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谢莞娘介绍这两人的基本情况时,那位嬷嬷就坦白和谢莞娘说了,虽然这两人都是她亲戚故旧家的孩子,但他们也是真有本事,不然她也不会推荐他们到谢莞娘这儿。
谢莞娘一点儿也不介意那嬷嬷介绍的都是她家熟人,毕竟这年头,熟人才能做到对彼此知根知底。
当然,她也不会对方说什么她就相信什么。还是那句话,有没有真本事,一考便知。
至于对方的人品如何,有没有职业操守,这些就得谢莞娘慢慢观察了。
反正她铺子里还有掌柜和账房帮忙盯着,这两人就算损公肥私,能够造成的损失也是有限度的。
至于剩下的那一家四口,他家老太太年纪大了,不适合继续进行高强度的任何工作,但她的那一手好厨艺,却是可以去女子学塾任教的。
就连一向被别人称赞厨艺极佳的谢莞娘,都跃跃欲试的想要跟着那位老太太学习更多菜色呢。
还有她孙子,那个擅长营缮和器物制造的年轻人,谢莞娘打算在县主府单独开辟出一处地方,让他研究并制作各种新奇物什。
另外,县主府的修缮维护工作,谢莞娘也一并委托了那个年轻人。
除此之外,谢莞娘还打算走走侯夫人的门路,帮他问问能不能给他一个发挥所学所长的更大平台。
毕竟人家是真的很有才能,就这么一直给她当木匠,实在是有些过于暴殄天物了。
这年轻人的爹娘比较麻烦,他爹以前是管皇庄的,现在要想专业对口,就得也拿出一个庄子给他打理。
前段时间他倒是确实跑去清苑县看庄子了,但却始终没能寻摸到合乎谢莞娘要求的。
他娘擅长蜀绣,但谢莞娘又不需要刺绣手艺精致到她那种地步的绣娘。
思来想去,谢莞娘干脆把这对夫妻也给送到女子学塾去了。
擅长蜀绣的妇人可以做老师,暂时没庄子可管的男人则可以帮着打理一应琐事。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后续谢莞娘还是要买个庄子或者弄个药园给他管的。
至于剩下的两个宫女,她们不识字,不会算账,也没有其他特长,唯独很擅长服侍主子、做一应杂事。
谢莞娘试探着问了她们要不要去女子学塾学一技之长,但她们却都表示,她们年纪大了,不想再去学习其他技能,只想踏踏实实的就这么过一辈子。
看着也不过才二十八九,就自认年纪大了的两个姑娘,谢莞娘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我的母语是无语”。
但她也没有勉强这两人改变意愿,毕竟这世上的人多种多样,有喜欢卷自己并卷别人的,也有只想老老实实缩在一角,安安静静做自己分内之事的。
这俩姑娘虽然不太聪明,也不咋上进,但人家确实把本职工作做的十分认真,也十分出色。
谢莞娘估摸着,她们这既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又尽职尽责、从不懈怠的行事作风,大概就是长期的宫廷生活,给她们打上的不可磨灭的烙印吧?
和姜女官以及另外两名宫女的看似柔弱,实则聪慧机敏、坚毅果决不同,这两人显然脑子没那么聪明,性格也没那么强硬,但她们能够在前朝末年以及战乱年间的皇宫里面存活下来,显然也是有着她们自己的生存智慧的。
谢莞娘虽然遗憾她们的心愿竟然是伺候她和她的孩子一辈子,但她也没有非要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意思。
她冲一脸忐忑的两个宫女微微颔首,“只想过安稳日子也没关系,只要你们忠心不二、谨守本分,以后我就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虽然无论是哪一家,府内仆从的月钱都是和他们对应的等级挂钩的,只要不升等,他们每个月到手的月钱,基本就不会有任何变化,但那些得主子重用的,他们的收入大头可从来都不是每个月的固定月钱。
这两个宫女如果不吃里扒外,以她们的做事水准,谢莞娘肯定是会对她们予以重用的,如此一来,她们就算不能去做管事、掌柜、账房,以后的收入也必然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而且谢莞娘还承诺,如果她们在她这里一直做到五十岁,那么她就在两人失去劳动能力后,一力承包两人的养老、丧葬事宜。
她此言一出,那两个宫女顿时红了眼眶。
有谢莞娘的这句承诺,她们连最后一点后顾之忧——老了以后会晚景凄凉——都彻底被打消了,原本漂着的一颗心,从此彻底偏向了谢莞娘。
谢莞娘在两家铺子走上正轨之后,就带着海棠等人回了紫荆关,因为没赶上与江远一起过端午节,她还特意在到家之后,亲手包了一回粽子,煮熟了和江远一起分食。
军营那边,她名下那家食肆,倒是早早就按照她的吩咐,委托易县的部分退伍将士,送了好多粽子给江远麾下诸人,以及包括常曜在内的一众守将食用。
当然,和以前送去的其他食物一样,粽子送到紫荆关后,照例还是先由军营里的后勤人员和军医共同进行查验。
确认食物没有被人动过手脚,他们才会把粽子分批发给营中将士。
夏去秋来,又是一番忙碌之后,时间很快便来到秋末冬初。
各个庄子出产的、属于谢莞娘和江远的那部分粮食被庄头统一收上来,谢莞娘安排了大批护卫,雇了车队往易县运输。
和粮食一起送来的,还有她名下铺面的租金,以及各地药园收获的那些药材。
在经历了简单炮制之后,那些药材都被送去了她的那家药材铺子批量出售。
腰包再一次鼓起来的谢莞娘,把改良农具的试用结果,以及部分农具的再次改良设计图,一并送到了府城的县主府。
擅长营缮和器物制造的那个小伙子,侯夫人把他安排进了保定府的官方军械作坊,但他平时还是住在县主府。
不上工的时候,他从不到处乱逛,而是就老老实实待在他的作坊里,捣鼓一些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