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一愣,不由道:“原来已经五百年了么?既如此,还请菩萨吩咐!”
文殊菩萨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两人一通言语,随后孙悟空随之离去。
且说五百年后,南赡部洲有一大国名为大唐,这大唐境内又有一洲名为润州,润州江边有一寺,名为金山寺。
江南之地多为平原,少有名山大川,可偏佛寺道观又钟情于山,因而这佛寺所在也是一座山丘,算是矮子里拔高个。
此处荒僻,倒是足够考验求佛之人诚心,偏偏这寺院又极大,光僧人便有一两千,可见香火鼎盛。
这日,这地界迎来了一位道士,在这金山寺周围逛了逛,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接着,不数日时间,便在这金山寺前江流的上方两三里处,叫人开始建起了房屋。
这道人出手大方,似乎钱财花不完似的,因而这工程进度也极快,不出一月时间便已完成。
直到这时,寺中僧人才恍然发现,这竟是一处道观,名为玄清观的道观,而且观内就一个名为玄清子的道人。
相对于金山寺这样的大寺来说,虽然这道观建的不错,可在他们眼中也寒酸的很,是以并不放在心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玄清观的玄清子也是怪异的很,放着好好的道观不住,每日就盘坐在江边练气打坐诵读黄庭,也不知图的是什么。
也有闲着无事的和尚,前去询问,那玄清只是笑而不语,反而看傻子一般看着询问的和尚。
问的烦了,玄清子就来一句,“你可是法明和尚?”
“不是?不是你问什么?”手中拂尘一甩再也不理人。
这些个僧人自然不服,一番打听下,得知自家寺中还真有个叫法明的和尚。
便撺掇着这法明来寻这道士。
“你叫法明?”玄清道士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和尚,问道。
“贫僧法号正是法明!”法明双手合十道。
其他和尚正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哪知这玄清脸色顿时一板,朝着法明就没头没尾的来了句:“以后别有事没事就往江边跑,不对,是最好别靠近江边!”
众和尚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什么话?”
“难道法明与水犯冲?”
“看这老道仙风道骨,倒是个高人模样,没准真有大能耐,法明你还是听劝点好!”
“是极,是极,这没准就收告诫法明你呢!”
此后时日,玄清仍然是每日枯坐江边,这些和尚也是见怪不怪,每日担柴挑水,也会远远看上几眼。
可猛的某日早晨,竟发现江边空无一人,倒是让这些和尚颇为不适。
“那道士呢?今日怎的没来?”
“莫不是病了,要不晚点我等去看看?”
“应该不是病了,往日便是瓢泼大雨江河上涨,其任由雨淋日晒,也未见他生病,这几日天气大好,怎的就能病了?”
“总归还是要去看看的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观中就他一人,能帮就帮着点!”
这些下层和尚倒是好心,也还真是有慈悲心的,忙完活计,做完早课,便真就有三五个约着来到玄清观。
“哇~哇~哇~”
方到道观,几个和尚便是一愣。
“这……里间怎的有婴儿啼哭?”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几人再不犹豫,蜂拥而入,入目所见,那玄清道长,竟正对着一婴儿手足无措。
“道……道长,这是怎么回事,哪来的婴孩?”一和尚问道。
“河里捡的!”玄清也不隐瞒,回道。
“捡的?阿弥陀佛,这是哪家人家如此狠心,竟将婴儿投河?”
“他真的哭个不休,莫不是饿了吧?”
“道长,我寺内养有不少骡马,更有产奶之牛,不如将这婴孩交于我等带回寺中抚养?”
玄清顿时一顿,怒骂道:“放屁,此娃与贫道有缘,当继我衣钵,你寺内有奶放我这喂不是一样,还不去取来?”
“道长所说甚是,小僧等这就去取奶!”这些和尚也不恼,他们也只是好心罢了。
不过这老道既然看上了这孩子,他观中冷清,多个伴也好。
牛奶很快取来,朝婴孩喂下,果然便不再哭泣,这让一众和尚很是高兴。
转眼又是六七年,当初玄清捡回的孩子在金光寺和尚的帮衬下,也长成了半大的小子。
这孩子有玄清子收养,自小教授道法,小小年纪,一身本领倒是不凡。
六七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比如金山寺的和尚法明,潜心修炼下,竟成了寺中长老,身份地位猛增。
不过如今的法明心中一直有个梗,那就是旁边道观,玄清子的徒弟江流儿。
因为经常接触的缘故,他发现这孩子竟然佛缘深厚,一些佛家经典,只是偶尔听他们讲述,就能有深刻理解,甚至有时说出的话,连他都佩服不已。
“唉,此子天生就该是我佛门子弟啊!”
他曾不止一次的想着,去找那玄清子说明,要让江流儿入佛门,不要耽搁了其天赋,可始终下不定决心。
那玄清子孤苦伶仃,这么些年来,就这一个弟子,也是废了不少心思的,自有了这娃后,他都再没去过江边坐修。
此时的法明当然不知道,玄清子之所以一直端坐江边,为的就是这个孩子。
又两年,玄清子的徒弟江流儿终于干了一件大事,趁着一次水陆大会,他竟与金山寺众和尚论起佛来。
而且还赢了!
满寺和尚,全都输了,输给了一个小孩,一个道门的小孩。
这可把脸丢到姥姥家了!
与之相反的玄清子,则是高兴的不行,老怀大慰。
这事影响相当大,直接让金山寺闭门谢客数日,商量对策,最后一致觉得,此子就是为佛门而生,当为佛子,他们要抢徒弟!
为此合寺上下,斋戒七日,日日诵读佛经,以求消除心中不安。
不想这一举动,竟直接惹得灵山有感,派出文殊菩萨前来探查。
这一查不要紧,文殊菩萨当场差点就吓得法相不稳:“金蝉子怎么入了道门了?由来只有佛门渡道门之人,包括他自己,哪有听过和尚还俗当道士的?关键金蝉子可是取经关键人物,他入了道门,那取经大业怎么办?”