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的风带着水汽,把阿珠的发丝吹得乱舞。她攥着那卷牡丹绣屏,指节泛白,马背上的影子被初升的太阳拉得很长。青瑶帮她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轻声道:“表姑家在临江镇,坐船过去比骑马快,到了那边先打听清楚,别冒失上门。”
墨尘牵着马站在渡口石阶下,正跟船夫打听最早一班船的时辰。“卯时三刻开船,顺流而下,傍晚就能到临江镇。”船夫用草帽扇着风,瞥了眼阿珠怀里的绣屏,“这绣活真俊,是老锦绣坊的手艺吧?当年我婆娘最爱去那儿扯花线,说绣出来的帕子能招蝴蝶呢。”
阿珠眼睛一亮:“大叔也知道锦绣坊?”
“咋不知道?”船夫往船舷上吐了口烟渣,“当年坊里的苏掌柜,那双手巧得能绣出活鲤鱼,可惜啊……”他没再说下去,转身解开了船缆。
林澈把行李搬上船,回头招呼青瑶:“快上来吧,墨尘说这船晃得厉害,让我多备了些晕船药。”
青瑶扶着阿珠踏上跳板,木板在脚下咯吱作响。阿珠突然停下,望着月牙镇的方向,绣屏的边角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我总觉得娘就在那儿看着我呢。”她喃喃道。
“说不定真的在呢。”青瑶帮她把绣屏裹进包袱,“等找到表姑,一切就清楚了。”
船笛“呜”地长鸣一声,缓缓驶离码头。阿珠趴在船舷上,看着月牙镇的轮廓越来越小,直到缩成个模糊的黑点,才转过身,从包袱里拿出那封信反复看。信纸边缘都磨毛了,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她娘特有的小楷,每个笔画都带着股韧劲。
“你看这句,‘阿珠爱吃桂花糕,藏了罐糖桂花在樟木箱最底层’,”阿珠指着一行字笑,“我记起来了!小时候总偷着挖糖桂花拌粥吃,娘总说我是小馋猫。”
青瑶凑过去看,忽然发现信纸背面还有行极淡的字,像是用指甲划出来的:“临江镇码头第三家,竹编铺。”
“竹编铺?”林澈探过头,“表姑家是开竹编铺的?”
“娘没说过表姑做什么营生,只说她性子静,爱编些竹筐竹篮。”阿珠把信纸小心折好,“说不定就是这儿了,娘总爱用这种藏着掖着的法子。”
墨尘从船舱里端出三碗热茶,递给阿珠时特意多放了块糖:“临江镇的竹编很有名,打听起来不难。”他看向青瑶,把其中一碗递过去,“风大,喝点热的暖乎。”
青瑶接过茶碗,指尖碰到他的手,像被烫了似的缩了缩,却没躲开。船身轻轻晃了晃,她低头吹着热气,看见茶水里自己的倒影,脸颊有点发烫。
午后的阳光透过船窗,在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阿珠靠在舱壁上打盹,怀里紧紧抱着包袱,绣屏的边角从布缝里露出来,牡丹花瓣的金线在光里闪着细弱的光。林澈在跟船夫闲聊,打听临江镇的风土人情,时不时传来几句笑。
墨尘坐在青瑶对面,手里拿着根细竹条,无意识地在地上画着什么。青瑶瞟了一眼,见他画了个小小的船,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安”字,心里忽然软了一块。
“你说,阿珠娘会不会真的在竹编铺?”她轻声问。
“会的。”墨尘抬起头,眼神很定,“你看这信上的线索,一环扣一环,明显是早就计划好的退路,肯定不会让自己出事。”他顿了顿,补充道,“就算不在,咱们也能顺着竹编铺往下找,总能有头绪。”
青瑶点点头,看着窗外掠过的芦苇荡,忽然觉得这趟旅程像幅慢慢展开的画,虽然不知道下一笔会画什么,却让人心里踏实。
傍晚时分,船终于靠了临江镇码头。夕阳把江水染成金红色,码头上熙熙攘攘,挑着担子的小贩、扛着行李的旅人,还有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的老人。阿珠一眼就看见码头边的竹编铺,第三家,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苏记竹编”。
“苏记……”阿珠的声音发颤,“我娘也姓苏。”
铺子里坐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正低头编着竹篮,鬓角有几缕白发,手法娴熟得很。阿珠站在门口,脚像灌了铅似的挪不动,青瑶推了她一把,她才深吸一口气走进去。
“阿婆,买个竹篮。”她声音抖得厉害。
妇人抬头,看见阿珠怀里的包袱露出绣屏一角,手里的竹篾“啪”地掉在地上。她慢慢站起身,眼睛死死盯着那绣屏,嘴唇哆嗦着:“这……这是……”
“娘!”阿珠再也忍不住,扑过去抱住妇人,眼泪决堤而下,“娘,我找了你九年了!”
妇人愣了半晌,才颤抖着抚摸阿珠的背,哭得说不出话,只是重复着:“我的珠儿,我的珠儿……”
青瑶和墨尘、林澈站在门口,看着相拥而泣的母女,相视而笑。墨尘悄悄碰了碰青瑶的胳膊,往旁边指了指——铺子角落的樟木箱上,果然放着个小陶罐,上面贴着张纸条:“珠儿的糖桂花”。
夕阳的光斜斜照进铺子里,把母女俩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温暖的剪影。青瑶看着那罐糖桂花,忽然想起墨尘早上多放的那块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
“走吧,让她们娘俩好好说说话。”林澈拉了拉两人的袖子。
三人悄悄退到街上,墨尘看着青瑶被夕阳染红的侧脸,忽然说:“前面有家卖桂花糕的,去买点?”
青瑶抬头看他,见他眼里映着晚霞,像盛了半盏星光,忍不住笑了:“好啊。”
晚风带着桂花香飘过来,混着竹篾的清苦气,竟格外好闻。青瑶咬了口桂花糕,甜香在舌尖漫开,她侧头看墨尘,发现他正望着自己,嘴角沾着点糕粉,像只偷吃东西的松鼠。
“喂,沾到了。”她伸手替他擦掉,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嘴角,两人都顿了顿。
远处的码头传来船笛长鸣,近处的竹编铺里,隐约飘出苏掌柜的笑声,一切都像这桂花糕的甜,慢慢漫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