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不疾不徐:“好徒儿,你都好久没联系过师父了。
这一联系就让师父帮你的忙,有点不厚道啊!”
文渊拿着电话憨笑,只要没明确拒绝,他都直言:“那个我有一本新书准备出版,还是想在海城出版社出版。”
海城出版社,那是国内响当当,最少排名前五的出版社。
要想在海城出版社,出版一本书,还是十分困难的。
虽文渊已经出版过了一本,但不代表他就能出版第二本。
黄三听到文渊是想让自己帮这种忙,内心就是一震。
当初,在海城出版社,文渊的《背叛》由于和海城出版社签订了对赌合同,《背叛》完成了对赌合同,文渊没少赚。
相对比而言,海城出版社就少赚了。
这件事多少有些影响到,海城出版社一些人对文渊的看法。
有那些人在,文渊还想在海城出版社,出版一本书,是在十分困难上面,加了一个十。
简直是百分困难,基本上已经没机会了。
黄三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只好婉言道:“好徒儿,这个恐怕有些困难。”
文渊内心有点无语:“这不废话吗?要是不困难,我何须来找你。”
这些心底话,倒是不方便真的讲出来。
因有时候心底话,只能对自己讲。
“师父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他带着一点哀求的问道。
黄三想到了海城出版社的一些人,不自觉摇摇头:“恐怕还真的没办法,好徒儿,你不妨联系一下李华,看看燕京出版社那边能不能出版。”
文渊见状发觉真的没办法,也不在多说,又和师父客气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如此是为了继续和师父维持关系。
不能因为师父没帮到自己就十分不客气的直接挂断电话。
真要这么干了,恐怕师徒情谊就要结束了。
要知道,一个人要帮别人很难,但要毁掉别人是很简单的。
文渊深知一些人情世故的道理,这才没有犯错。
在挂断电话后不久,文渊倒也没着急给李华大区电话。
面对自己的便宜师父黄三,能在《明朝那些小事儿》,还没一个字前,就把出版谈下来。
但面对上李华,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李华跟燕京出版社多关系,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文渊决定先把《明朝那些小事儿》第一版给写出来,这才去跟李华说出版的事情。
《明朝那些小事儿》第一版字数不算太多,大致从开国皇帝,写到了第三代皇帝。
期间的故事也颇为有趣,大明朝的建立者,是以一个乞丐开局,最后做到一统天下的。
二代皇帝,居然是孙子辈。
三代皇帝,居然是造反做上的。
这些写成一个故事,独立成一版,能吸引到的人肯定不少。
文渊开始用脑海中的记忆,缓缓的开始写。
从下午就写到了晚上,一连几天文渊都没出门,一直在写《明朝那些小事儿》,也是在过了一周后把第一版给写成了。
在写完后,文渊检查了几遍,确定没有问题。
这才给李华打去了电话。
在电话嘟嘟嘟的时候,文渊在想如何说服李华,帮助自己在燕京出版社出版《明朝那些小事儿》。
电话终于被接通了。
经历了上次,文渊在燕京买房的事情,李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两人的关系已经算得上不错。
李华带着亲切的声音从电话里面传来:“文渊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那声音中带着疑惑,似乎对文渊会找到他感到十分不理解。
文渊听出了化外之音,装着没听懂,笑了笑才对电话说:“我又有新书要出版了,这次准备在燕京出版社出版,李华老师能有门路吗?”
李华一听是这么一回事,想到之前燕京出版社,是十分想要文渊的下一本书出版权的。
在一个思绪间,就发觉这件事是能干的。
“没问题,不过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商量一下的。”李华答应下来,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文渊听着李华老师答应得如此痛快,反倒不放心下来,上次李华老师也是答应的如此痛快,结果事情可是出了大问题。
这一次,文渊怕重蹈覆辙。
只是,眼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除了信任李华老师外,别无它法。
他只好相信李华老师,并说道:“好,我要出版的是《明朝那些小事儿》,题材是历史……”
在他的一番讲诉下,李华老师是完全听明白了。
在听明白过后,李华老师好几次称赞文渊的创意。
这是完全将历史与小说进行完美的结合。
这种结合下,没有打乱历史,是换了一种方式讲历史。
从此后,人们肯定会对历史书有所改观,不在觉得,历史书就是打打杀杀,跟苦大仇深,以及漫无目的的无聊。
这本《明朝那些小事儿》 李华老师完全是觉得能够出版的。
这一次,他倒也学会了,不对还没确定道事情打包票。
在电话里,他答应了文渊,问问燕京出版社的状况,没给出一个准确答复。
文渊挂断电话后,就记住了一天后,李华老师会打过来一个电话,确定《明朝那些小事儿》能不能在燕京出版社出版。
这种等消息的事情,并没影响到文渊的生活。
他依旧继续写着《明朝那些小事儿》。
不管燕京出版社,会不会出不出版《明朝那些小事儿》。
在文渊心中,《明朝那些小事儿》都是要出版的,大不了找一个不是那么出名的出版社出版。
这边文渊在奋笔疾书,另外一边,李华老师则开始给燕京出版社的熟人打电话。
他的熟人还是孙主编,上次孙主编放了他的鸽子,这一次还找孙主编。
李华老师也没啥办法,找熟人好办事。
李华老师同样没因熟人一次把事情搞砸了,就和熟人断了往来。
大家都多年交情算得上是朋友。
朋友间办事情,很麻利。
在电话打通后,对面一直没说话。
李华开口:“老孙怎么装不认识我了。”
“认识。“孙主编说了一句没了下文。
正是两人是朋友,导致上一次事情搞砸了,孙主编内心多少有些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