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堂地下密室的诡异景象和那本触目惊心的阴谋记录簿,如同冰水浇头,让萧景琰和沈清辞在盛夏时节感到了刺骨的寒意。那个神秘的“墨先生”,其心机之深沉、布局之长远、手段之狠辣,远超他们之前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个阴谋家,更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提线木偶师,操纵着包括皇后在内的众多棋子。
密室被影卫彻底搜查,所有可疑物品,包括未烧尽的纸灰、瓶罐中的药粉液体、那本记录簿以及半张图腾羊皮纸,都被小心翼翼地封装起来,准备带回宫中由专人鉴定。空气中弥漫的怪异药味,仿佛“墨先生”无声的嘲讽。
回到临时落脚的别苑,萧景琰屏退左右,只留沈清辞在书房。窗外暮色渐沉,屋内烛火跳跃,映照着两人凝重无比的面容。
“清辞,”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更有着被愚弄的震怒,“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林婉儿是主谋,萧启明是帮凶。如今看来,我们都成了这‘墨先生’棋盘上的棋子,被他牵着鼻子走!” 他拿起那本记录簿,指尖用力几乎要将其捏破,“利用林婉儿的嫉妒,伪造萧启明的信件,甚至可能连纯原的死……都与他脱不了干系!他到底是谁?与大靖有何深仇大恨?”
沈清辞心中同样波澜起伏。她想起楚家满门的冤屈,父母含恨而终,原来这一切的背后,都可能有一只更黑的手在推动。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梳理着线索:“陛下,此人精于易容、用毒、仿造笔迹,对宫廷和朝堂之事了如指掌,又能轻易操控皇后这等人物,其身份定然非同一般。二十年前来到京城,时间点与纯原皇后薨逝吻合。他选择‘墨’这个姓氏,或许并非随意为之。”
“墨……”萧景琰沉吟道,“前朝覆灭的皇室,便是‘墨’姓!”
此言一出,书房内顿时一片死寂!前朝余孽!如果这个“墨先生”真是前朝皇室后人,那么他处心积虑祸乱大靖江山,就有了最合理的动机——复国!
沈清辞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那他的图谋就不仅仅是后宫争斗,而是……颠覆整个大靖!太子殿下,恐怕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或许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 她不敢再想下去。
萧景琰眼中杀机毕露:“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想要什么,朕绝不会让他得逞!”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声音冰冷而坚定,“既然他已经露出了狐狸尾巴,朕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挖出来!”
“陛下,”沈清辞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所有与‘墨’姓、与前朝相关的人和事。还有,那半张图腾,‘鸩’鸟,在前朝皇室纹章中,可有记载?”
萧景琰努力回忆:“朕依稀记得,前朝末代皇帝昏聩,其麾下曾有一支神秘卫队,名为‘鸩羽卫’,行踪诡秘,专司暗杀、刺探,图腾似乎就是一种变异的鸩鸟。国破后,这支卫队便销声匿迹了。”
鸩羽卫!墨姓前朝!线索似乎逐渐清晰起来。这个“墨先生”,极有可能是前朝余孽,甚至就是鸩羽卫的首领或传人!
“立刻传令宗人府和史馆,调阅所有关于前朝皇室、特别是鸩羽卫的档案记载!密查二十年前左右入京、身份可疑、且与医药、方术有关的人员!”萧景琰果断下令。
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一张针对前朝余孽的大网,悄然撒开。
然而,“墨先生”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京西各路口严查数日,一无所获。他对京城乃至皇宫的熟悉程度,让他总能快一步避开搜捕。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沈清辞却在对那本从密室带回的记录簿进行更仔细的研读后,有了新的发现。她发现,在记录一些关键事件的时间时,“墨先生”除了用常规纪年,在页脚空白处,还会用一种极细微的墨点做标记,看似无意,但若连起来看,似乎隐含着某种规律。
“陛下,您看这里,”沈清辞将记录簿铺在书案上,指着几处页脚的墨点,“这些点的位置和数量,似乎对应着某种密码或暗语。臣妾尝试了几种常见的解密方法,发现若以《山海经》篇目顺序对应,这些墨点似乎指向了一些地名或方位……”
萧景琰凝神细看,他对古籍涉猎颇广,经沈清辞提醒,立刻看出了门道:“不错!这里三个点,可能是‘三卷’,指《山海经》西山经?西山经中……有‘昆仑’、‘玉山’……等等,‘玉山’之后是‘轩辕之丘’!” 他眼中精光一闪,“轩辕之丘!在京郊以北百里,有一处前朝皇室的废弃祭坛,就叫轩辕台!”
两人精神大振,继续破解其他墨点标记。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推演,他们从记录簿中破译出了几个关键信息:除了“轩辕台”,还有“子时”、“望月”、“鸩羽”等词!
“轩辕台,子时,望月,鸩羽……”萧景琰喃喃道,“这像是一个……集会的暗号!就在下次月圆之夜,子时,轩辕台!”
下次月圆之夜,就在五天后!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很可能是“墨先生”与其同党秘密接头的暗号!
“陛下,这会不会是陷阱?”沈清辞保持着冷静,“他知道记录簿可能落入我们手中,故意留下的诱饵?”
萧景琰沉吟片刻,目光锐利:“有可能是陷阱,但也有可能是他百密一疏,或者……他自信我们即便知道,也奈何不了他!无论如何,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朕绝不能放过!即便真是龙潭虎穴,朕也要去闯一闯!”
当即秘密调动最精锐的影卫和禁军高手,命令他们提前潜入轩辕台周围,布下天罗地网,静待五日后的月圆之夜。
接下来的几天,表面平静,暗地里却紧锣密鼓。萧景琰与沈清辞表面上仍在别苑“静养”,实则心弦紧绷。京城内的秘密搜查也未停止,但重心已转向监控所有可能与前朝余孽有关的可疑地点和人员。
在月圆之夜的前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负责监视清虚观旧址的暗卫发现,有几个形迹可疑的游方道人,在深夜悄悄潜入已成废墟的道观,似乎在挖掘什么东西!
清虚观?那里已经被彻底搜查过,难道还有遗漏?萧景琰立刻下令按兵不动,密切监视,看看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
月圆之夜,终于来临。
夜色如墨,圆月当空,清辉洒落在荒芜的轩辕台上。这座前朝祭坛早已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清诡秘。
萧景琰与沈峰等人,隐藏在台下的密林中,全身黑衣,与夜色融为一体。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目标的出现。
子时将近,万籁俱寂,只有风吹过荒草的沙沙声。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一个披着黑色斗篷、身形瘦削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轩辕台顶。他警惕地环顾四周,月光照在他脸上——赫然正是那个从百草堂逃脱的墨掌柜!
他来了!
萧景琰心中一紧,打了个手势,示意影卫准备行动。
然而,就在墨掌柜站定后不久,另一个方向,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一个穿着禁军副统领服饰的男子!萧景琰瞳孔骤缩——此人是他颇为倚重的禁军将领之一,孙铭!
孙铭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他也是……
只见孙铭走到墨掌柜面前,躬身行礼,低声道:“属下参见先生。宫中一切安好,皇帝仍在别苑,并未起疑。只是……只是楚妃似乎对记录簿有所察觉,正在暗中查探。”
墨掌柜(或者说墨先生)沙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满意:“无妨,她翻不出什么浪花。东西带来了吗?”
孙铭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物件,递了过去:“这是按先生吩咐,从纯原皇后旧物中找出的那枚玉佩。”
墨先生接过玉佩,对着月光仔细看了看,发出一声诡异的低笑:“很好……有了它,最后的障碍也将清除。鸩羽重生,指日可待……”
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传到了萧景琰耳中!禁军副统领孙铭竟然是内奸!而且他们还在打纯原皇后遗物的主意!
萧景琰怒火中烧,几乎要立刻冲出去将他们拿下。但就在他准备下令动手的瞬间,异变再生!
第三个人,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此人同样穿着夜行衣,但身姿挺拔,脸上戴着一副熟悉的青铜面具!
镜先生!
他竟然也出现了!
镜先生走到墨先生面前,语气带着一丝不满:“墨老,你太心急了。为何擅自启动‘惊蛰’计划?还险些暴露百草堂!”
墨先生冷哼一声:“时机已到,不能再等。萧景琰比他父亲更精明,再不动手,恐生变故。倒是你,在宫中潜伏多年,连个楚妃都解决不了!”
镜先生面具下的目光闪烁:“楚妃……她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对付。不过,她也活不了多久了。”
他们的对话,透露出的信息量巨大!镜先生果然一直潜伏在宫中!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所谓的“惊蛰”计划!
萧景琰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这三个核心人物齐聚,正是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最好时机!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准备下达攻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