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逢春看向魏忠仁,沉吟 了片刻后,严肃的说道:“建春在他们医院,从现在到年底主持改革,问题不太大,毕竟是院内业务,而且是系统内,但是真的到时候拱上去做一把手,上上下下的、恐怕不容易!这家伙‘经验’还是不够丰富!”
魏忠仁点头,“是,毕竟没有系统的做过。有些事情,不经历过,再怎么看着也不知道内里是如何的。”
“是啊,教的曲再好也不会唱!而且,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下子就会了!就怕有些人倒下了再也爬不起来!”
杜逢春内心深处,依旧觉得田建春目前不适合!
“是啊,的确如此。”
魏忠仁一看,也不多说了,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吧,实在不行,就真的把建春鼓捣到敷料厂去得了。
魏忠仁从市卫生局出来,坐上车脑袋就没闲着 —— 车窗外的街景飞快掠过,他脑子里反复盘桓的,是人民医院要成立体检中心的事:人员该从哪个科室抽调?场地选在门诊楼东侧?还是另外再找一块地方,单独开个大门?
每一个细节都得提前捋顺。
刚踏进办公室,他连杯茶都没顾上喝,立刻让办公室去请俞君立和王副院长两人。
三人在小会议室坐定,魏忠仁开门见山,先把体检中心的想法抛了出来。
俞君立一听就皱起了眉,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魏院,您是说这个部门要独立在所有临床科室之外?主要就做常规体检?”
魏忠仁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肯定地点了点头。
王院长立刻接话,语气透着务实的考量:“要是真独立出去,那它跟其他科室的诊断检验会不会撞车?”
“可不是嘛,” 俞君立跟着补充,问题更具体了,“比如体检中心做的血常规、尿常规,等患者真要转到血液科、肿瘤科,或是泌尿科看病,那些科室是认这个结果,还是得让患者重新做一遍?还有,常规体检的检验项目,是用咱们现有化验室的设备和人,还是单独配一套?”
这话刚落,王院长又抛出个更关键的顾虑,声音压得稍低些:“要是临床科室认了体检中心的结果,那他们自己的检验收入不就直接少了?这事儿要是没个说法,底下科室的意见怕是不好平。”
魏忠仁早料到会有这些顾虑,他指尖在桌沿顿了两秒:“这些问题我在路上就琢磨过了,先说说检验结果,体检中心的样本采集、检测流程全按临床诊断规范来,报告上标注‘体检专用’,但只要在一周有效期内,临床科室必须认可,除非有明显异常需要复核,避免让患者多花钱多遭罪。”
俞君立听到后,思索着,眉头渐渐舒展:“那设备和人呢?总不能让化验室两边跑吧?”
“人员和设备分两步走,” 魏忠仁身子微微前倾,语气笃定,“体检中心前期先用化验室的人员和设备。”
说到这里,魏忠仁笑了一下,“咱们不是该讨论是不是要成立体检中心、或者说成立,然后位置选在哪里吗?怎么忽然就想到了人、设备、还有收入呢?这个是不是本末倒置?”
俞君立和王副院长彼此看看,然后转向魏忠仁。
“体检中心成立是完全可以的,也有前景。比如参军前的体检,那是武\/装\/\/部指定的合作医院完成的;有些大型单位的入职查体和日常常规健康查体,也是合作医疗单位负责的;我们成立一个体检中心,完全可以承办这些项目,甚至可以申请健康证的体检证明;当然了,这个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方可;但是其他的健康查体是完全能操作的。”
“成立没问题,当然位置也容易选择,你们所思虑的就是人员、设备、收入分配的问题呗?”
王副院长和余副院长纷纷点头。
“设备的话,化验室挪出部分设备,再给他们配置部分新设备,体检中心也是新老设备搭配使用;再回过头来说人员,人员方面,从检验科抽调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技师主导,应届毕业生考核通过后上岗,再培养咱们之前的委培生进行学习培训,体检中心单独经营,不占原科室编制。”
王院长还是有些担心,笔尖在“收入分配” 四个字上划上重重的一笔:“就算这么安排,临床科室少了检验收入,主任们肯定有意见。比如血液科,之前不少患者都是先做体检发现异常,再过来复查,现在复查不用重做,他们的绩效不就少了?”
魏忠仁喝了口茶,放下杯子时眼底带着笑意:“这点我想过了,体检中心的收入单独核算,拿出部分收益作为‘转诊奖励金’,哪个科室接收的体检转诊患者多,年底就多拿奖金。另外,体检中心出来的异常结果,不得推给相关科室进行复诊?你们知道,体检中心是没有诊断和治疗权限的,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影响科室的收入,说不定还能多一笔进账。”
“这样是不是跟之前操作的县级单位做筛查性质一样?”
魏忠仁点头。
俞副院长和王副院长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这么算下来,倒真是双赢。那场地呢?不能离门诊太远吧?”
余副院长的话,让王副院长也点头。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太远了,不方便转诊。门诊楼东侧,靠院墙那边有之前的一排平房,是之前后勤消毒用的场地,可以整理一下,然后再开个大门,这样既独立又两头都连通,很方便。”
魏忠仁点头,“老王啊,场地这块儿,你就负责吧?”
王副院长点点头。
“老俞,你负责跟检验科、化验室、沟通一下,协调一下人员配置这块的工作, 回头你们组织个会,商讨体检中心内部场地、设备、人员的安排。”
“魏院长,那体检中心谁牵头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前期你们俩先带着,看看选拔一到两个负责人,进行分工协作;这个项目杜局长和我想打造成一个改革的重点项目。”
俩人参加的是电话会议,知道改革的重点和试点企业的重要性,纷纷点头。
“计划什么时候运营?”
“越快越好!下午两点开个科室主任以上干部会议,宣导本次改革的历史意义和随后的工作安排;咱们一点开个小会,看看除了体检中心之外的改革落脚点着重放在哪些方面?”
“好的,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