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朝歌心知肚明。
近来尉迟澈手段铁血,借着钱友仁倒台的东风,雷厉风行地打击贪腐,抄家下狱了不少人,搞得人人自危。
而新任户部尚书季晟辙更是像个铁公鸡,严格执行预算,一分钱多余的开销都不批,彻底断了各部门的潜规则。
这简直是刨了他们的祖坟,触动了最根本的利益。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汇报事项,讨论政令。
底下官员们看似恭敬,但那股子不满的情绪几乎要漏了出来。
慕朝歌一边听着,一边飞速运转。
她忽然想明白了更深一层:大殷国一直以来道德标杆立得很高,但给的俸禄却低得可怜。一个七品县令,那点微薄俸银别说养活一大家子人,维持基本的体面都够呛。
这不明摆着逼着官员去想歪门邪道捞钱吗?
等到议事暂告一段落,殿内陷入一种安静时,慕朝歌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众卿近日辛苦,朕心甚慰。”她先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然而,朕看着诸位的神色不太好看。可是对朕近来推行新政有所不满?”
这话问得太直接,吓得底下官员齐刷刷跪倒一片:“臣等不敢!”
“不敢?”慕朝歌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是不敢,而并非没有,是吧?”
没人敢接话。
慕朝歌站起身,目光扫过那些低垂的头:“你们心中所想,朕岂能不知?无非是觉得,朕断了你们的财路,让你们日子难过了,是吗?”
跪着的官员们身体伏得更低了,冷汗涔涔。
“朕今日叫户部算了笔账。”慕朝歌停下脚步,“算算我大殷一个清廉的官员,若要维持一家老小温饱,不受贿,不贪墨,一年需要多少银两!结果,让朕触目惊心!”
她顿了顿,看着下方竖起的耳朵,宣布道:“朕决定,从即日起,给所有官员涨俸禄!”
“啊?”底下瞬间响起一片惊呼和抽气声。所有人都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皇帝。
慕朝歌对季晟辙点了点头。
季晟辙虽然憔悴,但此刻精神抖擞,上前一步,从袖中抽出一卷黄帛,朗声宣读起来。
“……正一品,岁俸银一千二百两,禄米六百石!”
“……正三品,岁俸银六百两,禄米三百石!”
“……正七品,岁俸银一百二十两,禄米六十石!”
许多官职的俸禄,比起以往,足足翻了十倍!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做出重大政绩或者特殊贡献的额外赏赐!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懵了。
十倍啊!许多官员手指都在发抖,飞快地心算着自己家以后一年能有多少进项,能过上宽裕体面的日子!
那些一直过着清贫日子的官员,此刻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坚守原则,内心不是没有委屈。如今,陛下竟然看到了他们的难处,用这种方式肯定了他们,解决了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有人甚至忍不住当场低声啜泣起来,用袖子擦拭着眼角。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是谁先反应过来,激动地叩拜。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充满了整个紫宸殿。
慕朝歌看着底下的臣子们,心里暗暗撇嘴:果然,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最能打动人心。
尉迟澈那套震慑,只能压得住一时。
她重新坐回龙椅,心情颇好地盘算着:嗯,涨了俸禄,以后谁再敢贪,收拾起来就更理直气壮了!
这就叫……高薪养廉?不对,是提高了犯罪成本!
随后,季晟辙再次出列。
“启禀陛下,臣奉旨拟定官员子弟入学新规。凡在京为官满五年、地方为官满八年者,其后代可免束修,入国子监就读,一应书籍笔墨都由朝廷供给。”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低眉顺眼的官员们纷纷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季晟辙继续道:“此举既为朝廷选拔良才拓宽了门路,也让诸位同僚没了后顾之忧,可全心效忠陛下,为国效力。”
“陛下圣恩浩荡!”一位白发老臣跪地高呼,声音哽咽。
他家中三个孙儿正值学龄,每年光学费便是一大笔的开支。
紧接着,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发自内心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龙椅上,慕朝歌微微颔首,面上保持着威严。她抬了抬手,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爱卿平身。”
“朕常想着,诸位尽心国事,朕自当解决诸位的后顾之忧。从今往后,但望众卿同心同德,共创大殷盛世。”
这话说得漂亮,朝臣们再拜起身时,眼中已满是敬佩。
谁能想到,俸禄增加之后,皇帝又给了如此重的礼?子女教育乃头等大事,如今朝廷全包了,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退朝后,官员们三三两两走出紫宸殿,个个面带红光,交谈中无不称赞。
“陛下近来真是圣明啊,先是整顿吏治,后又增加俸禄,如今又解决了子女就学难题。”
“是啊,听说这些新政都是陛下与慕妃娘娘商议而定的。”
“慕妃娘娘?就是提出建博物馆的那位?”
“正是!听说今日博物馆开馆,娘娘亲自担任馆长呢!”
此时的皇城东南角,一座前所未有的建筑前,已是人山人海。
这是一座三层的建筑,门额上悬挂着皇帝御笔亲题的“大殷博物馆”五个鎏金大字。
百姓们挤在门前,翘首以待,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这里面全是钱尚书家抄出来的宝贝?”
“何止!据说有夜明珠比人头还大,金碗银筷数不胜数!”
“这博物馆是什么来头?怎么从前没听说过?”
“据说是慕妃娘娘想出来的主意,说要把贪官的家产展示给百姓看,既警示官员,又让咱们开开眼界。”
“慕妃娘娘真是奇女子啊!”
人群外围,几个小贩趁机做起了生意,卖瓜子的、卖糖水的、甚至还有专门制作了“博物馆参观指南”的小册子,生意都十分红火。
博物馆三楼的望台上,尉迟澈悄然出现。
他身后站着两位官员,一个姓王,一个姓李,都是六品小官,被临时调来协助博物馆开馆事宜。
两人面上恭敬,眼神却透露着些许不满。
被派来听从一个妃子调遣,对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实在有失身份。
即便这个妃子最近颇得圣宠。
“娘娘,时辰快到了,是否准备开馆?”王官员躬身问道。
尉迟澈眉头微蹙,转身看向二人,目光冷冽如刀。
“在这里,没有娘娘,只有馆长。”声音清冷,带着威严,“若再叫错,便不必来了。”
两位官员浑身一颤,下意识地躬身更低:“下官知错,馆长大人。”
他们心中一愕,这慕妃的眼神怎么如此吓人?那目光中的威压,竟比面见圣上时还要令人毛骨悚然。
尉迟澈不再多看他们一眼,转身面向广场。
他抬手轻轻一挥,下方的禁军统领立刻会意,一声令下,数十名禁军齐声呵斥:“肃静!”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成千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望台。
风吹动尉迟澈的衣袂,猎猎作响。
他展开手中的文书,声音清越,远远传开来:
“今日,大殷博物馆开馆。此馆陈列前户部尚书钱友仁贪腐所得,计有黄金八万两,白银二百四十万两,田产地契无数,古玩珍宝一千二百件……”
每报一个数字,人群中就响起一阵惊呼。
这些数字远超普通人的想象,许多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尉迟澈继续道:“设立此馆,并不是为了炫富,也不是为了满足好奇。一为警示,为官者当以钱某为戒,贪腐终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二为明志,陛下肃清吏治的决心坚如磐石。三为启迪,愿百姓知道朝廷的决心,共建盛世!”
百姓们闻言,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说得好!”一个老汉激动地大喊,“贪官就该如此下场!”
“陛下圣明!娘娘英明!”更多人跟着高呼。
人们不仅为“慕妃”的绝色容貌所惊艳,更为她那不凡的气度所震撼。
谁能想到,一个深宫妃子,竟有如此见识和魄力?
博物馆门前人声鼎沸,百姓们正排队等候入场,忽然一个摇着折扇的青衣书生从人群中踱步而出,站在广场中央。
“诸位乡亲且听我一言!”书生嗓音洪亮,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博物馆虽是新奇,但由女子担任馆长,实在有违纲常!”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个胆大包天的书生身上。
维持秩序的禁军立即上前要将他带走,却被望台上的尉迟澈抬手制止。
“让他说。”清冷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不带一丝情绪。
书生得了许可,更加得意,摇着折扇环视四周,朗声道:“女子出任官职,已是闻所未闻。而后宫妃嫔抛头露面,更是有违妇道!《女诫》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慕妃娘娘不专注于为陛下开枝散叶,反而在此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他顿了顿,见人群中有人点头附和,语气更加激昂:“更何况,让女子压过男子,岂不是乾坤颠倒?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这番话确实煽动了不少人,人群中响起阵阵议论声。
几个老者捋着胡须频频点头,一些妇人则窃窃私语,显然对这大胆书生的言论既惊讶又有些认同。
尉迟澈面色不变,缓步从望台走下。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你说完了?”尉迟澈在书生面前站定,声音冷冽如冰。
书生被那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仍强装镇定:“在下只是据理直言。”
“据理?”尉迟澈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明显的嘲讽,“你所谓的理,不过是无能者维护自尊的遮羞布罢了。”
书生脸色顿时涨红:“你休要侮辱人!”
“侮辱?”尉迟澈目光如刀,直刺对方的内心,“你寒窗苦读十余载,却仍是一介白身,见女子有了点成就,便以纲常礼教为名加以打压,这不是无能又是什么?”
他环视四周:“诸位可曾想过,为何总有人强调女子不该做这做那?无非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女子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展现出远超他们的能力!”
书生气得浑身发抖,折扇“啪”地一声合上:“强词夺理!自古以来男女有别,各司其职,这是圣人之教!”
“圣人之教?”尉迟澈冷笑,“那陛下钦点女官甘文玥为我国第一个女官,也是违背圣人之教了?”
这话一出,书生顿时语塞。
质疑皇帝的决定,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尉迟澈乘胜追击:“陛下圣明,用人唯才不论男女。你今日在此质疑本馆长的任命,实则是在质疑陛下的决策!”
“不、不敢...”书生额头渗出冷汗,明显慌了神。
尉迟澈面向人群,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曾言,大殷盛世当人尽其才,不论男女贵贱,皆可自由发展。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珍宝的地方,更是陛下推行新政,广纳贤才的明证!你们在此质疑,可是要违背圣意?”
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谁敢公然反对皇帝的政策?
那书生见势不妙,却仍不甘心,指着尉迟澈道:“你不过一介女流,还是后宫妃嫔,在此抛头露面,就是不合礼制!”
这时,他情绪激动之下,手指几乎要点到尉迟澈鼻尖。
电光火石间,谁也没看清发生了什么,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接着是书生的惨叫。
尉迟澈以手中卷起的文书为武器,精准地打在书生伸出的食指上,将其生生折断。
紧接着一记踢裆,将书生踹倒在地。
“禁军!”尉迟澈声音冷冽,“将此人拖下去,以扰乱秩序罪论处!”
四名禁军立即上前,将疼得蜷缩成一团的书生拖走。
全场鸦雀无声。
百姓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这位“慕妃娘娘”竟然有这么厉害的身手。
尉迟澈环视四周,目光所及,无人敢与他对视。
“还有人要质疑陛下的决定吗?”
一片死寂。
良久,终于有个胆大的老汉开口:“馆长大人威武!这种人就该严惩!”
“对!对!陛下圣明!馆长英明!”越来越多的人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