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洛阳中心广场】
尽管春寒料峭,但阳光难得明媚。一大早,洛阳中心广场及周边街道就已被人流填满。
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各种小吃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熟人之间的招呼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戏台上,来自洛阳本地和外地请来的着名戏班,轮番上演着喜庆或寓意吉祥的剧目,锣鼓喧天,唱念做打,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在罗艺亲自指挥下,金吾卫士兵们组成人墙,隔离出了戏台正前方一片视野最佳的区域。
这片区域内的百姓,都是经过初步筛选的良善之家或是有头有脸的士绅代表,他们虽然兴奋,但也显得较为克制,不时紧张又期待地望向皇宫方向。
巳时正刻,忽然间,广场外围的喧哗声陡然升高,如同潮水般向中心涌来!
“来了!陛下来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顿时,万民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通往皇宫的御道方向。
只见一队精锐彪悍的骑兵率先开路,玄甲黑盔,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迅速在人群中分开一条通道
。紧随其后的,是皇帝的仪仗,旌旗伞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然后,众人便看到了那辆装饰着金龙、却并未完全封闭的御辇。
御辇之上,杨勇并未穿着沉重的衮服,而是一身较为轻便的绛纱龙袍,外罩一件玄色狐裘大氅,更显英挺从容。
他没有坐在辇内,而是站在辇前,面带温和的笑容,向着道路两旁以及广场上如山如海的百姓们频频挥手致意。
“陛下万岁!”
“万岁!万岁!”
刹那间,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直冲云霄,震耳欲聋!
无数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向着他们心目中的圣君顶礼膜拜。
许多人一生都未曾想过,能如此近距离地见到真龙天子!
杨勇感受着这如同实质般的爱戴与狂热,内心似乎也随之澎湃涌动。
他目光缓缓扫过激动的人群,系统赋予的“杀意感知”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周围。
在他的感知中,绝大部分都是纯粹的敬仰、兴奋和喜悦,只有零星几点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阴暗情绪,也迅速被混在人群中的情报司探子锁定并悄无声息地带走处理,甚至未能掀起一丝波澜。
他停留在划定区域的时间并不长,观看了片刻戏台上的表演,接受了万民的朝拜,展现了他亲民的一面后,便在罗艺和金吾卫的严密护卫下,从容起驾回宫。
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造成的轰动效应却是无与伦比的。
“看到没?看到没?陛下刚才朝我这边看了!”
一个跪在地上的年轻工匠,激动地抓着同伴的胳膊,脸色涨红。
“陛下真是……真是天人之姿啊!”
他身旁一个老书生模样的士绅,望着御辇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与折服:“如此气度,如此亲民……古之尧舜,不过如此吧?”
皇帝的亲临,将春节的庆祝活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接下来的日子里,写对联、庙会祈福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官府组织的文吏和招募的士子在广场一侧摆开长案,免费为百姓书写春联,墨香混合着人们的笑语,充满了文化的温度。
寺庙道观前,香火鼎盛,人们祈求着新一年的平安与顺遂。
【上元节,洛阳】
真正的盛宴在上元节这天达到顶峰。
夜幕降临,整个洛阳城却亮如白昼。
不仅家家户户门前灯笼高挂,官府更是在主要街道、广场、乃至洛水河畔,悬挂起了数以万计、造型各异、精巧绝伦的花灯!
有栩栩如生的龙灯、凤灯、瑞兽灯,有取材自神话传说的八仙过海灯、嫦娥奔月灯,还有利用玻璃和镜片原理制作的、能够旋转变化的走马灯……
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将这座帝都装点得如同传说中的仙境。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心广场上空,由将作监巧匠们精心制作的一条长达十余丈的巨型金龙灯。
龙身内部点燃了特制的鲸油蜡烛,通体金光璀璨,龙首昂然向天,仿佛下一刻就要腾空而起,翱翔九天,引得观者无不啧啧称奇,视为祥瑞。
人群中,摩肩接踵。
穿着新衣的少女们手持小巧的莲花灯,笑语盈盈;
孩童们骑在父亲的肩头,指着各式花灯兴奋地大叫;
年轻的士子与伴侣并肩而行,猜着灯谜,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与浪漫;
甚至还有许多穿着各色工坊制服、刚刚下工的工匠学徒,也融入了这欢乐的海洋,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
当然,维持秩序的衙役和兵丁们也更加忙碌。
他们警惕地巡视着,大声提醒着注意防火,疏导着过于密集的人流。
尽管疲惫,但想到加倍的俸禄和怀中揣着的、陛下赏赐的肉食凭票,以及那份身为帝国秩序维护者的责任感,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砰——啪!”
随着几声巨响,一簇簇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轰然绽放,如同巨大的、色彩斑斓的菊花牡丹,瞬间照亮了无数张仰望的、充满惊喜的脸庞。
这是将作监火药作坊根据陛下提示改良的庆典专用烟花,虽然和现代比起来还比较原始,但在隋代已是震撼人心的奇观了。
欢呼声、赞叹声、与烟花的爆鸣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太平盛世最动听的乐章。
在这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也有细心的观察者。
一个从江淮迁至洛阳不久的商人,站在自家店铺二楼,望着楼下川流不息、面带笑容的人群,对身旁的账房先生感慨道:“瞧瞧这洛阳,瞧瞧这气象……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啊!汪公、杜公他们……当初的选择,或许真是对的。”
账房先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东家说的是。如此盛世景象,若非亲眼所见,实难想象。陛下不仅能征善战,更善于治国安民。听说长安那边,今年这个年,过得可不太平……”
商人奇怪道:“哦?怎么说?”
“东家,您有所不知,我这不年前和几个老乡聚会嘛,当时有人提起,说是李唐那边的突厥蛮子好像要南下了。”
“诶,这下老百姓又要遭罪了呀!”
“谁说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