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则锈蚀”源头的追查,如同在无垠的沙海中寻找一粒特定颜色的沙子。范因斯坦博士调动了“协同观测者”权限所能触及的全部数据库算力,将那些零星散布在宇宙历史中的、微弱的“锈蚀”事件痕迹,与已知的规则结构变迁、能量异常、乃至文明兴衰的记录进行超大规模的交叉比对与关联分析。
过程枯燥而漫长,消耗的资源足以支撑一个中等文明数万年的发展。守望者中枢的规则能量储备一度降至警戒线,连部分非核心的“星语”节点都暂时降低了输出功率以支援运算。所有人都明白,找不到源头,类似G-817的危机就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再次爆发,而他们未必总能及时赶到。
终于,在经历了数个标准周期的全力推演后,一个模糊却令人信服的模型被构建出来。
所有历史“锈蚀”事件的规则痕迹,其传播路径并非完全随机,它们都隐隐指向一个共同的、极其遥远的 “辐射原点” 。这个原点并非一个固定的空间坐标,而是……一个在时空中移动的“轨迹”。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博士将这个“轨迹”与宇宙规则数据库中最古老、权限等级最高的那部分历史日志(主要是关于宇宙极早期规则结构稳定化的记录)进行叠合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重合——
这个“锈蚀”的辐射轨迹,与数据库中记录的、某个在宇宙诞生后不久便“脱离”了主规则网络、去向不明的 “初始规则碎片” 的漂移路径,高度吻合!
“初始规则碎片……”林墨凝视着全息星图上那条横跨亿万光年、贯穿百亿年时光的暗淡轨迹,感到一股寒意从意识深处升起,“你是说,这种专门扼杀‘可能性’的‘锈蚀’,其源头可能是……宇宙诞生时分裂出去的一部分‘自己’?”
“可能性极高,”范因斯坦博士的数据流显得异常沉重,“根据最高权限日志的碎片化记载,在系统初始化末期,规则网络进行最终整合时,有一小部分承载着‘绝对秩序’倾向的规则集合,因其与主流演化方向(允许适度混沌与复杂性)存在根本性冲突,未能成功融合。这部分碎片脱离了主网络,如同手术中被切除的、过于激进的组织,被放逐到了宇宙的边缘。”
“但它没有消散,”凌霜的灵能感知着那条轨迹中蕴含的、一种冰冷而执拗的“存在感”,“它存活了下来,并且在漫长的漂流中……演化了。它将自身的‘绝对秩序’本质,扭曲成了这种具有攻击性和传染性的‘锈蚀’,仿佛一个被遗弃的、充满怨毒的孩子,要将它所憎恨的‘不完美’(生命与复杂性)从宇宙中彻底清除。”
这个真相,让整个守望者中枢陷入了沉默。
他们面对的,不是外来的入侵者,而是宇宙自身在诞生之初就埋下的一个 “肿瘤” ,一个因理念不合而被放逐的、偏执的“兄弟”。它代表着秩序走向极端、排斥一切不确定性的黑暗面。
“难怪‘架构师’对此没有直接干预,”吴庸恍然大悟,“这属于系统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到它们初始设计时的某种……‘失误’或‘未解决的矛盾’。将它们处理不了或者不愿直接处理的‘麻烦’,交给了我们这些专门处理‘复杂性’的‘合作者’。”
就在这时,仿佛是为了印证他们的推测,那条在星图上标注出的、“锈蚀”源头的漂流轨迹,其末端——代表其当前预测位置的区域——突然变得模糊起来,随后,一段来自“起源之影”接口的、更高权限的历史日志摘要,被解锁并传输了过来。
【…初始碎片‘秩序之极’(暂译)…确认脱离…其核心逻辑:纯净性高于存在性…】
【…检测到其与主流规则网络存在周期性、弱共振…共振可能引发规则排异现象(‘锈蚀’)…】
【…追踪与遏制任务…优先级:待定…资源需求:超高…与核心研究目标(观测复杂性演化)存在冲突…】
【…移交‘协同观测者’网络酌情处理…附:碎片当前潜藏区域预测坐标(误差范围:±3000光年)…】
“架构师”的回应,冰冷而务实。它们承认了问题的存在,阐明了根源,以“资源冲突”和“目标优先级”为由,将这个烫手山芋彻底甩给了“守望者”,并提供了最后的“线索”——一个巨大的、需要搜索的星空范围。
没有援助,没有指导,只有一句“酌情处理”。
压力如山般压下。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在宇宙尺度上漂流了百亿年、蕴含着宇宙本源“秩序”力量的古老存在,其威胁程度远超“晶噬”。搜索范围如此巨大,而对方显然具备极高的隐匿和移动能力。
“我们……该怎么办?”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力感。
林墨沉默着,他的意识与“创世蓝图”深度连接,感受着那条轨迹中蕴含的古老而冰冷的规则力量。这确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放弃意味着将无数“星语”网络中的生命置于永恒的威胁之下。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星图,扫过那些蓬勃发展的“星语疆域”,那些奇妙的“翡翠航道”,以及远方那个刚刚经历了劫难、正重燃希望的G-817文明。
“我们有‘星语’网络,”林墨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有无数双‘眼睛’,无数颗感知着规则变化的‘心’。”他看向凌霜,“你的灵能能捕捉到那种偏执的‘秩序’所散发的、与生命格格不入的‘寒意’。”
他转向范因斯坦博士:“博士,将‘锈蚀’的特征频率和源头的预测坐标,编译成一种特殊的‘警戒星语’,向整个网络广播。让我们所有的节点,所有具备规则感知能力的文明,都成为我们的哨站。”
他最后看向吴庸和小李:“组织一支精干的‘追踪者’舰队,装备最先进的规则隐匿和感应系统,随时准备根据网络反馈,前往目标区域进行确认和……必要的‘接触’。”
他的计划,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发动整个他们所守护的、充满“可能性”的网络,去搜寻那个代表着“绝对秩序”的古老阴影。
“我们要让那片沉默的星空,因为无数生命的注视而……变得透明。”林墨说道,“同时,这也是向‘架构师’展示,‘可能性’网络在面对自身根源威胁时,所能爆发出的……协同力量。”
一场横跨整个“星语”疆域的、史无前例的宇宙级搜索行动,就此展开。无数的意识被调动起来,无数的传感器指向了那片遥远的、黑暗的星域。
而在那规则后台的深处,“架构师”的几何投影,依旧沉默。但这一次,那冰冷的意识流中,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关注的涟漪。
它们想看的,或许不仅仅是“守望者”如何解决问题,更是这个由“可能性”编织的网络,在面对自身“原罪”般的威胁时,会展现出怎样的韧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