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鼠标轻轻挪到“保存”按钮上,点了两下。屏幕上的文档标题是《竞争应对策略草案(初稿)》,文件名后面还挂着个括号:待议。他没急着关掉页面,而是往后靠了靠,椅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
手机震了一下,是王姐发来的消息:“调研话术模板已上传群文件,编号07版,请查收。”
紧跟着老陈回了个句号加一个“oK”手势的表情包。
他低头看了眼时间,九点四十三分。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灯还亮着,窗外厂区内安静得连风吹塑料布的声音都听得见。他伸手把那份标有“待触达客户”的表格重新打开,光标停在第三行的名字后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像是在打节拍。
第二天一早,晨会还没开始,三人已经围在刘好仃工位前。王姐手里捏着打印出来的草案复印件,用红笔圈了几处。“‘高活跃客户’这个说法挺好,但到底算不算,总得有个标准吧?不然调度那边也难执行。”
老陈点头:“系统可以打标签,但得告诉我按什么逻辑打。”
“正好。”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一张写满数据的小纸条,“昨晚我翻了近三个月的订单记录,又结合你上次整理的售后反馈,初步定了三条:三个月内下单不少于两次,每月咨询超过五次,没有过投诉记录。”
“这三项都满足?”王姐挑眉,“那人数不会太少了吗?”
“首批筛出来47个。”他说,“不多,但够用了。这些人是我们最铁的主顾,服务节奏不能乱。只要他们稳住,口碑就不会塌。”
老陈掏出平板调出后台界面:“我可以在这儿加个自动识别功能,一旦符合这三条,系统自动打上‘优先级A’标签,派单时直接进快速通道。”
“名字别叫‘A’。”王姐笑着插嘴,“听着像考试评分。叫‘安心户’怎么样?咱们内部知道就行。”
刘好仃笑了:“行,就叫‘安心户’。你那边什么时候能上线?”
“今天下午测试,明早就能跑。”老陈合上平板,“顺带我把预警机制也更新了,以后凡是同一Ip短时间反复查历史价目表,弹窗提醒。”
“好。”刘好仃转身打开电脑,把这几条补充内容一条条录入方案文档,“责任分工写清楚——客户标准由王姐确认,系统标签和派单规则由老陈负责,调度组那边我会去沟通。”
王姐翻开笔记本:“那‘让进度看得见’这块呢?节点提示说是要推,可谁来更新?万一施工队忘了打卡,客户看到页面不动,岂不是更急?”
刘好仃早就想过这事:“不能只靠口头报备。我建议每个环节更新时,必须上传现场照片,并开启定位打卡。”
“双重验证?”她眼睛一亮。
“对。比如测量环节,得拍一张门框尺寸图,附带GpS坐标,时间戳也要对得上。安装完成更是要拍前后对比照。”
“靠谱。”王姐记下,“那谁来审核这些信息?”
“你牵头成立个小团队。”他说,“三个人就行,每天下午三点集中核一遍前一天的所有状态变更,没问题再对外推送通知。”
“我可以拉小李和小周进来。”她点头,“一个细心,一个懂系统操作。”
“行。”他在文档里新增一行:“进度核查小组,负责人王xx,每日定时审核并发布。”
两人看着他敲字,老陈忽然开口:“透明套餐那块,成本明细怎么列?太细怕被对手摸清底牌,太粗又显得糊弄人。”
刘好仃停下打字的手指:“我想了个法子——模块化披露。”
“啥意思?”
“不拆单项,而是分成三大块:基础材料费、工艺附加费、服务保障包。每一块都不写具体数字,只写行业均价区间,再标出我们取值的位置。”
他顺手画了个示意图:“比如说,钢化玻璃市场价在80到120之间,我们用的是110档,为什么?因为厚度达标、边缘打磨精细。客户一看就明白贵在哪。”
王姐拍了下手:“这一招妙!既说了实话,又没把自家成本全抖出去。”
老陈补充:“还能做个互动功能——客户输入竞品报价,系统自动生成对比图,告诉他哪些项目可能缩水了。”
“加进去。”刘好仃迅速记录,“技术实现难度大吗?”
“不大。”老陈说,“就是多几个字段匹配逻辑,今晚能搭出原型。”
“那就这么定。”刘好仃把三大方向逐项展开,细化成九条具体措施,每条后面都标注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改完最后一处格式,他抬头问:“还有没有遗漏?”
王姐翻了一遍自己手里的笔记:“安心户筛选标准明确了,进度核查流程也有了,透明套餐结构也清晰了……暂时没啥问题。”
老陈想了想:“要不要加一条反馈收集?等方案运行一周后,专门问问安心户的真实感受?”
“好主意。”刘好仃立刻补上:“第二周启动首轮回访,重点听声音。王姐你负责设计问卷,简洁一点,三五个问题就行。”
“明白。”她收起笔,“我都记下了。”
文档最后一页,所有条目排列整齐,责任到人,时限清晰。刘好仃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文件重命名为《竞争应对方案(正式版)》。
他点击“发送至全员”,附件安静地滑进了工作群。
办公室恢复了片刻安静。空调吹出的风拂过桌面一角,掀起一张便签纸的边角。王姐看了看手表:“还有十分钟晨会。”
“你们先去吧。”刘好仃没动,“我再看一眼日程。”
她点点头,转身走了。老陈也起身,临走前说了一句:“后台参数我已经预设好了,随时能启动。”
门关上后,刘好仃把屏幕切换到日程表界面。下周二的空档里,那行字还在:“预约老周一次回访,主题:售后体验收集。”
他盯着看了几秒,没删,也没修改。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键盘右上角的F键上,那里有个小小的磨损痕迹,是他常年使用留下的印记。
他伸手摸了摸下巴,又一次轻敲桌面,三下。
然后打开新邮件窗口,在收件人栏填入三个名字,主题写着:“明日实施准备事项提醒”。
正文还没写完,电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