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虽说面色窘迫。

但桓应先生沉默片刻后,赧然看着崔岘说道:“惭愧!朽木难雕,昏镜难鉴。”

“老夫穷经八十载,竟不能对君一问。”

自崔岘应五年之约,于开封登台后,共计辩了三次。

第一次,辩大儒陈冲,两个回合,胜。

第二次,辩修文先生,一个回合,胜。

如今这第三次辩论,更为夸张离谱。

桓应先生一字未辩,直接输了!

那可是82岁高龄,岳麓书院山长,古文经学派泰斗级代表人物、大梁文坛的活化石——

桓应先生啊!

辩经台上。

14岁的崔岘,年轻肆意,神采飞扬。

82岁的桓应,腰身佝偻,头发花白。

如此两相对比,当真格外震撼。

台下无数道苍老目光怔怔的看着崔岘,表情似哭非哭,甚至带上了畏惧。

他们还在消化桓应先生输掉了的事实。

以及,《尚书》好像真的要完蛋了!

任谁都想不到,万千老儒汇开封,教训经贼崔岘,最后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唯有修文先生,看着比自己输得更惨的桓应老先生,苍白难堪的脸色隐隐好转了一些。

一片安静中。

崔岘向桓应先生执手作揖礼,问道:“老先生可知己身何故见困?”

啊?!

通常这种情况下,面对前辈的认输,后辈不都应该谦逊一番吗?

怎么还追着打呢!

东莱先生‘噗嗤’笑出声,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班临、旬彰憋笑憋的很是辛苦。

桓应老先生张了张嘴,老脸微红,讷讷问道:“愿闻其详。”

崔岘认真道:“《尚书》本有错简讹文,譬如圭璧蒙尘。既奉残经为圭臬,犹持断刃试锋芒,安得不败?”

此话,实在大逆不道。

换做先前,台下的老儒们,绝对要对他群起而攻之,怒骂声一片。

然而此刻,无人开口。

他们被崔岘打怕了。

所以学乖了。

听闻这话的桓应,愕然片刻后,忽抚掌大笑:“妙哉!照此说来,非老夫之过,乃《尚书》之谬也!”

接着他拭额作释然状:“否则今日这般窘态,几损我半世清名矣!”

台下。

许多老儒们脸色都扭曲了,但又敢怒不敢言。

你该不会以为自己很幽默吧?

这是什么地狱级笑话!

崔岘跟着笑:“老先生乃‘观过知仁’也。”

此话出自《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他在顺着桓应先生的话,替老先生解围。

但,‘过’在何处?

——‘过’在《尚书》。

桓应脸上的笑意缓缓收敛。

班临、旬彰二位先生,同样眯起眼睛打量崔岘。

这少年郎,当真好魄力!

他今日,是铁了心要给《尚书》钉上一个‘过’字了!

周遭气氛陡然紧绷。

无数身穿儒衫的老儒们,脸色阴沉不定,眼神闪烁。

他们确实没有辩赢崔岘。

但不代表《尚书》就一定要完蛋!

就像先前,他们成百数千人齐齐开口、呵斥崔岘那般。

此刻,他们同样能以势压人!

只要桓应带头,千百老儒联名上书参本,纵然崔岘有位首辅师祖,也不敢说能全身而退。

古文经学派运行千百年的‘经学秩序’,岂是那么容易打破?

若是‘烧死崔岘’就能结束这次危机,想来台下一定不缺学术疯子,跳上来拉着崔岘同归于尽。

似乎是察觉到情况不对。

开封县衙、府衙的差役们,悄然握住手中的刀,维持秩序。

百姓们面露惊异。

而身处其中的大量年轻士子们,则是频频看向周围的老儒,脸上有慌乱,也有怒意。

这是准备干什么!

辩不过,就准备玩儿脏的?

裴坚、庄瑾、严思远一群人,不敢再说半句浑话,眼睛里尽是警惕。

辩经台后方,大山等一群保镖,已经在犹豫要不要冲上去。

关键时刻。

却听桓应先生悠悠吟诵道:“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堪称无差别暴击。

对着在场老儒们破碎的心脏猛猛扎刀子。

扎的众人脸色青白交加。

看着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怜。

方才绷紧的气氛,霎时便散了。

“子能破壁,老夫岂为守冢之人?”

桓应先生似是对周遭的变故一无所知,他伸出手,颤巍巍整理衣冠。

而后看向崔岘,认真道:“然老夫亦有一问:治学之要,当‘唯经是循’以承道统,亦或‘疑古求真’以明本心?”

哗!

此话落下,当即令无数老儒神情惊骇。

甚至有老儒不顾礼节,怒斥道:“桓应先生,请您慎言!”

作为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应该坚定‘唯经是循’!

何来‘疑古求真’?

这甚至不可以是一个值得询问的问题!

但,桓应先生当众问了出来。

他询问的人,还是挑出《尚书》诸多漏洞的经贼崔岘!

这么一句提问,性质就彻底变了。

经权神圣从不容置疑,到可以辩驳!

但此刻他们尚且不知道——

岂止是性质变了?

马上,将会迎来文坛历史上,最疯狂、最荒谬,最震撼,并足以被铭记于史书上的一幕。

班临、旬彰互相对视,余光瞥向师叔桓应袖间。

那里,存放着一块山长玉圭。

桓应老先生问的不是问题。

是考教。

是传承。

是岳麓书院的未来。

是……经书的本源。

如此厚重的担子,眼前的年轻人,能扛起来吗?

在东莱先生满眼欣慰,骄傲的注视下。

他的徒弟崔岘,不卑不亢一甩袖袍,看着桓应朗声笑道:“但请老先生赐教。”

桓应说‘有一问’。

崔岘却说‘请赐教’。

那这就不再是单方面的询问。

而是成为了一场辩论。

怎么会有这般可爱有趣、招人喜欢的后生啊?

桓应眉眼弯起,只觉得一颗心都变得格外柔软。

他温声开口,语气慢吞吞,像是话家常那般,看着崔岘笑道:“《孝经》云: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法言既出圣口,吾辈安敢不循?譬如江河奔流,岂可逆溯其源?”

不愧是‘活化石’级别的人物。

一打起辩论,可谓信手拈来,返璞归真。

全然没有半分先前被‘五惑’难倒的窘迫。

崔岘略作思索,答道:“《易》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若江河必依故道,禹王何必疏九川?”

“圣人仰观俯察而作《易》,正教吾辈效法天地之新变。”

桓应先生依旧笑呵呵的:“《礼记》明训:‘毋剿说,毋雷同。’郑注云:‘必则古昔,称先王。’雷同固然不可,然离经叛道,岂非更危?”

崔岘挑了挑眉,反击道:“《孟子》讥陈相‘子倍子之师而学之’,然许行倡‘并耕’之说,孟子亦驳之——若唯师是从,何须驳许行?”

“吾辈当学孟子之师其心而非师其迹!”

他俩毫无征兆开辩。

且迅速有来有回开打。

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以至于数次交锋过后,在场无数看客才震惊反应过来——

这是一场何等精彩绝伦的辩论!

甚至有读书人一边听,一边奋笔疾书记录。

连对‘经贼’崔岘恨之入骨的酸儒们,此刻表情都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这,才能称得上是辩论啊!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