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三十七分,刘好仃的工牌刚刷过门禁,人已经拐进了培训室。电脑屏幕亮着,系统后台跳着昨晚十二点整准时上线的“服务意识模块”学习进度。他眯眼看了两秒,全组达标,六个队长的学习笔记也已提交,最晚的一份是凌晨一点十五分上传的。
他顺手把保温杯放在讲台边,打开微信群。王姐发了条语音:“短讯模板我调了三版,等你定。”老陈回得干脆:“确认卡字段准备好了,随时能接数据流。”老周只发了个表情包——一个穿着背心的老哥举着喇叭喊“冲”。
刘好仃没回消息,点了根烟,站在窗边抽完。天还没完全亮,厂区外的早点摊刚支起来,油锅滋啦响。他掐了烟头,转身回工位,拨通晨会群呼。
九点零二分,四个人在小会议室坐齐。老周鞋上还沾着车间的灰,王姐手里捏着打印出来的短信样本,老陈的笔记本一打开就弹出系统监控界面。
“先说分工。”刘好仃开门见山,“老周带调度组下车间,今天必须把话术练到自然为止。王姐筛三十家试点客户,下午两点前发第一轮短讯。老陈盯着确认卡上传数据,每小时报一次。”
“那短讯内容呢?”王姐问,“‘老铁’这词儿真不用了?”
“换掉。”刘好仃摇头,“改成‘您这单已优先安排’,后面加一句‘师傅上门会主动提’,再留个专线。别整花活,就图个清楚。”
老周咧嘴:“行,工人也好记。上来就说三句话,跟背课文似的。”
“就得像背课文。”刘好仃点头,“背熟了才不会忘。现在不是谁灵机一动就能发挥的时候,咱们要的是统一动作。”
会议散了,各奔岗位。刘好仃回到工位,刚坐下就看见系统弹出第一条“现场确认卡”上传提示。南头片区,张师傅,照片清晰,门框居中,附言:“您好,您这单是安心户优先服务。”时间:九点十三分。
他点了根烟,没抽,搁在烟灰缸上看着。
十点整,老陈发来第一条数据通报:确认卡上传率68%,规范率不足七成。刘好仃翻了工单记录,发现南头片区有两张照片拍的是厨房瓷砖,还有一张是阳台晾着的衣服。
他直接拨通电话。两个新人接了,声音发紧。
“我说你们啊,这不是打卡交差。”刘好仃语气没高也没低,“客户家的门框在哪,心里没数?拍错了不要紧,补传就行,但不能糊弄自己。”
两人连声答应。五分钟后,两张合规照片重新上传。
刘好仃转头给老陈发消息:“加个功能,照片不合标准,当场驳回。”
老陈秒回:“已经在做了,明早八点上线,带弹窗提醒。”
中午饭是在工位吃的盒饭。刘好仃一边嚼着青菜,一边刷新后台。确认卡上传率涨到83%,其中七成以上内容规范。他放下筷子,给老周发了条语音:“下午多跑两家,看看话术落地实不实在。”
老周回得快:“刚听了一段录音,李师傅说得顺溜,客户还笑了。”
下午两点,王姐发来反馈:首批短讯已发送,三分钟后收到第一条客户回复。
刘好仃点开一看:“你们最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突然这么客气?”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王姐紧接着打来电话:“是不是太突兀了?感觉像出了什么大事,急着赔罪似的。”
“说明他们注意到了。”刘好仃说,“这是好事。但语气得软一点,别让客户觉得我们有压力。”
他让她撤回剩下未发送的几条,改用更平实的说法:“您这单已进入快速通道,后续会有专人跟进。”去掉所有“优先”“特别”这类字眼,只留事实。
“那就搞Ab测试。”王姐反应快,“一半发新版,一半发微调版,看哪个回复更自然。”
“行。”刘好仃点头,“明天比数据。”
傍晚五点四十分,四个人又聚在小会议室。老陈投影出全天汇总:确认卡上传率92%,其中85%符合拍摄标准;培训完成率100%;短讯打开率89%,三名客户主动致电客服,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新服务”。
王姐放了三条回访录音。
第一位客户说:“师傅一进门就说这是优先单,我还以为搞错了,结果真是提前装的。”
第二位笑着说:“他拍照时还让我看手机,说这叫留痕,挺有意思的。”
第三位语气轻松:“感觉你们最近做事有点不一样了,具体哪不一样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踏实。”
没人说话。老陈低头记了句什么,老周翘着嘴角,王姐轻轻碰了下笔帽。
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在中间一页写下:“不是所有改变都轰轰烈烈,但有人开始注意到了。”
他合上本子,抬头:“明天继续盯数据,别松劲。”
王姐起身时说:“我刚拟了两条新文案,明早发你看看。”
老陈说:“照片质检模块明早八点准时上线。”
老周临出门发了条车间群通知:“后天评比,谁的话术最自然,奖励三天调休。”
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刘好仃没走,坐在电脑前,页面停留在系统后台。一条条“确认卡上传成功”的提示不断跳出,节奏稳定。
他倒了杯热水,喝了一口,又放下。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七点十九分。
窗外夜色沉下去,楼道灯一盏盏灭了。他的手指搭在鼠标上,眼睛盯着最新一条上传记录——龙岗区,陈师傅,照片清晰,附言完整,上传时间:七点二十一分。
他点开那张照片,门框边缘有些反光,但构图端正,角落还能看见小孩的滑板车靠在墙边。
刘好仃把这张截图保存,文件名打了四个字:“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