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凛:就算自己的观点得不宋烨的认同,他也要告诉他,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断不可凭着私欲去破坏这份平衡。
“宋大哥,其实人类与野生动物并非只是捕猎与被猎的关系,更像是同乘一条船共生者。”
宋烨好奇:“同乘一条船共生者?这话怎么说?”
刚好四名学生也从屋内出来,就听到彭世说“人与野生动物是同乘一条船共生者”,这些已有四年级,十二三岁的少年们,他们对这个话题也很兴趣,便好奇地围拢过来,听彭世凛述说其中的道理。
彭世凛继续述清理论:
“宋大哥和各位同学们,我给你们说个实在的例子。您想啊,山里老虎专吃野猪,野猪就不敢太放肆,不会把庄稼、树苗全啃光。
要是老虎没了,野猪一下子多起来,咱们种的粮食是不是要被糟践?到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宋烨补上道:“那野猪要是也杀绝了,不就没这麻烦了?”
彭世凛笑着说:“可野猪还吃地里的害虫和杂草呢。没了野猪,害虫说不定要泛滥,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到时候照样得愁。
这就像船上的板子,看着一块不起眼,拆了一块,风小的时候没事,等刮大风、下大雨,船漏了缝,咱们不就跟着遭殃?”
宋烨:“照你这么说,杀了它们,反而会生出新麻烦?”
彭世凛点点头:“大自然动物间本身就是一条循环链条。比如鹰没了,田鼠就多;田鼠多了,粮食就少。一环扣一环,缺了哪个都不行。
现在杀光野物,看着清净,往后山里草木长乱了、害虫成灾了,我们日子难不说,等孩子们长大了,怕是连见都见不着这些野物,还得跟着受饿受穷,那才是真的苦。”
随后,彭世凛转身对四位同学说:“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见到有人捕杀动物,破坏环境,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劝。
当然,人们若不听我们劝告,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人类与所有的动物都是息息相关的,不是单独的个体,少了哪种野生动物,都是不完美。”
四位同学听到后点点头。
同学A问:“大哥哥,这些知识,是你看书知道的吗?”
同学b问:“大哥哥,你是坐车来的吗?宋老师说我们县城有四层高的楼,有供销社,有电影院,有汽车站……”
彭世凛笑着说:“同学们,四层楼不算高。在我们首都,已经有20多层高的大楼了。”
彭世凛笑着说:“同学们,四层楼不算高。我们首都,已经有20多层高的大楼了。”
同学们叫到20多层高的大楼,个个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同学A问:“大哥哥,20多层高的楼究竟有多高?”
彭世凛:“究竟有多高?这样说吧,大哥我是一米八,20多层,就20多个的大哥往上搭上去,大约50多米吧。”
听到50米以上,同学们又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声。
“那上楼梯不就要很长很长,走楼梯要走多久。”同学们又问出自己好奇问题。
彭世凛笑起来,随后告诉同学们:“同学们,大哥哥,今天就告诉大家,上20多层楼不用走楼梯,就一分钟的时间就能上到20多楼。
因为楼里安装一个叫‘电梯’的房间,你要到几层,它送你到几层。”
四位同学又学到一个新鲜词“电梯”。
这时,同学b问:“宋老师,你上次为我们说讲电,就是这个电把那房间推上去吧。”
宋烨老实说:“是这个电。但怎么把房子推上去,老师也不知道。小彭兄弟,你知道吗?”
彭世凛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是这里运用物理知识。
同学们,我们不要困在大山之处,外面的世界有更多像电梯这样的神奇发明,等着你们去见识。
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让知识改变命运。”
同学A说:“我一定要去首都,我要去见电,去坐电梯,我不要做井底之蛙。”
彭世凛:“同学们,只要自己努力,你们可以走出大山,把自己人生过成想要的样子。”
宋烨看到自己的学生,受到这般振奋人心的触动,他心里也高兴。曾经自己的梦想是走出大山,盼着去看看山外天地的。如今自己实现不了,那学生替他完成,也是莫大的慰藉。
宋烨对彭世凛动容地说:“谢谢你,给他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课。让他们明白了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方向。”
这时,陈大娘出来了。见到几位同学还站在龙眼树下,便开口道:
“宋烨,你还不带同学回去睡午觉?小彭,我带你上门收购野灵芝吧。”
彭世凛说:“陈大娘,我想去摘些野葡萄吃,我很少吃这水果。您可以请村民把野灵芝送到您门前空地来。告诉村民,质量好的野灵芝,是15块钱一斤。”
“可以,可以。”
“真的很谢谢陈大娘。麻烦您帮我借把杆秤过来称重。”
陈大娘说:“这杆秤我家里有,不用借。”
“那我去那边摘野葡萄。”
陈大娘笑着说:“去摘吧。我们山上很多野葡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彭世凛去摘野葡萄,当然不是为了自己吃——除了摘几斤送给波波姐外,主要是要放到群里挣钱。
宋烨:“世凛,我安排同学们睡午觉后,过来帮你摘吧。”
彭世凛忙摆摆手说:“谢谢宋大哥,我就是摘几个来解馋,这东西又带不走。所以宋大哥,您还是好好午休吧。”
他可不能让宋烨帮忙。他可是要边摘野葡萄,边放进系统仓库里;若群里有人下单,他就能立刻打包发货,保证水果新鲜。
可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跨时空做生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