队司令,她深知自己的职责是守护这颗星球,守护儿子为之付出一切的梦想。
“石头,妈在这里。”
她低声自语,手指在控制台上划过,调出了林石所在观测塔的实时画面。
看着儿子紧锁的眉头和疲惫却坚毅的眼神,苏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骄傲、心疼,还有深深的责任感。
“赤霄舰队全体听令!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我们的身后,是火星的未来!
不容有失!”
观测塔的风沙太大,林石转移到了地下指挥中心。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火星的立体模型正在疯狂闪烁着各种数据和警报。
星璇提供的实时推演数据如同瀑布般流淌,林石和他的团队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着。
“老大!
星璇建议,立刻调整‘阿尔法-7’矩阵站输出功率,降低3%,同时提升‘贝塔-3’矩阵站功率5.2%,尝试引导地幔物质流!”
“执行!”
“第三区地表传感器显示,压力指数仍在缓慢上升!已经0.92%了!”
“启动预设的微型震波发生器阵列!在穹丘外围制造可控震动,尝试分散应力!”
“是!”
“报告!岩星方面紧急调拨的高抗压穹顶材料已经抵达星环港,正在转运!”
“好!通知‘新希望’工程部,立刻接收,做好加固准备!”
汗水浸湿了林石的鬓角,他的声音因为连续不断的指令而有些沙哑。
每一次决策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灾难。
但他不能慌,他是这里的定海神针。
他想起曾祖父林风的留言:
“放手去做,前路有光。”
这光,此刻是如此微弱,却又如此坚定。
在星环港,陆氏集团总部顶层办公室内,陆小柔站在落地窗前,目光同样聚焦在火星的方向。
她面前的屏幕上,是陆氏集团旗下所有运输舰、工程船和材料工厂的实时状态图。
所有非紧急任务全部暂停,资源全力向火星倾斜。
“陆总,我们位于小行星带‘谷神星’矿场的特种合金已经装船,预计48小时内抵达火星!”
“陆总,‘火卫二’加工基地的所有高精度抗震构件生产线已全部启动,优先供应‘新希望’穹顶城!”
“陆总,我们与阿尔巴集团联合运营的氦-3补给站,已向赤霄舰队开放无限量补给权限!”
陆小柔没有回复,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帮不上林石具体的技术决策,但她能做的,是确保他需要的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份能源、每一份后勤支援,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送到他手中。
商业帝国的力量,在这一刻,成为了守护爱人梦想最坚实的后盾。
她拿起通讯器,没有拨通林石繁忙的线路,只是给他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材料在路上,能源已就位。
稳住,我的英雄。等你回家。”
七十二小时的煎熬开始了。
整个太阳系的目光都聚焦在火星上,聚焦在那0.8%的压力偏差上。
在“深空磐石”的核心控制室,林风和秦明月几乎寸步不离;
在火星轨道上,苏晴的赤霄舰队严阵以待;
在岩星,苏婉琳和林木木调动所有可用资源;
在星环港,陆小柔确保后勤保障万无一失。
而在地下指挥中心,林石和他的团队与星璇协同作战,不断调整着磁环系统的参数,监控着火星的每一次“心跳”。
汗水、咖啡因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度过每一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压力指数在0.92%的水平上徘徊,仿佛在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林石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但他仍然紧紧盯着屏幕,不断下达指令,调整策略。
“启动备用能源阵列,向‘伽马-4’矩阵站注入额外功率!”
“激活南半球的地震缓冲网络,分散应力!”
“命令‘奥林匹斯’指挥中心,准备启动应急冷却系统!”
每一个命令都精准而果断,每一个决策都承载着千钧重量。
林石感觉自己仿佛在与整个行星对话,用人类的技术和智慧安抚着这颗躁动的星球。
终于,在第七十一个小时,压力指数开始波动。
“下降了!压力指数开始下降了!”
一名监控员突然喊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大屏幕上。
那条曾经令人窒息的红色曲线,终于开始缓缓向下弯曲。
0.90%...0.85%...0.80%...
当压力指数最终稳定在星璇预测的安全阈值之下时,指挥中心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工程师们相拥而泣,技术人员激动地拍打着控制台。
这七十二小时,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他们顶住了压力,与星璇一起,稳住了火星那颗躁动的心脏!
林石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晃了一下,几乎要虚脱。
他扶着控制台,看着屏幕上那颗渐渐恢复平静的星球模型,嘴角终于扯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做到了。
他们做到了。
“深空磐石”核心控制室,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
星璇平静的合成音再次响起,却如同天籁:
“火星地质压力异常事件结束。
压力指数回落至安全阈值。
磁环系统运行稳定,无节点偏移。
大气层流失速率恢复至正常水平。
液态水覆盖率:较事件前提升0.3%,达到预期目标的105.3%。
重力系数稳定:0.5G ± 0.003。
综合评估:火星初级宜居化改造工程第一阶段目标,在经历可控风险事件后,最终确认
——超额完成!”
林风紧绷的肩线终于放松下来。
秦明月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控制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消息如同光速传遍太阳系。
在“新希望”穹顶城,人们涌上街头,尽管隔着巨大的穹顶,他们依然能感受到脚下大地的稳固。
孩子们好奇地看着全息投影中展示的、刚刚经历了一场“心跳加速”的火星模型,懵懂地感受着大人们的喜悦。
在星环港,无数飞船鸣响了汽笛,港口灯光璀璨,如同不夜城。
在岩星,苏婉琳看着培养皿中生机勃勃的“星尘花”幼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木木则指挥着团队,将更多适应火星的植物种子打包,准备送往那片新生的土地。
在地球,各大城市亮起了象征火星的红色灯光,人们走上街头,自发庆祝。
星海大学的礼堂里,正在举行一场关于行星改造的讲座,当火星成功的消息传来,年轻的学子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