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号深处,一间被多重能量屏障和物理隔离层重重包裹的生物危害实验室(bio-Lab)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空气循环系统以最高功率运行,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试图驱散那股从样本舱弥漫开来的、难以形容的气味——混合了臭氧、灼热的金属、以及某种仿佛有机物过度腐败后又被高温烘烤的甜腻焦糊味。
那只被捕获的“清道夫”熵噬者被牢牢固定在实验室中央的强化力场约束平台上。在近距离强光的照射下,它那扭曲的形态更显狰狞。暗红色的外壳并非光滑一体,而是布满了如同熔岩冷却后的褶皱和孔洞,一些部位还粘连着尚未完全“消化”的星际尘埃和金属碎屑,正缓缓地蠕动、渗漏出粘稠的、散发着微光的暗色液体。它没有明显的感官器官或肢体,整体更像一个不规则、不断轻微痉挛的肉囊与金属的混合体。
宏宇穿着厚重的全封闭防护服,隔着透明的观察窗,眼睛几乎要贴在强化玻璃上,手里拿着一个多功能扫描仪,嘴里不停念叨着:“不可思议……结构如此简单,几乎就是一团被强制聚合在一起的能量和物质废料……看这里的能量回路,原始,但效率高得吓人,完全是掠夺式的……”
刘颖站在另一侧的生物监测台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流下的生理数据。“生命体征……如果这能称之为生命的话……极其微弱且不稳定。新陈代谢模式无法用已知的任何生物学模型解释。它更像是一个……持续进行着可控衰变反应的‘活体反应堆’。”她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林露也在一旁,她没有靠近观察窗,而是闭着眼睛,双手轻轻按在连接着实验室能量监测系统的感应板上。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眉头紧锁。“它的能量波动……非常‘嘈杂’,充满了无序和破坏性,但在这片嘈杂之下,有一个极其微弱但稳定的‘节拍’,像是……接收外部指令的天线。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充满了贪婪和……空虚。”
就在这时,那只一直处于半沉寂状态的熵噬者突然剧烈地痉挛了一下!其体表的孔洞猛地扩张,一股更强的、带着精神污染特性的能量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撞击在实验室的隔离力场上,激起一圈圈可见的能量涟漪!
呜——!
刺耳的高频警报声瞬间响起!实验室内的红灯疯狂闪烁!
“样本能量活性急剧升高!精神污染辐射超标!” AI小七的警告声冷静而急促。
“约束力场负载达到临界点!”一名技术员惊恐地报告。
宏宇猛地后退一步,手中的扫描仪差点掉落。“稳住力场!加大能量输出!它好像在……试图自毁,或者是在向什么东西发送信号!”
刘颖立刻启动紧急镇静程序,数支机械臂从天花板探出,向样本注射高效能的能量中和剂和物理镇静剂,但效果甚微,那熵噬者的挣扎反而更加猛烈,其外壳开始出现不稳定的龟裂,内部仿佛有暗红色的光芒要透体而出!
“中和剂无效!它的能量结构在排斥外来干预!”
“物理约束结构出现疲劳损伤!”
实验室外,通过监控密切关注情况的周孜婷立刻下令:“鸿宇!赵娜!分析能量爆发模式,找出干扰或阻断方法!军洛,感知它的信号指向!”
“它在尝试连接那个‘背景噪音’!”军洛紧闭双眼,额角青筋隐现,努力捕捉着那混乱能量中的一丝规律,“信号目标……指向星域深处,非常遥远,但优先级很高!”
鸿宇和赵娜在科学站前,双手快得几乎出现残影,疯狂地运算着。“能量爆发模式符合某种紧急报警协议!它在呼叫支援!或者是在上传数据!”鸿宇喊道。
“尝试用‘秩序共鸣’频率进行局部干扰!”赵娜提出方案,“模拟之前干扰巢穴同步信号的方法,但功率要小得多,只针对它!”
“方案可行!但需要极高的精度,否则可能直接催毁样本!”小七计算后确认。
“执行!”周孜婷毫不犹豫。
一道极其细微、频率特殊的乳白色能量光束,从实验室顶部的发射器精准射出,笼罩住那只疯狂挣扎的熵噬者。这光束并非攻击,而是试图用稳定的“秩序”频率去覆盖、中和它内部狂暴的混沌能量。
起初,熵噬者的挣扎更加剧烈,仿佛被投入沸水的活物。但很快,其体表龟裂的趋势减缓了,内部透出的光芒也开始黯淡下去,那令人心烦意乱的精神污染波动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渐渐减弱。
实验室内的警报声停了下来,闪烁的红灯也恢复了代表稳定的蓝光。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防护服内的自己早已被冷汗浸湿。
宏宇隔着观察窗,看着那只重新陷入沉寂、但结构似乎变得更加脆弱的熵噬者,心疼地咂咂嘴:“好险好险……差点就真成一堆烤焦的零件了。刘颖,它现在怎么样了?”
刘颖检查着数据:“生命体征……重新归于极度微弱。能量水平下降到捕获初期的百分之十。结构完整性……受损约百分之十五。它刚才的爆发消耗了自身大部分能量储备。”她顿了顿,补充道,“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它刚才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应激性的、耗尽生命的最后嘶鸣。”
林露也放下了感应板,轻轻揉着太阳穴,疲惫地说:“那个‘节拍’……消失了。或者说,变得极其微弱,几乎感知不到。它好像……‘聋’了,也‘哑’了。”
鸿宇看着采集到的、关于能量爆发和信号连接的数据,眼神锐利:“虽然样本近乎报废,但我们拿到了关键信息!它确实是一个终端,一个接收指令并执行简单任务的‘无人机’。它的核心逻辑就是‘获取’和‘传输’。刚才的爆发,证实了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控制网络,而且反应极其迅速!”
赵娜将分析结果汇总:“根据信号源方向和能量特征比对,可以确认,控制这些‘清道夫’的信号,与NV-001星域深处那个我们探测到的、最强大的‘背景噪音’源高度相关。它们就像是那个庞大意识延伸出来的、无数触须的末梢。”
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付出了代价——样本近乎损毁,并且团队再次亲身感受到了“吞噬者”体系的严密性和危险性。即使是最底层的单位,也蕴含着自毁和报警机制,研究它们如同在拆解一颗极其不稳定的炸弹。
周孜婷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肯定了大家的努力,也带着一丝警示:“辛苦了。数据非常有价值。这证实了我们的猜测,NV-001内部确实存在一个高度集中的控制节点。休息一下,尽快提交详细报告。我们距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但前方的路,恐怕会更加难行。”
宏宇看着隔离舱内那只不再动弹的暗红色残骸,叹了口气,对旁边的刘颖说:“看来林露的刺球藤确实比这玩意儿好伺候多了。至少它不会试图爆炸或者给外星人发信息。”
刘颖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始准备对近乎报废的样本进行最后的、破坏性的深度解剖,希望能从残骸中榨取最后一点信息。这场深入虎穴的狩猎与研究,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而艰辛的征程,还远未结束。
生物危害实验室内的惊魂甫定,但“守护者”号核心的“遗产解析中心”内,另一场更加抽象、却可能决定此次远征成败的战役正进入白热化。这里的光线被调节到最适合长时间数据工作的柔和亮度,与外界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处理器高速运转散发的微弱热量和臭氧味,无数全息屏幕上,瀑布般的数据流以肉眼难以跟上的速度刷新、碰撞、重组。
赵娜坐在主控台前,脊背挺直如常,仿佛刚才实验室的警报与她无关。她的双手在虚拟键盘上稳定而迅捷地移动,眼神专注地锁定在中央最大的屏幕上,那里正显示着从近乎报废的“清道夫”样本中提取出的、最后爆发时刻捕获的原始信号数据。这数据杂乱、扭曲,充满了混沌的噪音,如同在狂风暴雨中试图听清远处的一缕笛声。
小七的运算核心全功率开放,协助进行海量数据的清洗、滤波和模式识别。平静的电子音在室内回响:“正在进行信号特征分离……过滤背景噪音干扰……尝试匹配已知能量签名……”
鸿宇在一旁的辅助工作站前来回踱步,像一头焦躁的困兽。他时不时地凑到赵娜身后,指着屏幕上某个一闪而过的数据峰值发表看法:“看那个谐波畸变!这肯定是非自然产生的!还有这个编码间隔,绝对符合某种分形加密逻辑!我们离核心很近了,赵娜!非常近!”
赵娜没有回头,只是微微侧身,避开鸿宇因激动而挥舞的手臂,以免影响自己的操作。“鸿宇博士,理论推测需要数据验证。请保持必要的工作距离,你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设备区域的空气流动和我的操作精度。”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电子仪器般的冰冷,同时不动声色地将一个悬浮的数据板挡在了自己和鸿宇之间。
鸿宇愣了一下,看着那块写着“核心算法重构中,勿扰”的数据板,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终于强迫自己坐回座位,但眼神依旧死死盯着屏幕。
溯源工作异常艰辛。那信号并非稳定持续的广播,而是极其短暂、隐藏在狂暴能量爆发中的一瞬。它就像一滴墨水落入汹涌的大海,要从中重新分离出那滴墨水的源头成分,其难度可想而知。无数次,他们以为抓住了线索,构建了模型,却总是在关键节点因为数据缺失或干扰过强而失败,模型如同沙堡般溃散。
“第七次逆向推演失败。”小七报告,“信号路径在进入NV-001核心区约百分之七十距离后,出现无法解释的散射和折射,传统溯源模型失效。”
赵娜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长时间的极限运算让她感到了精神上的疲惫。她拿起旁边的营养液喝了一口,目光却从未离开屏幕。“我们不能用常规的线性思维。军洛之前感知到信号指向深处,但路径并非直线。鸿宇,结合你之前关于‘共鸣网道’的初步理论,假设信号是通过那种微观结构进行非定域性传播的……”
鸿宇猛地一拍大腿:“对啊!网道!信号可能不是在常规空间传播,而是在网道结构内部‘跃迁’!所以我们的直线溯源才会失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网道拓扑结构的信号传播模型!”
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意味着更加庞大复杂的计算。赵娜和小七立刻调整算法,将鸿宇那尚处于雏形的“网道拓扑模型”导入。全息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以新的方式组合、流淌,构建出一个复杂无比的多维信号路径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舰桥外的虚空依旧死寂,而解析中心内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明白,每多耽搁一秒,他们暴露的风险就增加一分。
“模型构建中……匹配样本信号特征……”小七的声音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极细微的凝滞感。
突然,中央屏幕上那原本杂乱无章、如同乱麻般的信号路径,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归拢!无数条看似随机的散射路径,在融入了网道拓扑模型后,如同百川归海,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区域——那正是NV-001星域能量背景噪音最强、也最深邃的核心地带!
“信号路径收敛!”赵娜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溯源成功!信号源已锁定!”
一个清晰的坐标被高亮标注在星图上,位于那片令人不安的核心区域。
然而,当传感器阵列按照这个坐标进行最高精度的被动聚焦扫描时,传回的结果却让所有人愕然。
那里……空无一物。
没有预想中的巨大行星,没有恒星,甚至没有大型星云或黑洞。扫描结果显示,那是一片近乎完美的真空,连星际尘埃的密度都比周围更低。
“怎么回事?坐标错误?”鸿宇猛地站起来。
“坐标确认无误。”赵娜眉头微蹙,快速检查着数据,“信号源确实定位在那里。但是……等等……”她似乎发现了什么,将传感器数据切换到另一种更加敏感、用于探测时空曲率异常的模式。
屏幕上,景象陡然一变!
只见在那个坐标区域,空间本身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不自然的扭曲。这种扭曲并非巨大引力源导致,而更像是一个……与周围空间格格不入的、自我闭合的“泡状”结构。它完美地隐匿在背景中,几乎不反射任何电磁波,也不产生明显的引力效应,只有最顶级的时空曲率探测仪才能捕捉到那亿万分之一的异常。
“不是星球……”赵娜的声音带着震惊过后的冷静,“是一个巨大的……隐形结构。体积……堪比小型气态行星。它在移动,速度缓慢,但确实在移动。”
一个体积堪比行星、能够完美隐形、并且在不断移动的巨构!
鸿宇看着那揭示出真相的图像,激动得无以复加,他转身就想给赵娜一个拥抱:“太棒了!赵娜!你找到了!我们找到了!”
赵娜反应极快,在他扑过来之前,再次将那个数据板精准地挡在身前,语气依旧平稳无波:“保持安全距离,鸿宇博士。目标已确认,我们需要立即向舰长汇报,并制定下一步侦查计划。你的庆祝仪式可以稍后举行。”
鸿宇的动作僵在半空,看着赵娜已经转身开始整理数据报告,只好讪讪地放下手臂,挠了挠头,但脸上的兴奋之情丝毫未减。
消息迅速传到舰桥。
周孜婷看着主屏幕上那个被标记出来的、几乎不可见的时空扭曲区,眼神锐利。“一个移动的隐形要塞……或者说,一个移动的‘巢穴之心’。”她缓缓说道,“看来,这就是NV-001区域‘清道夫’们的指挥中枢,也是那片背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军洛感知着那个方向,脸色凝重:“那里的能量……非常凝聚,也非常‘古老’,带着一种……沉睡般的沉寂,但一旦惊醒,必将石破天惊。”
赵航吹了个无声的口哨:“好家伙,还是个会隐身、会溜达的大家伙。这玩意儿可比固定的靶子难搞多了。”
信号溯源成功了,但他们面对的并非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缓慢移动的幽灵堡垒。任务的艰辛程度再次升级。锁定它只是第一步,如何靠近它、侦查它,甚至在未来可能的时候对抗它,将是摆在“守护者”号面前更加严峻的挑战。周孜婷知道,他们必须拿出比之前更加谨慎、更具创造力的方案,才能在这片幽灵星域中,与这个看不见的巨兽周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