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医院前的青石板上排起了长队。天刚蒙蒙亮,从京畿各县赶来的百姓就已在此等候。队伍最前方,几位身着素袍的医官正在为一位老妇诊脉,旁边的小学徒飞快地在竹片上记录着症状。

\"大娘,这是七日份的'清肺散'。\"医官包好药末,又递过一块木牌,\"三日后凭此牌来复诊,不必再排队。\"

老妇千恩万谢地离去,队伍中响起一片赞叹。这是太医署新设的\"惠民医局\",专为平民百姓提供免费诊疗。更难得的是,这里看病不问身份,连最卑贱的奴婢也能得到救治。

皇城内的李承乾正在翻阅医局送来的《诊籍》。这些按日记录的病例,详细记载着各种症状与用药效果。他特别注意到\"咳喘\"一症下,不同医师开出的方子各有千秋。

\"传孙思邈。\"皇帝放下竹简,\"朕有事请教。\"

须发皆白的老神医很快到来。听完皇帝的问题,他捋须笑道:\"陛下明鉴,这正是老朽推行'医案集议'的初衷——让诸位医师各抒己见,再择优推广。\"

\"善!\"李承乾眼前一亮,\"何不将此法制度化?每月朔望,召集太医署精英会诊疑难杂症。\"

\"老朽还有一请。\"孙思邈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老朽整理的《千金方》,想请陛下准予刊印,惠及四方。\"

李承乾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数百种常见病的治法,用药多取寻常草木,甚至还有\"以形补形\"的食疗方。

\"妙哉!\"皇帝拍案叫绝,\"朕命将作监以活字精印千部,分发各州县。另在太医署设'方剂库',广收民间验方。\"

诏令一出,各地献方者络绎不绝。有深山隐士献出祖传金疮药,有江湖郎中呈上秘制接骨膏,甚至还有胡商贡献了大食的眼科疗法。晋阳公主主动请缨,带领太医署众医日夜整理,按病症分类编纂。

小公主别出心裁,将药方按\"急缓养\"三类标注:急症方求速效,缓症方重调理,养身方宜平日服用。更妙的是每方末尾注明\"宜忌\",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这日李承乾巡视太医署,发现后院新建了几间砖房。推门进去,只见里面摆满笼屉,蒸汽氤氲中,几位药师正在炮制药材。

\"陛下,这是'蒸药房'。\"孙思邈介绍,\"药材经蒸晒后,药性更纯,也更易保存。\"

隔壁的\"炼丹室\"更令人称奇。不同于方士的铅汞之术,这里用特制琉璃器皿提纯药物精华。一位年轻药师正将蓬莱紫草浸泡后蒸馏,得到几滴晶莹的紫色液体。

\"此物一钱可抵原草一斤!\"老神医兴奋地说,\"只是制法繁琐...\"

\"无妨。\"李承乾当即决定,\"设'药工坊'专司此事,朕要最好的伤药配给边军。\"

随着《千金方》的传播,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许多州县缺医少药。李承乾召集众臣商议,最终决定在各道治所设立\"医官学\",选拔聪慧子弟学习基础医术,两年学成后派往各县。

\"陛下,培养一个医师至少五年...\"太医令犹豫道。

\"先解燃眉之急。\"李承乾早有打算,\"学成者称'医助',专治常见小病,大病仍送州府。每年考核,优异者可深造。\"

与此同时,药圃的扩建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禁苑东南角划出百亩地,按气候分设\"温凉干湿\"四个区域,试种各地药材。最令人称奇的是那座\"琉璃药宫\"——用透明琉璃瓦搭建的暖房,可培育南方珍稀药草。

初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痢疾在京畿蔓延。太医署全体出动,在长安各坊设立临时医点。晋阳公主发现,许多贫民区患者不愿就医,细问才知是怕传染家人。

\"皇兄,儿臣想设'隔离病舍'。\"小公主连夜入宫禀报,\"孙爷爷说有些病会'过人'...\"

李承乾立即准奏,更下令将城外的废弃军营改为临时医所。为消除百姓顾虑,他命人在病舍周围遍植薄荷、艾草等驱疫植物,又派高僧道士每日诵经祈福。

疫情刚稳,江南又报疟疾。太医署紧急调配新研制的\"青蒿丸\",效果却参差不齐。孙思邈调查后发现,是各地青蒿品质差异所致。

\"陛下,当设'药检司'。\"老神医建议,\"统一药材采制标准。\"

\"准。\"李承乾补充道,\"再设'药引制',注明每批药材产地、采时,以便追查。\"

这项制度催生了日后的\"道地药材\"体系——巴蜀的黄连、江南的薄荷、陇西的当归...各依水土之宜,择优而种。更妙的是,太医署将这些经验编成《采药图经》,图文并茂地指导药农。

八月里,太医署迎来一位特殊客人——波斯医师穆萨。此人精通眼科,尤其擅长用水晶片矫正视力。李承乾特许他在惠民医局开设专科,很快求诊者盈门。

\"陛下,穆萨大夫的'镜片术'神乎其技!\"晋阳公主兴奋地比划着,\"能让模糊多年的老者重见光明!\"

\"既如此,当广传其术。\"李承乾当即决定选拔十名太医署学子随穆萨学习,同时命将作监研制更精密的水晶磨具。

秋高气爽时,李承乾在禁苑举办\"百医会\"。来自各地的名医齐聚一堂,交流医术。最引人注目的是\"解剖图\"展示——孙思邈根据多年研究,绘制出精细的人体内脏图谱,颠覆了许多传统认知。

\"诸君请看,\"老神医指着图表,\"肺非六叶,实为五瓣;心不在正中,而偏左胸...\"

台下众医哗然,有人质疑,有人惊叹。李承乾却看得入神,突然问道:\"孙卿,这血管走向,可否用于解释针砭之理?\"

\"陛下圣明!\"孙思邈激动地说,\"正是如此!老朽已据此改良了针灸穴位图。\"

会议持续三日,成果丰硕。最实用的要数\"急救十术\"——针对昏厥、溺水、骨折等急症的现场处理方法,简单易学,连孩童都能掌握。李承乾命画工将其绘成挂图,张贴于各州县衙前。

随着医学发展,一个新的难题浮现——如何处置庸医误人?刑部提议严惩,太医署则主张以教代罚。李承乾斟酌再三,决定设立\"医考制\":从医者需通过基础考核,取得\"医凭\"方可执业;已有行医经验者,需补考理论。

\"陛下,民间多有祖传秘术...\"太医令小心提醒。

\"特许'家传医'备案行医,但须公开常用方剂。\"李承乾平衡各方,\"另设'医讼司',专理医疗纠纷,既护患者,也保良医。\"

寒冬腊月,边关送来急报——北境大雪,将士多生冻疮。太医署连夜赶制\"温经膏\",由驿骑快马加鞭送去。李承乾特意下诏,命边军每帐必备\"急救囊\",内装止血散、金疮药等常备药物。

除夕前,惠民医局统计全年诊疗人数——竟超过十万之众!更难得的是,因有了正规就医渠道,长安城的巫婆神汉几乎绝迹。

\"陛下,老朽近日整理西域医书,发现大食有种'人痘术'...\"孙思邈在年宴上提起一个惊人发现,\"取痘痂研粉吹入鼻中,可防天花!\"

李承乾立即意识到其价值:\"此术可曾验证?\"

\"岭南有胡商试用,十人种痘,九人不染。\"老神医谨慎地说,\"只是风险不小...\"

\"先在死囚中试验。\"李承乾决定,\"若有效,再选健卒试用。事关人命,务必谨慎。\"

开春后,太医署迎来重大改革——按病症分设\"十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齿科、针灸科、伤科、瘟疫科及养生科。每科设博士一员,生徒专精一业。

晋阳公主被委以重任,总领《太医署方剂集成》的编纂。小公主创造性地采用\"三色标注法\":黑方为经典古方,蓝方为验证有效的民间方,朱方为太医署独创秘方。

\"皇兄,儿臣发现许多穷苦人家看不起病,是因为药方里用了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一日晚膳时,小公主忧心忡忡地说。

\"兕子有何良策?\"

\"孙爷爷说,很多名贵药材其实可以用寻常草木替代。\"晋阳公主献上一卷竹简,\"这是整理的《代用药表》,比如沙参可代人参,牛膝可代鹿茸...\"

李承乾当即诏令,惠民医局用药一律从简,必要时采用替代方案。同时命司农司扩大普通药材种植,平抑药价。

五月端午,按照习俗该喝雄黄酒驱邪。太医署却贴出告示,指出雄黄有毒,建议改用艾草、菖蒲等安全药材。开始还有人质疑,直到孙思邈亲自演示雄黄加热后产生剧毒的过程,百姓才恍然大悟。

\"移风易俗难啊。\"老神医感叹。

\"但必须做。\"李承乾坚定地说,\"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导人向善。\"

盛夏时节,一场怪病在江南渔村蔓延。患者全身浮肿,太医署派去的医师束手无策。正当危急时,一位当地老渔妇献出秘方——用海藻与某种贝壳煅灰合服,竟有奇效。

\"陛下,此方当收载入典!\"孙思邈激动地呈上样本。

李承乾却想到更深:\"渔村多此类怪病,是否与饮食有关?\"他立即派太医署与司农寺联合调查,最终发现是因长期食用某种有毒藻类所致。御厨据此编撰《食忌录》,列出常见食物的相克与禁忌。

随着医政完善,李承乾将目光投向了监狱。诏令各州县牢狱必须定期熏药,囚犯每日放风;重病者准保外就医;孕妇移居\"待产室\"。这些仁政连酷吏来俊臣都不得不承认,确实减少了囚犯病死率。

秋分这天,太医署前举行了隆重的\"医典颁赐礼\"。三百部精装《太医署方剂集成》被赐予各道医官学,作为标准教材。更隆重的是\"十大医家\"的授衔仪式——来自民间的十位杰出医者被授予\"国医\"称号,享五品俸禄。

\"陛下,老朽近日研读《黄帝内经》,深感预防重于治疗。\"孙思邈在御前会议上提出,\"当推行'四季养生法',教百姓顺时调养。\"

\"正合朕意。\"李承乾当即决定编撰《百姓养生册》,免费发放。同时命各州县设立\"养生堂\",教授导引、按摩等保健之法。

寒冬来临前,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启动了——在各州县修建\"病坊\",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病患者。这些病坊多由废弃官舍改建,配有简易病床和药灶。最难得的是,李承乾特许僧人、道士入坊照料,既解决人力,又给予修行者积德之机。

腊月祭灶日,晋阳公主献上特殊贺礼——太医署本年统计显示,长安城死亡率比去年降低三成,其中孩童夭折数减少近半。

\"此乃朕今年收到的最佳贺礼。\"李承乾欣慰地说,\"兕子,你可知为何朕如此重视医事?\"

小公主想了想:\"因为百姓健康,国家才能强盛?\"

\"不仅如此。\"皇帝望向远方,\"治国如医病,防微杜渐胜过亡羊补牢。朕愿这大唐天下,人人得享天年,无有病苦。\"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