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关的清晨浸着霜气,曹复正蹲在投石机旁,指尖捏着块碎石打磨杠杆支点——昨夜的露水凝在木头上,凉得沁手,打磨后的支点比之前光滑了不少,能减少撬动时的摩擦。
“安国君,探哨回来了!”
萧山的脚步声踏碎晨静,他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麻纸,上面用炭笔涂着潦草的记号,“宋军撤了大半,往西南方向去了!”
曹复停下手里的活,接过麻纸凑近看——炭痕画的是宋军行军路线,终点指向漆、闾丘两城。
他指尖划过“漆城”二字,后槽牙微微发紧:“这两座城是鲁国西南门户,粮草储备足,城墙却比尼山关矮三尺,宋人是想绕开尼山关,抄我们后路。”
季良匆匆赶来,甲胄上的霜花还没化,看到麻纸后脸色一沉:“鲁军主力被牵制,而漆城守军只有三千,闾丘更少,肯定挡不住宋军主力!”
他抬手按在城墙上,冰冷的砖石硌得掌心发疼,语气里满是焦灼,却没提半句季家——这些天探哨反复禀报,季家领地毫无动静,既没出兵阻拦,也没私通宋军,倒真如曹复所说,只作壁上观。
曹复没急着应声,转头看向关外的炊烟——宋军营地只剩零星火把,显然是连夜拔营。
他想起现代战争里的“围点打援”,心里嘀咕:宋人倒是学聪明了,知道尼山关啃不动,转而打薄弱环节,可惜他们忘了魏国还在背后捅刀子。
“援军刚到,抽不出太多人支援。”曹复站起身,拍掉手上的木屑,“让漆、闾丘守军坚壁清野,把粮草运进内城,尽量拖延时间,魏军那边很快会有动静。”
他说得笃定,心里却没十足把握——密信里只说魏军拿下两城,没说会不会继续进攻,要是魏军按兵不动,漆、闾丘怕是真要丢了。
消息传回不到三日,坏消息就先到了:宋军集中兵力猛攻漆城,守军寡不敌众,城破后闾丘也相继失守,两座城里的粮草被宋军搬空大半。
信使跪在城头上,衣服被树枝刮得破烂,膝盖上的血污混着泥土,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安国君,宋军进城后烧了粮仓,还掳走了不少百姓……”
季良一拳砸在城墙上,砖石碎屑溅得满脸都是:“这群狗贼!等我带兵去救!”
“别冲动。”曹复拉住他,指尖能感受到他胳膊的颤抖,“宋军主力还在两城,我们贸然出兵,尼山关就空了,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他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魏国的方向——按时间算,魏军的消息也该到了。
间歇的等待里,曹复让人加固尼山关的防御,同时改良守城器械:给铁叉的倒刺加了层淬火,让它更锋利;把水囊改成了可投掷的“火油囊”,里面混着石灰粉,既能灭火又能呛敌。
他蹲在地上调试火油囊,不小心溅了点火油在手上,辛辣的气味刺得鼻腔发痒,心里却更踏实——这些改良的小玩意儿,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四日午后,西北方向传来捷报:魏军再下一城,连克宋国三城,兵锋直逼宋都商丘!
信使骑着快马,马汗浸透了马鞍,手里的竹简都被攥得变形:“安国君!魏军已经打到商丘城外三十里,宋国国君急令在鲁国的宋军回援!”
曹复猛地站直身子,手里的火油囊差点掉在地上——果然,宋人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刚到手的漆、闾丘。
他转头对季良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都带着松快:“机会来了,让军队分两路,趁宋军回援时,收复漆、闾丘!”
季良眼神一亮,转身就去点兵,甲片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曹复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嘀咕:季林这老狐狸倒是沉得住气,全程没掺一脚,是真怕引火烧身,还是在等更合适的时机?
宋军撤退得仓促,一路上丢盔弃甲,不少士兵因为粮草短缺,走得东倒西歪。鲁国援军赶到漆城时,城门只留了少量宋军驻守,看到鲁军旗帜就吓得弃城而逃。
“进城!”季良拔剑大喊,率先冲进城内——城墙上的宋国旗帜还在飘,被他一剑挑落,鲁国的“鲁”字旗很快重新升起,在风里猎猎作响。
漆城收复得顺利,闾丘也没费多少功夫。曹复走进闾丘城时,看到百姓们正打扫街道上的瓦砾,有个老妇人捧着碗热水递过来,碗沿还缺了个口,热水冒着热气,带着淡淡的米香。
“多谢安国君救了我们。”老妇人的声音带着颤抖,眼角的皱纹里挂着泪珠。
曹复接过热水,指尖被烫得微微发麻,心里却暖烘烘的。他转头看向城墙上的缺口——宋军攻城时留下的痕迹还在,砖石上的刀痕、火烧后的焦黑,都在无声诉说着这场战乱。
“让人把缺口补上,用石灰混碎石加固。”曹复对身边的士兵说,“再清点下粮仓,给百姓们分点粮食,让他们安心。”
夕阳西下时,两座城池的秩序渐渐恢复。曹复站在闾丘城头,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心里清楚,这场危机暂时解除了,但宋国不会善罢甘休,季家的态度也依旧不明朗。
他捡起块城砖碎片,在手里掂了掂——碎片边缘锋利,能划破皮肤。就像现在的局势,看似平静,实则藏着不少隐患。
季良走过来,手里拿着个从宋军营地缴获的铜壶,壶身上刻着宋国的纹饰:“安国君,宋军撤退时留下不少军械,我们正好用来补充装备。”
曹复接过铜壶,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看着壶身上的纹饰,忽然想起密信里的内容——宋国腹背受敌,粮草短缺,短时间内怕是再难组织大规模进攻了。
风从城头吹过,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淡淡的烟火气。曹复把铜壶递给身边的士兵,转身走向城门——尼山关还需要驻守,漆、闾丘也得加强防御,这场和宋国的较量,还没到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