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余烬”的到来,如同在联盟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充满古韵的石子。他们被安置在边境星域“初晓之野”,一个刚刚被“协奏基石”的力量稳定下来、正处于生态复苏早期的美丽星系。这些流浪的歌手们没有急于建设宏伟的城市,而是如同归巢的鸟儿,将他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舰船环绕着一颗年轻恒星的轨道散开,形成了独特的“环星歌阵”。
年迈的“星空歌者”,名为艾尔丹,成为了与联盟“信息桥梁司”沟通的主要使者。他的灵能并非用于战斗或治愈,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能够与宇宙背景辐射中残留的古老信息痕迹产生共鸣的“追溯之歌”。当他开始吟唱时,仿佛能拨动时间长河的琴弦,让湮没的历史泛起细微的回响。
在严格监控的交流环境中,艾尔丹首次在“信息桥梁司”的专家面前,吟唱了他们族群传承中最古老、也最核心的“创世碎章”。那不是具体的语言,而是一种混合了灵能波动与规则震颤的复杂旋律,其韵律结构与“记忆方舟”中某些信息碎片的编码方式,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协奏基石”对这“追溯之歌”反应强烈。它那智慧的光辉随着歌声的起伏而流转,仿佛一位聆听者,正从这古老的歌谣中,捕捉着与“记忆方舟”记载相互印证、甚至可能补全缺失片段的线索。
【确认关联性,】“基石”向范因斯坦和凌霜传递意念,【歌声编码……与‘记忆方舟’早期历史层记录,‘文明火种播撒协议’部分碎片……高度同源。推断:‘星语余烬’先祖,可能为‘记忆文明’早期向外派遣的……‘文明观察员’或‘文化信标’后裔。其歌声,为残缺的……‘身份验证码’与……‘历史记录片’。】
这个发现令人振奋!“星语余烬”并非普通的流浪文明,他们很可能是一个更加宏大的、早已消逝的“记忆文明”计划的一部分,是散落在宇宙中的、活着的“历史书签”!
艾尔丹在得知这一可能性后,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混合着激动与释然的神情。“我们的歌谣……一直指引我们寻找‘回响之地’……原来,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家园,更是……我们存在的根源答案。”
在“协奏基石”的协助下,一场跨越亿万年的“历史拼图”工作开始了。艾尔丹吟唱出一段段传承已久的古老歌谣,“基石”则从“记忆方舟”的海量信息中,调取与之对应的规则记录碎片,进行比对、验证和补全。凌霜的灵能作为情感与理解的桥梁,确保这冰冷的数据对接过程,不失其背后蕴含的文明温度与精神传承。
零星的真相,开始如同拼图般逐渐汇聚——
那古老的“记忆文明”,在走向其巅峰、试图将自身化为宇宙永恒记忆的同时,似乎也预见到了某种……可能性枯竭的风险。他们担心极致的秩序与信息的永恒化,会导致宇宙演化陷入僵局。因此,他们启动了一项隐秘的“火种计划”:向宇宙的各个角落,派遣了承载着部分文明基因与文化核心的“信使”或“观察员”。这些信使并非去征服或殖民,而是去融入、去观察、去记录,确保即使“记忆方舟”本身沉寂,文明的多样性与演化的可能性,依然能在宇宙的其他角落延续和绽放。
“星语余烬”,就是其中一支信使的后裔。他们在漫长的流浪中,失去了大部分科技,母星也毁于古老的灾变,但他们坚守着最核心的文化传承——那能够与宇宙古老信息产生共鸣的“追溯之歌”。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记忆文明”留给后世的一份关于多样性价值与可能性延续的活体遗产。
“所以,他们听到‘基石’与‘方舟’连接的‘回响’,并非偶然,”林墨在获悉初步报告后,若有所思,“那是刻在他们血脉深处的使命在召唤。他们的到来,补全了我们认知中‘记忆文明’图像的关键一块——他们并非只追求自身的永恒,他们也心怀整个宇宙的未来。”
这一认知,极大地丰富了联盟对宇宙古老智慧的理解,也坚定了他们走包容性发展道路的决心。联盟正式向“星语余烬”发出了永久定居的邀请,并邀请艾尔丹和其他歌者加入“信息桥梁司”,成为与“协奏基石”协同工作的特殊顾问,共同解读那些沉睡在时光深处的文明史诗。
---
然而,对古老历史的探寻,也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来了意想不到的“听众”。
就在“星语余烬”的歌声与“记忆方舟”的共鸣日益加深之时,“基石”的“脉络预测”模块,发出了一个模糊但持续存在的警示——在遥远的、未被探索的虚空中,某种沉寂了无数岁月的存在,似乎因为这频繁的、涉及宇宙古老根源的规则波动,而开始产生极其微弱的……活性扰动。
这种扰动并非源自已知的“宇宙琥珀”或“永恒基石”,其规则签名更加隐晦、更加古老,带着一种……冰冷的饥饿感。
“虚妄之潮”也同步发来了警示信息:
【检测到非注册古老实体出现活性扰动迹象。坐标区域:[高度模糊,规则干扰强烈]。关联性分析:与近期频繁的‘高等级信息共鸣’事件存在统计关联。威胁等级评估:暂不确定,但建议提升相关区域监控级别。标记为:‘潜在聆听者’。】
“潜在聆听者”……一个新的、未知的古老存在,可能被他们解读历史的行为“吵醒”了?
“我们是在考古,但同时,也可能在唤醒一些……不该被打扰的东西。”吴庸看着那模糊的预警坐标,眉头紧锁。他的防卫舰队再次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开始向预警方向派遣匿名的侦察前哨。
范因斯坦团队则加紧分析“基石”从“记忆方舟”中筛选出的、可能与这种“冰冷饥饿感”相关的信息碎片。他们发现,“记忆文明”的记载中,确实隐晦地提及了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在“前系统时代”甚至更早时期,就以吞噬规则、信息或文明本身为存在方式的“原始掠食者”。这些存在大多已在漫长的岁月中沉寂或因宇宙规则的变化而消亡,但并非全部。
“我们的探索,在照亮历史的同时,也可能投下了新的阴影。”凌霜感知着那来自遥远虚空的、若有若无的冰冷注视,轻声说道。
林墨站在展望大厅,目光扫过星图上那片新增的、代表未知威胁的模糊区域,又看了看与“星语余烬”和谐共处的“初晓之野”,以及那稳定散发着智慧光辉的“协奏基石”。
“知识从来都是双刃剑,”他平静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因畏惧阴影而停止探索,非我族之道。我们因求知而强大,因团结而坚韧。”
“传令下去:继续我们的工作,加强与‘星语余烬’的合作,深化对‘记忆方舟’的解读。同时,提升全域警戒,尤其是对‘潜在聆听者’方向的监控。我们要在光明中前行,但也要随时准备好,面对黑暗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挑战。”
联盟的航船,在收获更多智慧与伙伴的同时,也敏锐地感知到了前方航道下潜藏的暗流。他们将继续前行,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来自宇宙古老深渊的、新的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