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关中,长安】
《隋报》如同插上了翅膀,通过官道驿骑、商旅携带,迅速传入了长安城。
这座李唐的都城,表面上依旧繁华,但暗地里却涌动着紧张与好奇的暗流。
隋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这里被放大、解读。
一份《隋报》很快被抄录、传阅,送到了各大臣的案头,最终摆在了未央宫的龙案之上。
【未央宫,朝会】
李渊高坐龙椅,面色红润,志得意满。近来据有关中、陇右、巴蜀,实力大增,让他颇有睥睨天下之感。
他手中也拿着一份抄录的《隋报》,轻轻抖动着,发出哗啦的声响。
“诸位爱卿,都看看,都看看!”
李渊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和不易察觉的酸意,“朕的这位表亲,倒是很会弄些新奇玩意儿。打了一个吃人的蠢贼,便如此大张旗鼓,刊印成文,传遍天下。呵呵,这般自夸自耀,也不怕天下人笑话?”
殿下文武百官神色各异。
太子李建成率先出列,脸上带着迎合的笑容:“父皇所言极是!杨勇小儿,不过是仗着些奇技淫巧之火器,侥幸胜了朱粲那等疯癫蠢贼,便如此沾沾自喜,大肆宣扬,实乃浅薄之举!岂知父皇运筹帷幄,坐拥关中天府、巴蜀粮仓,方是真正的帝王气度!儿臣以为,此等哗众取宠之物,不值一哂。”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脸上露出轻蔑之色。
“太子殿下说得对,不过是自我吹捧罢了。”
“战场胜负,岂是一纸文书所能尽述?夸大其词,必然不少。”
“有伤风化,有伤谦德……”
然而,宰相裴寂手捧那份抄录的报纸,看得却极为仔细。
他老谋深算,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出列躬身,语气凝重道:“陛下,太子殿下,老臣以为,此事……恐怕并非‘自夸’二字那么简单。”
李渊挑眉:“哦?裴爱卿有何高见?”
裴寂指着报纸道:“陛下请看,此报所载,并非空泛吹嘘。朱粲罪行,桩桩件件,描述细致,令人发指,极易激起民愤;战事过程,虽凸显火器之利,亦未完全抹煞将士用命;尤其这战后善后诸策,条理清晰,仁政尽显。此报一出,天下人只会念杨勇诛魔之功、恤民之德,谁会去深究其是否‘自夸’?此乃……极高明的收揽人心之术啊!”
封德彝也接口道:“裴相所言极是。更可虑者,此报定期刊发,朝廷政令、陛下言行,皆可由此直达民间士庶,长此以往,隋廷威信必深植人心。而我大唐……百姓所能闻者,恐多为市井流言,或经层层转达、早已变味的官府文告。此消彼长,绝非福音!”
李渊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眉头微蹙起来。
他并非蠢人,刚才的轻蔑半是出于对杨勇的本能反感,半是出于帝王的面子。
此刻听两位重臣一分析,顿时觉得这薄薄的报纸重似千斤。
“依二位爱卿之见……”李渊沉吟道。
此时,齐王李元吉满不在乎地嚷嚷道:“这有何难?他杨勇能办报,咱们就不能办?咱们也办一个《唐报》!把父皇的英明神武、大唐的国泰民安、还有他杨勇的劣迹丑事,都写上去!让天下人也知道知道,谁才是真命天子!”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不少宗室将领和附和者的赞同。
“齐王殿下说得对!”
“咱们也办!还要办得比他的更好!”
“对对对,歌功颂德,颂扬陛下美名!”
李渊闻言,心中顿时一动,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和期待涌上心头。
是啊!
凭什么只能他杨勇宣扬自己?
朕据有关陇巴蜀,文治武功哪一点差了?
若也有一报,将朕的功德、大唐的强盛广传天下,让四海归心,让那杨勇治下的百姓也心生向往……这岂不是一桩美事?
他仿佛已经看到天下百姓争相阅读《唐报》、交口称赞他李渊圣明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抚须颔首:“元吉此议,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殿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大臣开始畅想如何办报,如何颂圣,仿佛只要一办报,就能立刻压倒洛阳的风头。
然而,就在这一片“真香”氛围中,一个冷静的声音如同冷水般泼下。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仍需慎重。”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秦王李世民。
他剑眉微蹙,面色沉静,出列躬身。
李渊的好兴致被打断,心中已有几分不悦,淡淡问道:“世民又有何不同见解?”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那些兴奋的同僚,沉声道:“父皇,办报易,办好难,欲使其真正见效则更难。观《隋报》,其能迅速引发关注,关键在于三点:其一,内容实,朱粲之恶、南阳之惨、王师之胜,皆乃事实,故能取信于人;其二,举措新,免税、工赈、医棚,皆是惠及百姓之实政,故能赢得民心;其三,时机巧,趁大胜之余威,顺势推出,故能一鸣惊人。”
他顿了一顿,语气转为凝重:“反观我大唐,如今虽据有三秦,然境内初定,百废待兴,百姓虽得喘息,远未富足,况且北方尚有朔方郡梁师都盘踞在侧,此人与突厥勾结已久,实为我朝心腹大患,当予以小心应对。其次,若此时若仓促办报,内容从何而来?难道就是整日歌功颂德,空言圣明?还是夸大其词,宣扬未至之盛世?前者空洞无物,久之令人厌弃;后者则如沙上筑塔,一旦真相被窥破,反损朝廷威信,徒惹天下笑话!儿臣非是反对办报,而是认为,当务之急,应是脚踏实地,劝课农桑,抚恤百姓,整顿吏治,积蓄国力。待我大唐府库充盈,百姓安乐,自有说不完的政绩可刊载,何须急于一时?届时再办报,水到渠成,方是正道。此时若只为与杨勇争一时意气,恐……恐画虎不成反类犬,请父皇明察!”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得刚才还热血沸腾的众人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