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针对“天神殿”与犹国科技公司资金往来的调查任务全权交由妖盾负责后,陆鑫便暂时将精力从那个阴影中的世界抽离,重新投入快嘀公司繁杂的日常运营中。
“靠!谁他喵做老板有我这么累的。”
看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这些都是需要他最终拍板的决策,或许是经过张明事件后,公司里各部门高管愈发谨慎小心的汇报……所有这些,构成了他回归后的第一天主旋律。
他的办公室仿佛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枢纽,而他则是那个掌控一切节奏的核心。
午间,短暂的休息时间。
秘书黄媚儿将精致的午餐送入办公室,轻手轻脚地布置在会客区的茶几上。
陆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走到沙发前坐下,目光随意地扫过办公室外开放的办公区。
咦!这时他才想起,公司里似乎……比记忆中人少了些?尤其是几个熟悉的高管办公室,门扉紧闭。
他拿起汤匙,舀了一勺清淡的汤,状似无意地问道:“媚儿,我这两天怎么没看到陈巧巧?她出差了还是休假?”
闻言,正在整理文件的黄媚儿动作微微一顿,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被她职业化的微笑掩盖。她转过身,语气尽量自然地回答:“老板,陈总……陈巧巧她已经离职好几个月了。”
“离职?”陆鑫的动作停住,抬起头,看向黄媚儿,眼神中带着一丝讶异。
陈巧巧,他印象颇深,是公司市场部的一员干将,能力突出,思维敏捷,在他离开公司去处理神盾安保事务前,还曾重点关注过她,认为她是公司未来可以倚重的人才之一。
“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离职?”
“大概……三个月前吧。”黄媚儿回忆了一下,答道:“具体原因不太清楚,陈总提交离职申请很突然,当时张总……哦,前张总裁批的。听说是有了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她的话语点到即止,作为总裁秘书,她深知谨言慎行的道理,尤其涉及高管离职这种敏感话题。
陆鑫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地继续用餐。
但黄媚儿那句“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却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浅浅的问号。
陈巧巧并非浮躁之人,她的离职如此突然,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午餐结束后,黄媚儿收拾好餐具退出办公室,将老板问的事情告诉了陈月。
“月姐,老板问我陈巧巧离职的事情了。”
“哦,我知道了。”
她知道一直安静地坐在外间助理工位上的陈月——,知晓更多公司内部人际脉络的助理,
而陈月犹豫了片刻,还是起身,轻轻敲了敲陆鑫办公室虚掩的门。
“进来。”陆鑫的声音传出。
陈月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小心翼翼。“老板,您刚才问起陈巧巧……”
“嗯。”陆鑫看向她,知道她可能了解些内幕,“你知道些什么?”
陈月压低了些声音,说道:“老板,巧巧姐离职的具体原因,公司里流传的说法不多,她本人也守口如瓶。不过……我偶然听以前市场部的人提起过,她好像……是跟一个姓陆的男人一起出去创业了。”
“姓陆?”陆鑫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
“对,”陈月肯定地点点头,补充道:“名字好像叫……陆翰文。据说来头不小,是海外回来的精英,很有背景和资源的样子。巧巧姐可能就是被他邀请,一起合伙开公司去了。”
陆翰文?陆震霆私生子?
他们怎么走在一起的?
陆鑫在脑海中快速搜索了一遍,确认陆翰文的身份来历。
巧合?还是早预谋?
这仅仅是一次巧合的商业人才流动,还是背后藏着什么?
他真的想过得舒心一点,但是好像总有人想搞点事。
陆鑫没有在陈月面前表露过多情绪,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是,老板。”陈月应声,退了出去。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安静。
陆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车水马龙的深城街道。
陈巧巧的离职,与张明在项目管理上出现的纰漏,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却隐隐勾勒出他离开这段时间里,快嘀公司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图景。
有人被外界诱惑动摇,有人则在权力和利益的侵蚀下,开始放松了警惕。
“创业……陆翰文……”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一个能说服陈巧巧这样精明务实的人放弃快嘀高管职位,毅然投身创业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而且,偏偏姓陆。
他拿起内部电话,直接拨通了暗影的加密线路。
“暗影,查两个人。”陆鑫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第一个,快嘀公司前市场部总监陈巧巧,查她离职后的去向,以及她目前所从事的项目。第二个,一个叫陆翰文的男人,我要他最近的详细资料,教育经历,过往从业记录,以及他目前创业公司的具体情况。”
“明白,老板。”暗影冰冷的声音即刻回应,没有多余一个字。对于情报搜集,他永远是最高效的。
挂断电话,陆鑫的眼神深邃。
他有一种直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陆翰文,恐怕不简单。
而在摸清对方底细之前,他不会轻易下结论,但必要的警惕已经升起。
接下来的几天,快嘀公司内部的气氛依旧紧绷。
这一天,第三方审计团队的最终详细报告,通过加密渠道发送到了陆鑫的私人邮箱。
报告内容比周燕前几天口头汇报的更为详尽,也指出了更多在财务管理、项目审批流程上存在的灰色地带和潜在风险点。
虽然,暂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张明存在严重的个人经济问题,但其所表现出来的管理粗放、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以及对某些资质存疑合作方的过度“宽容”,都足以让陆鑫对他担任总裁的能力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张明本人,则在被降为特别顾问后,如同换了个人。
他几乎住在了公司,亲自牵头组建专项审计小组,成员包括财务、法务、内审部门的骨干,以及陆鑫通过妖盾派来的两名神盾内务人员——这两人表面上是公司新招聘的内审专员,
实则负责确保调查不受内部势力干扰,并监督过程的真实性。
张明很清楚,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所以,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狠劲和细致,带着小组逐一核查那几笔被标红的款项,约谈相关项目负责人,甚至亲自飞往外地,去核查那些合作方的实际运营情况。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也遇到了或明或暗的阻力。
但在张明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两名“内审专员”无声的威慑下,所有的阻力都被强行推开。
一些试图隐瞒或推诿的中层管理,在确凿的证据和强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吐露实情。
调查结果逐渐浮出水面。
那几笔款项,大部分确实流向了那些资质存疑的合作方,部分资金被用于与项目无关的个人消费或关联公司输送到个人腰包,合作方负责人则与公司内部某些审批环节的负责人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
张明在其中,更多是扮演了“把关不严”、“急于求成导致失察”的角色,并未发现其有直接参与分赃的证据。
但他的“放宽标准”,无疑为这些蛀虫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份份初步处理报告和追缴方案被送到陆鑫的案头。
陆鑫快速浏览着,对张明这种能下狠手“刮骨疗毒”式的处理方式,略微满意了几分。
至少,他没有试图捂盖子,或者找替罪羊,而是真的在试图解决问题,挽回损失。
这天下午,张明顶着一对黑眼圈,带着一份厚厚的最终报告,再次敲响了陆鑫办公室的门。
“老板,关于那几笔问题款项的初步调查和处理报告。”张明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却比之前明亮了许多,那是一种卸下包袱、全力拼搏后的状态。
陆鑫接过报告,没有立即翻开,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张明微微一怔,随即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显得有些拘谨。
陆鑫慢慢翻看着报告。报告详细列明了每一笔问题资金的流向、涉及的内部人员、合作方的问题、已经追回的资金数额,部分是通过施压合作方退还,部分是由涉事内部人员退赃,以及对尚未追回部分的法律追索计划。
涉及到的几名中层管理,已经被停职,等待进一步处理。
报告最后,附着一份张明亲笔手写的万字检讨书,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权力膨胀后放松自我要求、追求表面业绩、忽视风险控制的错误思想,并提出了对公司审批流程、风险控制体系的具体改进建议。
“处理得还算干净利落。”陆鑫合上报告,看向张明,“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该移送司法的绝不姑息。追缴工作,必须进行到底。”
“是!老板,我保证!”张明立刻应道。
“你的检讨书,我看了。”陆鑫语气平淡,“认识还算深刻。但认识错误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改正,以及未来如何避免再犯。”
“我明白,老板。”张明重重地点了点头,“经过这次教训,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坐在这个位置上,能力和忠诚固然重要,但清醒的头脑、严谨的作风和对规则的敬畏,更为关键。请老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陆鑫沉默了片刻,办公室内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张明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总裁的位置,你先别想了。”陆鑫终于开口,“接下来一段时间,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好这些手尾,把漏洞彻底堵上。同时,兼任公司运营协调小组的组长,协助我处理日常运营事务。看你表现。”
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运营协调小组组长”这个头衔,意味着他重新获得了部分参与核心运营的权力,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张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涌起一股感激和庆幸,他站起身,深深鞠躬:“谢谢老板!我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去吧,把后续工作做好。”陆鑫挥了挥手。
张明离开后,陆鑫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处理张明,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对公司内部的一次整肃。
快嘀这艘大船,需要时刻调整航向,清除附着在船底的藤壶,才能行稳致远。
就在陆鑫忙于整顿快嘀内部之时,暗影那边传来了关于陈巧巧和陆翰文的初步调查信息。
“老板,已查到陈巧巧离职后的去向。”暗影的声音在加密通讯中响起,“她目前与陆翰文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翰巧科创’的公司,注册地就在深城。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初创研发和天使轮融资阶段。”
“人工智能?本地生活服务?”陆鑫目光微凝。这个方向,与快嘀的核心业务以及新拓展的“货嘀”业务,存在一定的潜在竞争关系,或者说,是试图在更细分的领域进行颠覆。
“是的。他们目前的核心项目,是一个基于AI算法的即时需求预测与智能调度平台,旨在优化同城快递、跑腿、即时零售等服务的效率。从技术路线上看,有一定的新意。”
“陆翰文呢?”陆鑫更关心这个人的背景跟近况。
“陆翰文,美籍华人,25岁,毕业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拥有计算机与商业管理双硕士学位。其父陆震霆,是陆氏集团的董事长,陆氏集团主营传统制造业和地产业,资产雄厚,在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有一定影响力,此前一直在海外学习和工作,曾在硅谷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担任战略产品经理,于半年前回国。”
陆氏集团?陆鑫对这个名字可谓是熟悉不已。
呵呵!原来是富二代创业,而且是有技术背景和海外经验的富二代。
“他回国创业,资金来源?”陆鑫问道。
“初步调查,启动资金主要来自其家族支持,以及他本人和陈巧巧的部分积蓄。目前正在接触几家一线风投机构,据说进展不错。”暗影汇报,“值得注意的是,陆翰文在回国后,与一些本土互联网巨头的高管,以及部分拥有官方背景的产业基金负责人,有过私下接触。”
陆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一个拥有雄厚家族资本、顶尖教育背景、海外科技公司经验,并且一回国就精准切入与快嘀潜在竞争赛道,还挖走了他手下得力干将的年轻人……
或许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创业行为。这更像是一场有备而来的挑战。
而陈巧巧的选择,或许是基于对陆翰文个人能力及其项目前景的看好,但也难保没有其他因素。
比如,对方给出的无法拒绝的股权激励?
或者,在她看来,在快嘀已经触及职业天花板,而“翰巧科创”则代表着一个从零到一、分享更大蛋糕的机会?
如果是正常的商业行为,那就没问题。
但是,……。
“继续关注他们的动向,尤其是融资进展和技术突破。”陆鑫吩咐道,“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步的实质性进展。”
“明白。”
结束通讯,陆鑫走到窗边,夜幕下的深城依旧灯火通明。
快嘀内部的麻烦尚未完全平息,外部潜在的挑战者已经悄然出现。
商场如战场,从来不容人有丝毫懈怠。
这个陆翰文,带着“陆”这个姓氏,以及他那看似光环笼罩的背景,突然闯入他的视野,是巧合,还是某种宿命的安排?陆鑫不得而知。
但他很清楚,无论对方是谁,有什么背景,只要威胁到他的事业,他都不会掉以轻心。
“翰巧科创……AI赋能本地生活……”陆鑫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有意思。就让我看看,你这艘新船,能在这片红海里开出多远。”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开始审阅下一份文件。
内心的波澜已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冷静的审视和规划。
内部的整顿需要继续,外部的挑战也需未雨绸缪。
商海,永远不会风平浪静,而他,早已习惯在波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